
之前在偶然之下讀了一些君士坦丁堡的歷史,好奇心下搜尋了現今伊斯坦堡的照片,覺得實在太有魅力、太吸引人,異國情調的建築和中東風格的市集,令我非常嚮往。於是在2024年初突發奇想,剛好已練跑了一陣子,不如到伊斯坦堡跑我的首馬吧!
伊斯坦堡馬拉松的歷史

伊斯坦堡是一座橫跨歐亞的大城市,中間流經博斯普魯斯海峽形成交界,東邊為亞洲,西邊是歐洲。
於1973年,土耳其建國50周年,博斯普魯斯大橋(Bosphorus Bridge)完工,當地的Tercüman日報提出可以從亞洲跑到歐洲的構想,當時得到不少聲量但後來又不了了之。
1979年,一群德國遊客將構想轉為行動,向政府提議,當局評估可行,於4月1日舉辦第一屆跨州路跑,名稱為Asia-Europe Run,當時只有幾百人參加,路人還以為是愚人節活動😂。隨著參加人數年年增加,1982年伊斯坦堡市政府接手主辦,並更名為Intercontinental Eurasia Marathon(國際歐亞馬拉松),是世界唯一的跨州馬拉松。
1999年8月17號,離伊斯坦堡僅70公里的伊茲密特發生規模7.6的地震,災情慘重。當年馬拉松是否要舉辦也產生了不少討論和擔憂。最終政府認為繼續舉辦能為城市帶來正面影響並展現韌性,因此照常舉行,只是人數降為75000人,而活動收益全數捐給地震受災戶。
於2013年,伊斯坦堡為了城市推廣再次更名為Istanbul Marathon (伊斯坦堡馬拉松),也就是現在的名字。
伊斯坦堡馬拉松是目前土耳其最大的馬拉松賽事,也是IAAF認證的金標賽事。
第46屆伊斯坦堡馬拉松2024參賽心得
雖說活動還有很多能改進的地方,但整體我是玩得蠻開心的,可能首馬也無從比較吧,但後來又參加了大阪馬,馬上感覺到落差了。
比賽當天,官方有安排交通船從Eminonu出發到亞洲岸的起點,我早早就出門去排隊,但土耳其人真的排隊方式實在毫無秩序可言,船來了之後,原本的隊形直接原地解散往船湧去🤬,搞一個我搭了最後一班船。但至少上船了,應該safe了吧? 錯! 船莫名其妙突然停在海上,也沒解釋原因,到了起跑時間才緩緩抵達起點附近的碼頭(已超過表訂時間約半小時)。

交通船停在海上快半小時
我在下船時望向起點,博斯普魯斯大橋上滿滿的跑者已經出發奔向歐洲🥹,荒謬到笑。整船人馬趕緊前往起點,但走過去也需10幾分,路上有人就趕快去樹下就地解放,整個場面很鬧。到了寄物區,我的車已經準備要開了,幸好趕快敲敲車門工作人員才打開讓我放包包,然後就匆匆忙忙趕快出發了。

第一次跑馬就被放生👋
一出發橋上風超大的,我心愛的帽子就這樣飛走了,掉進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歐洲岸後會有點坡度,對我來說有點挑戰,但天氣真的很舒服,土耳其人也都超級熱情在加油的,所以一路上體驗還是很不錯。

剛出發,在博斯普魯斯大橋上被風吹

準備通過加拉塔大橋前往老城區
過程中的補給站是蠻充足的,但水是直接給一罐,有點不方便,很多人喝完直接丟地上,大家踢來踢去,人多時頗危險,但還好是志工也清理得很快。
到終點時看到索菲亞大教堂實在好感動,終於跑完了,也第一次體驗到這種疲累,花了5小時初,雖然很慢但很有成就感。很感謝一路上熱情的土耳其人喊到沙啞的加油聲,愛死。我覺得撇除一些兩光事跡,整個賽事的氛圍我還是很喜歡的。

終於到了

首馬完賽

伊斯坦堡,改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