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使用者經驗課程到了課程二的第二單元,我學到什麼是使用者訪談,在設計一項產品時,了解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很重要,實際訪談使用者能更了解他們。
在訪談前,應該:
1. 先設想自己想找到哪種類型的使用者,為什麼想找到這種類型的使用者?
2. 有沒有我想同理他的痛點問題?他的需求是什麼?
3. 要如何在取得充足資訊和足夠資訊中找到平衡?從有某項特點的使用者中所找出的 需求,是否會壓縮到其他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在訪談時必須要
1. 建立專業感,開始前可以先關心使用者,打造信任關係,
2. 準備開放式的問題
3. 訪談前先演練要問的問題,熟悉你想從這些問題中獲得什麼資訊,如何問才能獲得你想要的資訊?不引導提問,才能找到使用者真正的問題和他的故事。
在上這些課程的過程中,我好奇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了解使用者的過程。如果我已經對於如何改善一項問題,有了自己想好的解決方案,也能提出佐證資料或研究,我可以直接以我的方案去設計產品嗎?我可以只做我覺得必須要有的功能嗎?
後來想出的答案是如果我更了解別人,或許就能提出更好,更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
畢竟我想出的解決方案,可能其他人並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