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中)、(下)」,我提出移動與活動互相效力,使人在城市生活得利;也在衍生文章「城市共好|花蓮與其他縣市的可能想像|社會住宅」中,提出城市與城市的關係發展,追求價值共享共好。這兩個概念,「移動與活動互相效力」及「城市共好」,結合交織成新的想像。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與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The Met,以下簡稱大都會)合作,於故宮北院展出大都會借展作品,集結了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的印象派至現代主義,包括雷諾瓦、梵谷、馬諦斯等知名畫家。
這些作品絕對不可能在花蓮展出,因為花蓮沒有符合大都會要求的展館與設備,就算有也不符大都會借展效益。
對花蓮人來說,不只大都會畫展,其他活動如演唱會、棒球賽、博覽會等,都會在其他縣市舉辦,花蓮人想參加活動只能往外縣市跑。
到故宮北院看大都會畫展,對台灣東、西部居民來說,都要花長途交通費與時間,但便利性絕對是西部較優。西部居民可以單日不住宿看展,東部居民可能就要考慮住宿了。
以花蓮縣玉里鎮居民模擬早上8點後出門看大都會畫展:
- 08:42搭乘台鐵自強3000列車,12:25到台北。
- 中午台北車站吃飯1小時,從12:30算到13:30。
- 以Google地圖計算台北車站到故宮北院大眾運輸時間約40分鐘,進入展間估算20分鐘,開始看展時間以14:30為計,抓看展2小時就到了16:30。
- 接下來就是選擇搭車回玉里或是留宿台北,若選擇回玉里,從故宮北院到台北車站大眾運輸時間40分鐘,17:10後有18:34出發的自強3000列車,21:46到玉里。
- 早上8點出門,晚上10點到家,如果是20幾歲的體力沒問題,對40幾歲的已經很累人。
- 算一算,還是住宿台北好了。比玉里更南方的台東人,一定得住宿台北了。
以和玉里緯度差不多的西部縣市嘉義來說,居民早上8點後出門看大都會畫展:
- 08:08搭乘高鐵列車,09:33到台北。
- 以Google地圖計算台北車站到故宮北院大眾運輸時間約40分鐘,進入展間估算20分鐘,開始看展時間以10:30為計,抓看展2小時則到了12:30。
- 之後可以有好多選擇,在故宮北院吃飯後繼續看其他展覽,或是進城吃飯逛街,或是直接回嘉義也行,保守搭乘13:46出發、15:13抵達的高鐵列車,或是想晚上在大巨蛋看場棒球再回嘉義或留宿台北都行。
- 交通方便使生活有更多可能,越靠近越可及活動城市越是,台中比嘉義又更方便,這是城鄉落差。
移動與活動互相效力的概念與運作,我在「移動與活動互相效力|讓每一次出門都是更好的城市體驗|從花蓮市大郵局前路邊汽車停車格塗銷思考」中,以一座城市裡的郵局停車需求為例,說明使人在城市裡生活得利。
這個概念與運作原是在一座城市裡,我覺得可以擴大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互利思考,如我在「城市共好|花蓮與其他縣市的可能想像|社會住宅」中所提,城市價值共享共好。
移動與活動互相效力×城市共好,我的提案如下:
大都會畫展門票與台鐵車票聯賣,甚至與台北旅宿聯賣,形成一種看展旅行優惠套票,移動(交通)與活動(畫展、住宿等)的結合,互相效力使人(花蓮人)得利。
反之,台北人也可以有看展旅行優惠套票,看了大都會畫展後,搭乘台鐵來花蓮玩,有花蓮旅宿優惠,也能優惠甚至免費參觀花蓮景點與文化藝術展館,更甚者購買名產伴手禮也有優惠。
台北有台北的風華,如大都會畫展與其他活動;花蓮有花蓮的美麗,如自然風光與原住民文化。藉著花蓮與台北之間「移動與活動互相效力」的運作,可使雙城共享共好彼此價值,實踐「城市共好」。
移動與活動互相效力,不僅能在一座城市裡使人生活得利,也能成為多座城市彼此價值共享共好的橋梁平台,使多座城市居民在生活中各得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