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故事線的挑戰
寫到第六章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故事線比起原先的構想更加龐雜。
這一章竟被迫拆成七個小節,字數一口氣突破兩萬六千。
坦白說,這並不是什麼壯舉,而是情節在推進的過程中,逐漸超出了掌控。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這是一種「病」——我始終難以用精煉的文字去收束劇情,結果讓張力被沖淡,節奏也顯得緩慢。
校園毒品與人性的扭曲
這一章的開端,聚焦於校園中毒品氾濫的現象。
藉由薛宇杰的手段,可以清楚看見他如何以冷酷與恐懼來操控他人。
隨著情節推進,也逐步揭開他內心深處的陰影——那源自於霸凌的創傷,最終扭曲了他的人性與價值觀。
于文龍的出現:對照與提醒
就在此時,于文龍登場,帶來了截然不同的視角。
他的現身,宛如一則活生生的警世寓言:真正的改變,並非來自空談或表面的力量,而是從珍惜身邊的人與事開始。
唯有學會尊重生命、接納他人,並願意設身處地去理解,才可能真正踏上通往善意的起點。
創作的自我提醒
這一章讓我再次意識到:龐大的故事線雖能彰顯世界觀,但若缺乏收斂,節奏便容易失去張力。
對我而言,這是一次「被自己作品教訓」的經驗。
它提醒我,未來必須在鋪陳與敘事之間,找到更恰當的平衡。
新興毒品「喪屍菸彈」:校園裡的無聲危機
近年來,一種名為「喪屍菸彈」的新興毒品,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校園中蔓延。
它的成分以依托咪酯、美托咪酯、異丙帕酯為基礎,再與菸油中的尼古丁、甘油混合調配而成。
透過電子煙吸食後,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強烈的麻醉效果,使人出現動作遲緩、神經失控的狀況。
那種僵硬與渾身顫抖的模樣,宛如電影裡的喪屍,因此被稱為「喪屍菸彈」。
法規嚴管,卻擋不住氾濫
行政院早在去年 8 月,便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這些成分列為三級毒品;同年 11 月,更進一步提升為二級毒品,並加重刑責。
然而,這股毒潮依舊難以防範。校園正成為它最隱密,卻也是最嚴重的重災區。
為什麼年輕人容易受害?。
警方歸納出幾個主要原因:
· 隱匿性高:外觀看不出是毒品,沒有異味,能輕易規避查緝。
· 攜帶方便:電子煙體積小巧,隨身就能帶著走。
· 時尚偽裝:外型新潮,容易被誤認為只是流行配件。
· 口味誘惑:菸油能調製成水果風味,特別吸引青少年。
正因為這些特性,「喪屍菸彈」在校園間迅速竄紅,一度成為國高中生之間的隱憂。
《遺忘師》中的「冰錐」
在這篇故事裡,我設計了一種名為「冰錐」的毒品。
它的靈感其實源自現實中的「冰毒」,並不是單純的虛構。
我想透過小說傳達一個訊息:毒品往往以各種偽裝,悄悄滲透進青少年的生活。
你或許聽過這些名字:毒咖啡、毒果凍、毒巧克力、毒軟糖……看似無害的糖果與飲品,卻可能暗藏陷阱。
毒品帶來的代價
一旦年輕人染上毒品,接踵而來的社會問題便接二連三:
· 為了買毒,不惜以身試法
· 理智被侵蝕,道德觀逐漸崩解
· 在龐大利益的角力下,沒有人能全身而退。
在故事中,薛宇杰與黎琛,正是被這股利益與權力的漩渦所吞噬。毒品不僅摧殘了身體,更腐蝕了人性,最終引發一連串腥風血雨的衝突。
當主角顯得薄弱時,我該怎麼辦?
這一章,我其實寫得相當掙扎。
身為主角的胡東岳,在劇情裡卻顯得有些薄弱。
篇幅只停留在他與古悠人用餐、回憶初相遇的片段,缺少了「主角應有的存在感」。
不讓主角被「遺忘」
為了避免他被邊緣化,我刻意安排了一些細節:
· 透過「下廚」去象徵心理治療的過程——就像料理一樣,從一團混亂裡,慢慢找出步驟與方法。
· 他曾替于文龍與女兒化解隔閡。這不只是調解,更是一種理解與陪伴,也讓角色多了一層「惺惺相惜」的深度。
創作的提醒
這次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角色的存在感,不一定要靠氣勢或篇幅來堆疊。
有時候,細膩的互動、象徵性的行為,反而更能讓人物真正「活起來」。
莫堤娜的定位:她的命運,曾與古悠人緊緊相連
莫堤娜與古悠人,是那種「相識已久」的存在。
他們不只是夥伴,更是心靈契合的好友。一起走過風風雨雨,也承受過難以言說的回憶。
《祀神家鎖》裡的關鍵角色
在《祀神家鎖》中,莫堤娜是一個極其關鍵的人物。
她的命運與古悠人的家族緊緊綁在一起。
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往與傷痛,成了烙印,也成了她活下去的目標與信念。
我打算在未來寫一篇前傳,描繪她悲慘命運的源起。
古悠人的知己與啟發者
莫堤娜很了解古悠人。當他陷入徬徨時,她總能適時地開導他;必要時,更會毫不留情地給予當頭棒喝。
然而,她也明白——她們之間的羈絆,終究無法繼續走下去。
這份情誼最終只能停留在記憶深處,化為無法重來的軌跡。
她的幸福,來得不易
後來,莫堤娜遇見了黎琛。兩人心靈相契,一拍即合,最終組成了家庭。
對命運多舛的她而言,這段幸福顯得格外珍貴。可以說,那是她歷經苦難後,唯一能緊握的慰藉與安穩。
創作的路上,需要志同道合的夥伴
在創作的過程裡,我很幸運,身邊有一位特別的朋友——「夜鶯」。
她在 30 歲前就靠自己的力量買下人生第一間公寓,是我非常敬佩的人。
一路走來,她總是在我靈感枯竭或陷入迷惘時,隨口丟下一句話,卻能讓我豁然開朗。
前陣子我深陷紛爭,她直白地提醒我:「你的重點搞錯了。」
她知道我最反感「言不及義」和「言不由衷」,卻指出我常在回覆留言時,搞得像在寫一篇作品,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
她說:
「不必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也不要去多管閒事,專心做自己的事就好。」
「文字是有靈魂的,透過我們的觀點去書寫,自然能吸引到同樣頻率的人。」
「互相點讚、互追留言,只會讓你精疲力盡,那不是創作,而是公關。」
這些話不是責備,而是她看透人情世故後依然保有的通透。那一刻,我清醒了。
合作的契機
後來,我乾脆把方格子的帳號交給她管理。她只提了一個條件——希望能將自己的經歷呈現給世人。
我曾經擔心,她的人生歷練會被外界貼上標籤,甚至引來誤解。
她只是樂觀一笑:「如果我的過去,能讓那些為生活奮鬥的人,看文章時會心一笑,替小資族打打氣,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至於外界異樣的眼光,她根本不放在心上。
就連曾被應召站盜用照片,標價3000這種事,她也能自嘲地說:「哎呀,我也太廉價了吧!」
我眼中的她
她的堅強來自樂觀,她的早熟來自原生家庭的虧待;她的溫柔,正好彌補了我過於嚴肅的一面。
我們相輔相成,剛柔並濟。
正因為有這樣一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創作這條路,我才能走得更遠。
她就是「夜鶯」——一位不簡單的女孩子,也是我無可取代的好友。
我希望大家能多關注她的故事 《在我面前是什麼樣的你》。
相信她的經歷,會讓各位重新認識那個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世界。

最後的預告
《遺忘師》最終章: Eternity of Forgetfulness 將分成上下兩部。
胡東岳與古悠人將一同迎來最後的挑戰。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