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文章:https://www.5ialive.com/column/?mode=detail&id=1287
八月底,雖然還在夏末初秋,天氣依舊悶熱,但隨著九月將近,氣溫將漸漸趨於涼爽,最令人期待的「泡湯季」也即將到來!無論是安排一趟舒適的溫泉飯店假期,或是到大自然中體驗溫泉露營,泡湯不僅能放鬆身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但如果忽略了安全細節,也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以下整理 6 大泡湯注意事項,讓大家在享受泉湯時更安心。

1|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
泡湯不是越久越好!泡湯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通風」與「入浴時間」。若泡湯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心臟負荷增加、皮膚乾燥、乾癢,產生皮膚炎;如果不透氣,則可能會導致喘不過氣與頭昏等問題發生。因此建議泡湯單次不宜15分鐘,中間起身休息、補水,才能維持舒適狀態。
2|起身要緩慢
溫泉會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若突然起身,未將動作放慢可能產生「姿勢性低血壓」,造成頭暈甚至昏倒。建議起身後先在池邊坐一會兒,再慢慢行動喔!

▲圖片來源:翩翩泰安
3|多補充水分
泡湯過程中身體會大量流汗,容易脫水卻不自覺。建議泡湯前後都要適量補充水分,避免出現疲倦、暈眩或噁心感。
4|水溫控制在38–42℃
過高的水溫會讓血管擴張,但此時大腦可能處於缺血狀態,會使心血管承受過大壓力;同時,高溫也容易刺激皮膚,造成乾燥,甚至影響晚間睡眠。建議泉水溫度保持在38–42℃為宜,最高不超過45℃。此外,避免熱水與冷水交替過快,以免血管劇烈收縮,增加身體風險。

▲圖片來源:翩翩泰安
5|避免空腹或飯後立即入浴
飢餓時不要馬上進入溫泉池中,空腹泡湯容易引起眩暈及噁心等虛脫情形;而用完餐後馬上入浴,也會導致消化機能障礙。因此,泡湯最建議的時間是餐後1.5小時後!且更要避免同時飲酒或吃麻辣食物,以免增加心臟難以負荷、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6|結伴同行更安心
泡湯請務必不要單獨前往,最好有親友陪伴。國民健康署也建議泡湯時最好是要有親友陪同,以免意外發生但錯失了黃金醫療時間喔!

▲圖片來源:苗栗騰龍溫泉山莊
隨著九月將近,秋涼的日子慢慢靠近,不妨開始規劃一趟放鬆的泡湯之旅吧!只要掌握正確的泡湯方式,就能安心享受泉湯療癒能量,感受舒適秋日時光!
延伸閱讀
雙橡園家居Ⅹ台灣瑪摩|沉浸式展示中心,描繪現代奢華氣息空間序章
Versace Home 登台!雙橡園家居與台灣瑪摩攜手打造義式奢華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