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蜂聲
很感謝你們將這部短篇小說看完了! (鞠躬)
這部是我自己寫完後很喜歡的故事,如果能讓你們也喜歡的話就太好了!為什麼這個故事,名字特別重要?
我想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最開始前幾章,有人問我: 「你怎麼會取這些名字?這些名字背後的意涵是?」
如果你看完了《天天在下雨》這個故事,相信你也會發現,這不只是個關於雨的故事。這是一場穿越自我、對話記憶、接納孤獨的旅程。
而名字,是這場旅程裡最溫柔、卻也最尖銳的線索。
小說的名字《天天在下雨》,除了指那座永遠被雨困住的城市,更是天天內心的寫照。那個總是濕濕的、悶悶的、說不出話來的自己。
在那座城市裡,天天分裂成了三個角色:太陽、阿大、青木。他們不是別人,他們是他。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某一段被壓抑、被否定、卻又真實存在的碎片。
太陽——「太」少一筆,多一劃,卻總想成為光
太陽,是天天內心中那個「想被愛、願意給予、溫柔以對」的部分。你有沒有想過,當一個人太溫柔,會發生什麼事?
他會被需要,會被依賴,也可能會被忽略。
「太」這個字,少了關鍵的一筆,又多了一劃,明明已經很接近天了,卻還差一點點。 就像太陽這個角色,他總是給出溫暖,但從不強求回報。
他夢見斷掉的櫻樹,那是童年的約定,是與家人賞櫻的回憶。但櫻花很脆弱,一場雨就能打落。那棵櫻花樹,是他內心對於「溫柔與愛」的執念,也是他不敢碰觸的心傷。
在創作的時候,我其實偷偷想問: 我們是不是太習慣讓男生表現得堅強?
太陽是男生,他卻細心又體貼。他不是娘娘腔,也不是不夠男人。他只是很真實。
所以,我把他命名為「太陽」,讓他接近光,卻不至於燃燒。因為他的溫暖,是屬於自己的。
阿大——「大」少一劃,那些說不出口的驕傲與自卑
阿大,是天天內心中那個「叛逆、逞強、不服輸」的自己。他帶著吉他,卻總是彈得走音。夢想與現實的落差,成為他心中的嘲諷。
「大」這個字,少了一筆,也就是不完整。 他大聲說話、大聲活著,卻常常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夠好。
你還記得他的夢嗎? 吉他碎了,洪水中他孤身一人,那不就是我們在現實裡常常感到的,無處可逃的失敗感?
阿大代表著天天心中那股「想被看見卻怕被看透」的衝動。他總是吼,因為他害怕沒人聽見。
在中文裡,「阿大」也可能是長子的稱呼,是家中那個被寄望最多、卻也最常被忽略感受的人。
青木——「木」多一筆,少一劃,是理性裡藏著的情感創傷
青木是唯一的女生角色。她冷靜、理性、總是站在兩人中間,試圖維持平衡。但她其實,是天天內心深處的情緒本體。
「青」是未成熟的顏色,「木」是沉默的堅硬。青木像一棵樹,安靜地活著,卻從未真的自由。
她的夢,是那扇白色的門。純白、乾淨、完美,卻沒有門把。你知道那種感覺嗎?你看得到出口,卻永遠不知道該怎麼打開它。
在天天的生命裡,青木承擔了過往的創傷:家裡曾失火,經濟壓力、家庭失衡,讓她不得不提早長大。於是天天學會壓抑,學會不哭,學會裝作沒事。學會變成青木。
為什麼是「天天」?
太陽、阿大、青木,每個名字都缺一劃、多一筆、不完整。
但他們合起來,就是「天天」。
這個名字,既日常,又詩意。
它象徵著不斷重複的情緒輪迴,也象徵著「每一天,我都還在努力活著」。
天天的出現,是我想對所有讀者說的話: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分裂的時候。我們在夢裡逃避,在記憶裡奔跑,在現實裡尋找門把。
有些人像太陽,溫柔卻總是在燃燒自己。 有些人像阿大,外放卻孤單。 有些人像青木,沉穩卻痛著。
但沒關係,因為你是「天天」。你不需要完美,你只要完整。
小彩蛋你有發現嗎?
還記得小說裡開場那個火車站的時間嗎? 3:17,是不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其實,這是暗示太陽、阿大、青木以及天天,年紀都是17歲。 那是他們停住的年齡,也是故事中城市的「凍結點」。
17歲的我們,是不是也曾經一樣:不知該往哪裡走、不知該相信誰、不知是否還有出路?
但你看,天天最後還是走出來了。 他學會面對,也學會告別。他抱住了太陽、阿大、青木,也擁抱了真正的自己。
結尾想對你說的話
《天天在下雨》這個故事,看似奇幻,卻也寫實。每一場夢境、每一場雨、每一段記憶,其實都藏著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言說的傷與痕。
我知道你也曾有過那些時刻:哭不出來、說不出口、走不出去。 我寫下這些,不是要你勇敢,而是想陪你待在雨裡,直到你準備好抬頭。
你最喜歡哪一個角色呢?
哪個夢境或場景讓你最有感?
你還想知道哪些彩蛋?
歡迎在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也謝謝你願意走進這場雨裡,和我一起走到最後。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也歡迎分享給需要的人,一起看見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