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豫《STORIES》1987—讓我打開耳朵的那張專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幾個月前,在唱片行網站看到齊豫《STORIES》黑膠唱片出版,標示為Abbey Road Studios刻片,我幾乎沒猶豫就預購了。這兩天到貨,當作自己的生日禮物。唱針落下的瞬間,我的思緒回到1987年的高中教室,解嚴在即,社會像一扇半掩的窗,風從縫裡鑽進來。那時的流行樂壇,有齊秦的叛逆、王傑的滄桑、姜育恆的漂泊,也有張清芳激情過後的回聲、陳淑樺的女人心準備要夢醒時分。流行音樂正在從壓抑走向開放,從集體意識轉向個人表白。對我而言,那一年的數字1987不只是年代標籤,而是耳朵換了一種姿勢。這全都是因為齊豫的《STORIES》專輯。

raw-image

那時台灣的語言邊界鬆了,校園民歌的尾韻未散,都會流行蜂擁而來,翻唱與原創並行,MIDI合成與本土抒情同台,廣播與卡帶把西洋金曲帶到枕頭邊,這時齊豫出版了她個人第一張西洋翻唱專輯《STORIES》—這不只是一張英文專輯,對我來說,她把外來旋律說成我們自己的語氣,對我來說,這是一堂用另一種語言打開世界的入門課:原來耳朵可以有更寬廣的地平線。

談起那個年代的英文翻唱,第一個想到的是黃鶯鶯。她的英語歌曲像在夜色裡搭一座霓虹舞台,而齊豫則把燈光壓低,把不同譜系的英文歌,化作內在獨白的語法。前者拓寬了都市的亮度,後者拉近了內心的距離。兩條路合起來,成了80年代台灣英語翻唱專輯的雙軌美學,也讓我們今日回望時,能看見社會如何學著對世界「開口」。

齊豫「Stories」原唱:Viktor Lazlo

把黑膠放進唱盤,開場曲「Stories」先把房間定了色溫。它原是比利時歌手 Viktor Lazlo 在 1985 年以英法雙語唱紅的敘事抒情;齊豫把獨白唱得更內向,母音拉長、子音收斂,不是放大情緒,而是拉開字與字的距離,讓故事在空氣裡顯影。接著是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音樂劇經典名曲「Memory」,不追求戲劇性的高拱,而是把光調暗,只留旋律線的潔淨與高音回彈的準度,像是從華麗的舞台,轉成獨居的檯燈亮度。

齊豫「Light A Light」原唱:Janis Ian

「Light a Light」回到創作女聲的核心。Janis Ian在1975年寫下這首近似禱詞的歌,齊豫延續這種「貼耳朵」的親密,中頻乾淨,人聲靠前,像在書房裡對你說話。「Castles in the Air」則映出另一種抽離的衝動。Don McLean 1970/71 年版本較俐落,1981 年再錄的慢板更抒情;齊豫的速度介於兩者之間,把離城經歷唱成不吵鬧的決心,貼近當年許多年輕人對自我位置的反覆試探。

齊豫「Windmills Of Your Mind 」

緊接著,「Love’s in Disguise」把80年代歐陸質地推了進來。Amii Stewart 的版本帶有新浪漫電子節拍,齊豫則收掉歌裡的鋼性,把「偽裝的愛」唱成近身對話。延續歐陸與電影的系譜,「Windmills of Your Mind」來自1968年電影《天羅地網》的主題曲,米榭李葛蘭Michel Legrand的長旋律遇上Bergman夫婦的意識流歌詞,齊豫不刻意炫光,而是沿著母音迴旋下行,人聲的疊搭帶出一點懸疑與眩暈,有點鬼魅的氣氛。

齊豫「DIAMONDS AND RUST」原唱:Joan Baez

翻到B面,「Unknown Musician」像在街角替無名者點燈。這首歌在公開資料裡找不到確切的原唱資訊,更像製作刻意保留的空房間—給一個無名卻堅持彈奏的音樂人。齊豫用敘事曲的節制與溫度把它穩穩托住,也為隔年的《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專輯鋪了一條隱約的路。

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把惠妮休士頓與齊豫寫在同一段話裡。「If You Say My Eyes Are Beautiful」原是1986年Jermaine Jackson與Whitney Houston的男女對唱;齊豫降低了不少糖度。至於「Diamonds and Rust」,它對齊豫意義特殊,因為這首歌,齊豫拿下第二屆金韻獎第一名,開啟了她的音樂路。瓊拜雅Joan Baez的版本像刀鋒,齊豫則以「收」與「忍」處理副歌,把鑽石的光與時間的鏽攤在同一片金屬上;將演唱的重音稍稍後移,告白像遲來的喘息,而非對往事的指控。

齊豫「Like a Hero 」原唱:Modern Talking

「Like a Hero」讓步伐稍稍放大。若對照摩登語錄Modern Talking的歐陸流行語法,齊豫明顯削去華麗裝飾,保留副歌攀升線條,讓「英雄」不再是凱旋,而是在人群裡學會體面的平靜。尾聲的「Requiem」則是把喧嘩留在門外的闔書姿勢:針臂抬起,聽見的不只是唱片結束,而是回到1987年,一個學生,用剛學會的語言,跟著齊豫的聲音走了一趟沒有時空限制的音樂國度;每一次落針,都在替耳朵重新校準。特別是Abbey Road Studios的水準,聲音前景乾淨,母音輪廓極清,特別在「Light a Light」與「Requiem」兩曲上,低音控制與空間感都比數位版更為清晰。

raw-image

如果要說《STORIES》這張專輯多年來帶給我的影響,那就是它替我把耳朵打開,也悄悄立下日後聽歌的準繩。一張英文翻唱專輯,不只是語言的轉譯,更是品味的起點,它讓我明白,什麼是值得反覆傾聽的聲音,什麼是可以慢慢沉澱進內心的旋律。

當年,我只是個高中生。1987年的台灣,正悄悄打開一扇門,語言與思想都在尋找新的出口。齊豫的《STORIES》專輯在那樣的時代裡來到我耳邊,它像一本不需蓋章的護照,帶我穿越語言,進入另一個更遼闊的聲音世界。

齊豫唱的是世界,而我在其中,聽見了自己還無法說出的感受、未曾整理過的情緒。那些原本屬於他人的旋律與語言,在反覆聆聽中,慢慢變成我自己後來成長過程的註腳與風景,逐漸內化成我自己的故事,這也是我在一個時代的轉角處,被打開的耳朵所記住的、最早的《STORI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52會員
515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8/22
多年過去,陳淑樺《淑樺盛開Forever》還是我會聆聽的作品。我從不覺得這張專輯是失敗之作,甚至可以說,是她音樂歷程中最值得深掘的一張。只是她出得太慢,走得太快…多年來,在城市最喧囂的轉角,靜靜綻放,等待知音人駐足。
Thumbnail
2025/08/22
多年過去,陳淑樺《淑樺盛開Forever》還是我會聆聽的作品。我從不覺得這張專輯是失敗之作,甚至可以說,是她音樂歷程中最值得深掘的一張。只是她出得太慢,走得太快…多年來,在城市最喧囂的轉角,靜靜綻放,等待知音人駐足。
Thumbnail
2025/07/29
芭芭拉史翠珊的成就不只是得過多少獎、賣出多少唱片或拍過幾部電影,而是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她在每一個角色上,從未屈就於市場預期。在這個流行快速輪替、影像主導的年代,重新認識芭芭拉史翠珊,也許能讓我們思考一件事:真正的經典,不是順應趨勢,而是創造一種獨立於潮流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7/29
芭芭拉史翠珊的成就不只是得過多少獎、賣出多少唱片或拍過幾部電影,而是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她在每一個角色上,從未屈就於市場預期。在這個流行快速輪替、影像主導的年代,重新認識芭芭拉史翠珊,也許能讓我們思考一件事:真正的經典,不是順應趨勢,而是創造一種獨立於潮流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7/03
村上春樹寫過:「1980年代就像是一場過度包裝的夢。」每當我想起那個年代,腦內就會聞到異國香水味,其中一定有Sade、Basia,還有Swing Out Sister 的主唱…爵士的骨幹、流行的語法,再灑上一點異國香氣,她們的Pop Jazz不吵不媚,有節奏卻不浮誇,於是成了都會男女的日常BGM。
Thumbnail
2025/07/03
村上春樹寫過:「1980年代就像是一場過度包裝的夢。」每當我想起那個年代,腦內就會聞到異國香水味,其中一定有Sade、Basia,還有Swing Out Sister 的主唱…爵士的骨幹、流行的語法,再灑上一點異國香氣,她們的Pop Jazz不吵不媚,有節奏卻不浮誇,於是成了都會男女的日常BGM。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記得幾年前,第一次聽這首歌,當時的我是個苦悶的19歲重考生,坐在圖書館,一邊備考,一邊用youtube聽音樂,耳機裡的音樂隨著我的清單列表不停往下,突然響起了一個不熟悉卻清脆的吉他前奏,是突如其來的電影預告廣告,我停下正在背誦的英文單字,看向手機。 當時覺得唱歌的人有些眼熟,卻又想不起來是誰,
Thumbnail
記得幾年前,第一次聽這首歌,當時的我是個苦悶的19歲重考生,坐在圖書館,一邊備考,一邊用youtube聽音樂,耳機裡的音樂隨著我的清單列表不停往下,突然響起了一個不熟悉卻清脆的吉他前奏,是突如其來的電影預告廣告,我停下正在背誦的英文單字,看向手機。 當時覺得唱歌的人有些眼熟,卻又想不起來是誰,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時隔一陣子再次聽起,玠瑋的嗓音依舊溫暖而堅定,我在歌裡遇見了當年封存的那份義無反顧的勇敢與傻勁,或許是這樣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帶著我一路走到今天。
Thumbnail
時隔一陣子再次聽起,玠瑋的嗓音依舊溫暖而堅定,我在歌裡遇見了當年封存的那份義無反顧的勇敢與傻勁,或許是這樣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帶著我一路走到今天。
Thumbnail
是看了加拿大聲樂老師Rozette講評《起風了》,我才知道這首歌,歌詞觸動我,把人生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描述得很美。
Thumbnail
是看了加拿大聲樂老師Rozette講評《起風了》,我才知道這首歌,歌詞觸動我,把人生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描述得很美。
Thumbnail
在一個偶然之間,我們聽見一首歌,霎時思緒全湧,一時百感交集。不是因為那一首歌有多麽的動聽, 而是它可能連結了一個人、一段感情又或是一場際遇......
Thumbnail
在一個偶然之間,我們聽見一首歌,霎時思緒全湧,一時百感交集。不是因為那一首歌有多麽的動聽, 而是它可能連結了一個人、一段感情又或是一場際遇......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