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1980年代末,那些與我擦肩而過的異國香水味…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寫到過一句話:「1980年代就像是一場過度包裝的夢。」我不否認這句話,因為後來的人生裡,每當我想起那個年代的那場夢,腦內就會聞到異國香水味,與我擦肩而過;甚至,我還記得是哪幾個女人留下的香水味,其中一定有個女人叫Sade,一個叫Basia,還有一個Swing Out Sister 的主唱 Corinne Drewery,或許還有一個Anita Baker…爵士的骨幹、流行的語法,再灑上一點異國香氣,她們的Pop Jazz不吵不媚,有節奏卻不浮誇,於是成了都會男女的日常BGM。

raw-image


這種帶著節制優雅與時尚感的「Sophisti-pop」音樂,是我記憶中的80年代末,中興百貨成了來台北的第一站,24小時的敦南誠品很時尚,每人隨身一台Walkman,大墊肩、垮褲,阿波羅大廈的電視牆,看電視台節目錄影,在太陽系視聽中心翻著一片片只有在電影教科書中提到那些供在殿堂上的傳說LD,觸眼所及的商業廣告海報,襯著霓虹光影的淺笑女郎,讓初上台北的我,覺得眼前的台北已經不是台北,好像耳機裡傳來的每一首歌裡,都吹著一點從倫敦、東京、紐約或巴黎飄來的風。

Sade的名曲「Smooth Operator」

我最愛的Sdae歌曲「Nothing Can Come Between Us 」

在那個年代,聽Sade的聲音,永遠像一條絲滑過臉龐的圍巾,「Smooth Operator」不像是情歌,她把一首敗德歌曲,唱得像情資報告般冷靜、準確卻無比性感,「知情者」的優雅,明知有距離,又讓人忍不住靠近。

Basia的出道曲「Time and Tide」

我最愛的Basia歌曲「Cruising for Bruising」

Basia則像是從地中海島嶼走來的風,她混合波蘭背景與拉丁節奏,「Time and Tide」聽起來像是陽光、橄欖油與碎花裙交織而成的午後場景,1990年那張《London Warsaw New York》踩著時尚的台步穿梭在不同城市,滿足那時對世界的想望。

Swing Out Sister的出道曲「 Breakout」

我最愛的Swing Out Sister歌曲「Am I The Same Girl 」

Swing Out Sister的女主唱Corinne Drewery則更加都會摩登,「Breakout」的鼓點與管樂編制裡藏著英倫時尚的剪影,爵士樂、流行樂、靈魂樂和放克樂的分野在她們的音樂裡毫無意義,Corinne不只是唱歌,更像是為一種「時髦而知性的生活方式」代言。


在那個年代,這樣充滿都會感的流行爵士,並不是在派對舞會上播放用,它比較像是一種「日常呼吸」…搭車、加班、下雨、街頭,喝咖啡、讀流行雜誌,配著隨身聽,在自己的世界哩,和這些聲音悄悄交談。其實,現在回頭再想想,為什麼Pop Jazz在那時候特別受歡迎?或許和當時的全球社會政治氣氛密切相關。

對我來說,1988年《上班女郎》是非常典型可以代表80年代的一部美國電影,就正好標示那個年代,往前看往後看都不適宜。

對我來說,1988年《上班女郎》是非常典型可以代表80年代的一部美國電影,就正好標示那個年代,往前看往後看都不適宜。


進入1980年代後,雷根政府推行自由市場、消費主義擴張、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這造就了一種以「成功人士」為導向的中產階級美學,音樂學者 Simon Frith曾指出,「1980年代的都會音樂品味,強調一種不張揚的精緻與國際感。」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音樂市場也產生一些新的聲音,不想要那麼叛逆的搖滾,不想要過於浮誇的迪斯可,不想要那麼人工電子的Midi舞曲,而Pop Jazz,融合爵士技藝、流行節奏與異國情調的音樂,就成為剛剛好的背景音。

BASIA在1987年的專輯《Time and Tide》。

BASIA在1987年的專輯《Time and Tide》。

之所以會特別挑初Sade、Basia、Corinne三位女歌手(但有趣的是,她們的名字其實都不是代表著一個人,是一個團體。),是當時在日本音樂雜誌看到的說法,將這三位女歌手列為Pop Jazz的必聽女聲,這些來自歐陸的女聲正好補足了都市生活者對外部世界的想像,就像是聲音版本的香奈兒五號,不誇張但永遠有存在感。

Sade在1988年的專輯《Stronger Than Pride》。

Sade在1988年的專輯《Stronger Than Pride》。

如果說每一個世代都會選擇一種音樂來代表「我想成為怎樣的人」,那麼對我這個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識社會的都會人,選擇這些理性卻溫柔、洗練但不失感性的都會女聲作為代表,她們的音樂並沒有強調「我愛你我需要你」的直接告白,而是講究語調、節奏與距離的拿捏,在那個美蘇冷戰準備結束,沒完全進入網路與碎片化的年代,這些聲音像是對生活節奏的一種重設,不急不徐不散漫地在街頭轉角相遇…

raw-image

多年後,這些女人,不是音樂爆款的潮流,卻始終存在我的歌單之中,你不會在串流音樂平台熱門榜單找到她們,但總有一些深夜、一段散步、一杯紅酒、一場午後的海濱或是累了之後的喘息時間,和她們來場耳朵的約會。就像村上春樹說的,1980年代是「過度包裝的夢」,那場夢醒了,但有些味道還留著,那些異國的、爵士的、溫柔卻不甜膩的聲音,依舊在音響中,輕輕地,和我擦肩而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52會員
517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5/30
《似曾相識》負責電影配樂的約翰貝瑞,親自創作「Somewhere in Time」的主題音樂,透露著古典好萊塢優雅又哀傷的情感線條,美死了!另外一部分,就是在配樂中,完美嵌入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號變奏。
Thumbnail
2025/05/30
《似曾相識》負責電影配樂的約翰貝瑞,親自創作「Somewhere in Time」的主題音樂,透露著古典好萊塢優雅又哀傷的情感線條,美死了!另外一部分,就是在配樂中,完美嵌入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號變奏。
Thumbnail
2025/04/05
最近克里斯多夫諾蘭開拍【奧德賽】,以他的能力和高度,加上全明星組合,應該會拍出一部很好看的希臘史詩。只是看到這消息,心想有機會應該把30年前,也就是1995年由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西Theo Angelopoulos (1935-2012)導演的作品【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再找出來看。 為了電影
Thumbnail
2025/04/05
最近克里斯多夫諾蘭開拍【奧德賽】,以他的能力和高度,加上全明星組合,應該會拍出一部很好看的希臘史詩。只是看到這消息,心想有機會應該把30年前,也就是1995年由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西Theo Angelopoulos (1935-2012)導演的作品【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再找出來看。 為了電影
Thumbnail
2025/03/20
聽演唱會多年,這是我久違地聽得如此「意猶未盡」的一場演唱會,現場感受力,到現在後座力,都強到不可思議。台上用心,台下用情,兩方造就了一場絕對是很多人回憶裡最棒的一場演唱會經驗。
Thumbnail
2025/03/20
聽演唱會多年,這是我久違地聽得如此「意猶未盡」的一場演唱會,現場感受力,到現在後座力,都強到不可思議。台上用心,台下用情,兩方造就了一場絕對是很多人回憶裡最棒的一場演唱會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你甘有看見,春夏秋冬、東南西北, 娛樂都要有愛思電子琴、含歡麥客風、情湧吉他、愁善音樂貝斯, 四種情緒樂器來聯合, 關於配香水,一致要用 紫羅蘭、玫瑰、羅勒、銀蓮花, 我們娛樂同樣需要四個物仔,否則不完美, 那就是金錢、美酒、花食和荳欣風麗的女將人。 唸詩人說的話 摘自自我創作 台中
Thumbnail
你甘有看見,春夏秋冬、東南西北, 娛樂都要有愛思電子琴、含歡麥客風、情湧吉他、愁善音樂貝斯, 四種情緒樂器來聯合, 關於配香水,一致要用 紫羅蘭、玫瑰、羅勒、銀蓮花, 我們娛樂同樣需要四個物仔,否則不完美, 那就是金錢、美酒、花食和荳欣風麗的女將人。 唸詩人說的話 摘自自我創作 台中
Thumbnail
如果說有個人會讓自己深深記住,那麼相信全世界的歌迷都會想到坂井泉水、留下許多美好作品、優雅且充滿仙女氣質的身影,一起來聽首改編的好歌吧。
Thumbnail
如果說有個人會讓自己深深記住,那麼相信全世界的歌迷都會想到坂井泉水、留下許多美好作品、優雅且充滿仙女氣質的身影,一起來聽首改編的好歌吧。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接觸到這首歌大概是國中的時候,我的spotify一直沒有訂閱,所以每次使用他時就像挖寶一樣,你隨時會聽到許多不同的音樂,那時候是接觸到了cocco的版本,一聽就喜歡上了,後面幾次配合著歌詞更有夢幻的感覺,我很喜歡這種有點年代 樸實的感覺,不管是旋律還是歌詞,都能從中感受到滿滿的純愛,之後因為想在
Thumbnail
接觸到這首歌大概是國中的時候,我的spotify一直沒有訂閱,所以每次使用他時就像挖寶一樣,你隨時會聽到許多不同的音樂,那時候是接觸到了cocco的版本,一聽就喜歡上了,後面幾次配合著歌詞更有夢幻的感覺,我很喜歡這種有點年代 樸實的感覺,不管是旋律還是歌詞,都能從中感受到滿滿的純愛,之後因為想在
Thumbnail
退休之後成為一介「無業良民」,經常參加一日來回的島內旅遊團,過去經常惦念,却未曾到訪的景點,都一一滿足願望。常搭乘遊覽車,難免起哄要我唱歌,我必點的KTV神曲是《榕樹下》。流行的年代是1970年代,呵呵,夠久遠吧!看看余天當年翻唱這首日本曲子的視頻,也約當1971年。余天當時多麼年輕....
Thumbnail
退休之後成為一介「無業良民」,經常參加一日來回的島內旅遊團,過去經常惦念,却未曾到訪的景點,都一一滿足願望。常搭乘遊覽車,難免起哄要我唱歌,我必點的KTV神曲是《榕樹下》。流行的年代是1970年代,呵呵,夠久遠吧!看看余天當年翻唱這首日本曲子的視頻,也約當1971年。余天當時多麼年輕....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一邊聽爵士樂一邊讀村上春樹的小說,很棒!是因為村上先生小說裡出現大量爵士樂的關係吧,這樣說起來他還是個雅痞呢。 所以看張愛玲小姐的小說該配三零年代的上海灘音樂囉?下回重讀小團圓可以試試看。關於村上先生於這屆諾貝爾文學獎再度敗北這事兒我看見許多人說,也許是他的小說缺少了國家、民族性,缺少了大江大
Thumbnail
一邊聽爵士樂一邊讀村上春樹的小說,很棒!是因為村上先生小說裡出現大量爵士樂的關係吧,這樣說起來他還是個雅痞呢。 所以看張愛玲小姐的小說該配三零年代的上海灘音樂囉?下回重讀小團圓可以試試看。關於村上先生於這屆諾貝爾文學獎再度敗北這事兒我看見許多人說,也許是他的小說缺少了國家、民族性,缺少了大江大
Thumbnail
YOASOBI是一個將小說歌曲化的雙人唱作組合,曾於2021年9月15日推出新曲『大正浪漫』,而這首歌的原型短篇小說就是MATUSUMI的大正浪漫。
Thumbnail
YOASOBI是一個將小說歌曲化的雙人唱作組合,曾於2021年9月15日推出新曲『大正浪漫』,而這首歌的原型短篇小說就是MATUSUMI的大正浪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