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我是Haruhii晴日~~
以下使用AI工具生成而彙整之資料僅供學習參考,請不要當成唯一備考準備來源喔。 相關資料的內容正確與否還請自行查證。加油!!刷題培你累積經驗,經驗讓你更有成功的底氣!
- 國家檔案館接收檔案時,應遵循哪一項作業?
A. 檔案數位化
B. 檔案鑑定
C. 檔案清點與登錄
D. 檔案編目重新分類
答案:C
解析:國家檔案館接收檔案時,須進行清點、登錄作業,確認檔案完整性。 - 下列何者為電子檔案保存之關鍵要素?
A. 軟體版本更新
B. 格式標準化與數位保存技術
C. 網頁設計與維護
D. 加強個資保護意識
答案:B
解析:電子檔案保存需採用標準化格式及數位保存技術,確保長期可讀性。 - 下列哪一種光線對檔案保存最不利?
A. 黃光
B. 白熾燈光
C. 紫外線
D. 紅外線
答案:C
解析:紫外線具有極強的破壞性,會使紙張、照片、織物等檔案迅速褪色與脆化,因此檔案保存空間應採低紫外線的燈具,甚至加裝濾光片。 - 檔案溫濕度標準控制範圍通常建議為何?
A. 溫度15-20°C,濕度40%-60%
B. 溫度25-30°C,濕度70%-80%
C. 溫度5-10°C,濕度20%-30%
D. 溫度10-15°C,濕度30%-40%
答案:A
解析:檔案保存建議溫度為15-20°C,相對濕度控制於40%-60%範圍,避免發霉、蟲蛀與紙張脆化。 - 對於酸化嚴重的歷史檔案紙張,最適合的保存修復技術是?
A. 覆膜處理
B. 脫酸處理
C. 複製掃描
D. 裱褙加固
答案:B
解析:脫酸處理能中和紙張中的酸性物質,減緩其脆化與劣化速度。 - 電子檔案長期保存需注意的問題包括下列何者?
A. 軟體升級風險
B. 硬體更新相容性
C. 檔案格式可讀性
D. 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電子檔案長期保存涉及軟硬體變遷、格式標準、可讀性與數位檔案轉換等全面性問題,必須綜合規劃。 - 依《檔案法》,檔案的銷毀必須經過下列哪個程序?
A. 自行決定
B. 法院裁定
C. 鑑定及審查機制
D. 局長核可
答案:C
解析:檔案銷毀須先經過鑑定會議及主管機關審查,不能逕行決定。 - 檔案修護的「最小干預原則」主要強調什麼?
A. 儘量避免對檔案做任何處理
B. 修復必須使用原始材料
C. 維持檔案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D. 快速修復以利利用
答案:C
解析:最小干預原則旨在保持檔案的完整性與真實性,修復僅在必要時進行,避免過度處理導致損害或資訊失真。 - 國家檔案局對於接收之數位檔案,要求檔案的元數據(Metadata)至少應包括哪些資訊?
A. 資料創建日期
B. 產生機關
C. 存取權限資訊
D. 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數位檔案必須具備完整元數據,涵蓋描述、管理與技術資訊,才能保障其可查證性與可用性。 - 依《檔案法》規定,國家檔案的開放利用原則為何?
A. 全面保密
B. 原則公開,依法限制
C. 依申請審查決定
D. 一律30年後自動公開
答案:B
解析:依《檔案法》第18條,國家檔案原則上應公開利用,但涉隱私、國安或重大利益之檔案依法得限制利用。
📌 延伸記憶:
- 國家檔案館接收檔案時,移交清冊、檔案編目及媒材說明文件需同時提供
- 紫外線波長為10~400nm,國家檔案局保存環境規範要求:紫外線輻射不得超過75μW/lm
- 常用脫酸法包括液體脫酸與氣相脫酸,國內實務以碳酸鎂、碳酸鈣溶液處理為主
- 檔案銷毀須先經過鑑定會議及主管機關審查,銷毀須製作銷毀清冊與報告
- 涉密檔案需依《國家機密保護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