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我是Haruhii晴日~~
以下使用AI工具生成而彙整之資料僅供學習參考,請不要當成唯一備考準備來源喔。 相關資料的內容正確與否還請自行查證。加油!!就算今天只比昨天進步0.1,一天天累積+複利起來也會很可觀唷!
- 下列何者不是「全宗」的定義?
A. 一個機關或個人形成之檔案總體
B. 機關內不同單位的所有檔案
C. 同主題檔案的集合
D. 機關或個人檔案完整集合
答案:C
解析:「全宗」(Fonds)是依檔案來源,而非主題分類。 - 台灣《檔案法》於何時開始施行?
A. 民國88年1月
B. 民國89年1月
C. 民國90年1月
D. 民國91年1月
答案:B
解析:《檔案法》於2000年1月公布,於2001年1月正式施行。 - 以下哪個法規與檔案鑑定作業最直接相關?
A. 檔案法
B. 檔案法施行細則
C. 檔案保管及移交辦法
D. 檔案開放利用辦法
答案:B
解析:《檔案法施行細則》第14-15條,明訂鑑定原則與流程。 - 檔案保存環境溫度建議值為?
A. 10-15°C
B. 16-22°C
C. 23-28°C
D. 28-32°C
答案:B
解析:《檔案保存維護規範》建議保存環境溫度為16-22°C,濕度30%-50%。 - 檔案的保存年限由何機關審核?
A. 國家發展委員會
B. 國家檔案局
C. 各主管機關
D. 國家圖書館
答案:C
解析:各機關之文件保管年限表,須經所屬主管機關核定後執行。 - 機關公文依發文字號分類法屬於?
A. 主題分類法
B. 機構分類法
C. 檔號分類法
D. 功能分類法
答案:C
解析:發文字號即檔號,代表機關公文形成與分類依據。 - ICA 認為檔案管理目標首要任務為?
A. 保護資訊安全
B. 保存組織記憶
C. 促進歷史研究
D. 提高資料交換效率
答案:B
解析:ICA 強調檔案為組織記憶(Organizational Memory),必須妥善保存。 - 何者不屬於檔案基本屬性?
A. 可傳遞性
B. 原始性
C. 真實性
D. 完整性
答案:A
解析:檔案基本屬性包括真實性(Authenticity)、完整性(Integrity)、可靠性(Reliability),並非可傳遞性。 - 歷史檔案開放利用之法源依據為?
A. 檔案法
B. 政府資訊公開法
C. 個人資料保護法
D. 行政程序法
答案:A
解析:歷史檔案利用依《檔案法》第17條、檔案開放利用辦法規範。 - 下列何者是檔案價值評估的核心因素?
A. 管理效率
B. 使用需求
C. 證據價值與資訊價值
D. 成本效益
答案:C
解析:檔案價值鑑定的核心是「證據價值」(證明法律權益或事實)與「資訊價值」(提供研究或參考)。
📌 延伸記憶:
- 來源原則(Provenance)強調檔案不可依主題重組
- 各機關之文件保管年限表,須經所屬主管機關核定後執行,再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審查歸檔、移交與銷毀作業
- 電子檔案特別強調資訊安全以維持完整性與真實性
- 歷史檔案開放需審查,滿15年應進行開放審查
- 依《檔案法》第12條,鑑定重點在保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