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台灣,離婚已不再是社會中的少數現象。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大約有四至五萬對夫妻辦理離婚。許多人認為,只要完成離婚登記,婚姻關係就劃下句點;但事實上,離婚往往只是另一場爭議的開端。
其中最常見、也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 離婚後的財產分割糾紛。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累積的不動產、存款、股票、保險,甚至是債務,都可能在離婚後成為爭奪焦點。如果缺乏明確協議,或有一方刻意隱匿財產,雙方很容易陷入曠日廢時的訴訟。
本文將陸續幫您解惑。
👉 聯繫我們:https://www.lawyerlch.com/
👉 預約諮詢:LINE 官方帳號 @336inqix
離婚後財產分割常見糾紛
隱匿財產或轉移財產
許多當事人在離婚後才發現,另一方在離婚前已經將財產「悄悄轉移」。常見手法包括:
- 將大額存款分次轉出至親友帳戶;
- 把房屋、汽車過戶給父母或兄弟姐妹;
- 與親友簽署「假借據」,製造債務以掩蓋財產。
📌 案例
陳女士在與丈夫離婚後,才發現丈夫在離婚前一年將一筆 500 萬元的資金轉至胞弟名下帳戶。經律師協助向法院聲請調取金融交易紀錄,證實資金確實在離婚前短期內轉出。法院認定此為規避財產分割的行為,仍將這筆資金列入夫妻剩餘財產計算。
👉 要點:在訴訟中,主張對方隱匿財產的一方,必須先提出初步證據。若能舉出合理懷疑(例如大額轉帳紀錄、不合理資產減少),法院就可能要求對方說明來源。
財產估價爭議
另一大爭點是財產估價。
- 估價時點不同
- 以「離婚日」為基準?
- 以「起訴日」為基準?
- 還是「判決日」?
各法院見解並不完全一致。
- 估價方法差異
- 不動產:公告現值 vs 市場行情 vs 專業鑑定價。
- 股票:採離婚日、起訴日或判決日股價。
- 存款:已提領的金額是否仍應列入?
📊 常見財產估價爭議

債務歸屬不清
財產分割並非只涉及資產,還包含債務。最常見的爭點包括:
- 房貸:若夫妻共同購屋,離婚後誰應承擔房貸?
- 信用卡債:是家庭生活開支,還是個人奢侈揮霍?
- 投資失利:是否應由雙方共同分擔?
📊 債務分配常見判斷

📌 案例
某地方法院審理案件時,丈夫要求妻子分擔其期貨投資失利所造成的 200 萬元債務。法院認為,投資行為與家庭日常生活無關,且風險由投資人自行承擔,因此判決妻子不需共同負擔。
法律規範與法院見解
民法第 1030-1 至第 1030-3 條解析
📑 條文重點
- 第 1030-1 條
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
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 - 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
- 慰撫金。
夫妻之一方對於婚姻生活無貢獻或協力,或有其他情事致平均分配有失公平者,法院得調整或免除其分配額。法院在裁判時,應綜合衡酌:
- 婚姻存續期間之家事勞動、子女照顧養育;
- 對家庭付出之整體協力狀況;
- 共同生活及分居時間;
- 婚後財產取得時間;
- 雙方之經濟能力等因素。
第一項剩餘財產差額之分配請求權,自知悉時起 2 年內不行使而消滅;自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起逾 5 年者,亦同。
- 第 1030-2 條
婚前財產清償婚姻中債務,或婚後財產清償婚前債務,除已補償外,於法定財產制消滅時,應分別納入計算。 - 第 1030-3 條
若一方為減少他方的剩餘財產分配,而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前 5 年內處分其婚後財產者,應將該財產追加計算,視為現存財產。但若屬履行道德上義務的相當贈與,則不在此限。
若不足清償時,分配權利人得就不足額,向受領的第三人於其所受利益內請求返還。但受領為有償者,以顯不相當對價取得者為限。
此項對第三人之請求權,自知悉其分配權利受侵害時起 2 年內不行使而消滅;自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起逾 5 年者,亦同。
📊 法條重點整理

強制執行
若對方拒不履行判決,勝訴方可聲請強制執行。
📌 強制執行方式
- 扣薪:法院可裁定直接從薪資中扣除。
- 查封財產:例如不動產、汽車。
- 拍賣:將查封財產公開拍賣,拍賣所得分配給勝訴方。
律師建議:如何事前預防與保障
- 婚前協議:在結婚前約定財產制度,明確排除糾紛可能。
- 離婚協議書:條款需具體,不可只寫「依法律規定」。
- 蒐集證據:平時應保存財產清單、交易紀錄,避免日後舉證困難。
- 尋求專業律師:法律程序繁複,專業律師可大幅提升勝訴率。
📊 律師建議 vs 常見錯誤對照

結論
離婚後的財產分割糾紛,往往比離婚本身更為複雜。從隱匿財產、估價爭議到債務認定,每一步都攸關當事人實際權益。
若您正面臨以下情況:
- 前配偶疑似隱匿財產;
- 房屋、股票估價爭議不斷;
- 不確定債務是否需共同承擔;
👉 建議立刻諮詢劉昌樺律師,讓我們陪伴您走過困境、重獲新生。
關鍵字:新竹離婚律師推薦、夫妻剩餘財產、債務、脫產
延伸閱讀
離婚案件,難以處理,建議相關疑難雜症尋找專業的律師諮詢,以確保自身的利益!
如您遇有法律糾紛,可以點擊下方按鈕,讓律師協助您保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