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系列四篇文章連結:(一)、(二)、(三)、後記
為什麼進行這場家排,前情提要請看這邊:
「家族排列:祖父百日這天...與家裡的國小生一起進行家排(一)
【依序邀請進場的人偶】
一、「我內在的不甘心」
第一個進場的是「我內在的不甘心」,小朋友選擇了藍色衣服的人偶(小朋友選擇的同時,我感覺頭脹、左耳耳鳴及疼痛。)。
不過在感知這個人偶的狀況時,小朋友有點困惑,思考了一下要如何描述。原來人偶用一種右手摀著耳朵,撐著側躺的方式進場,就像下圖。
而這個人偶的狀態:
- 很想拿頭去撞地板,因為生氣,氣自己努力卻沒有結果。
- 出現在市場中趕著買菜、狂奔,急什麼呢?原來是為生活奔波的畫面。
- 接著人偶又衝去一間廟的後方水池,撒漁網,原來是象徵祖父真的很為生活努力。並且肩膀背兩個扁擔,裡面是小娃娃,代表著在世時,他承載家庭與孩子責任。
(這邊也出現一個畫面,祖父看著那個河面哭,突然前方出現一個拿著楊柳的白衣觀世音菩薩)
可是,既然如此努力,為什麼會有不甘心呢?
因為付出這麼多,這麼努力,辛苦了一輩子,卻最終「一場空」😢
🌟🌟🌟老師提醒:之所以痛苦,正是因為他並沒有不願意。
所以付出為他人,但最後必須回歸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為他人付出,要思考到什麼程度,最終還是要慢慢放手。
二、「內在的茫然」
接著進場的是「內在的茫然」,小朋友很快的選了黑色頭髮白色衣服的人偶。
結果....他進來的狀況更加特別了...
小朋友一開始是感受到這位人偶有種掉落的感覺,身體也很無力,而且也想要移動到桌子邊緣落腳。
而我則是感受到這位,有種在向縣老爺磕頭的畫面,求他給家人一條生路。在人偶的旁邊,有一個竹籃子,我看著籃子裡面出現一個小娃娃,看起來是媽媽小時候的模樣。

🌟🌟🌟老師提醒:
- 家族確實有些能量業力,祖父也有感知到家人辛苦的狀況。
人在世時,不一定能感受到能量,因為每天都非常的忙碌。但當離開這個肉身的時候,你突然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真的。 - 另外,因為媽媽在旁邊,代表媽媽也有「內在的不甘心」還有「茫然的能量」。
- 我跟小朋友可能也有,看著這張圖非常的無力,就像是我們兩個平常做事情,也有可能就有這樣的無力感(小朋友補充:你平常躺著滑手機就像那個藍色衣服的人偶🫠)
三、「覺得自己的無能為力」
接著進場的是「內在的無能為力」,弟弟選黑髮綠色人偶。(我內在同時也跟小朋友選擇了一樣的)。
我們都感覺他身體很沈重,心臟很痠澀,他想要坐在原地休息。我感覺人偶出現了1個很大的像棒棒糖一樣的螺旋球,但是他一點力氣也沒有,根本起不來。

四、「絕望」
接著入場的是「絕望」,弟弟選了黃色衣服的小人偶。人偶一進場,馬上就更想要去桌腳更邊緣的地方,感覺在懸崖邊緣東張西望,甚至背對我們。
在感受祖父的絕望時,我感到背痛、肩胛骨痛、眼睛酸痛、張不開,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感覺;小朋友則是感覺到像中世紀勇者披風、腰掛寶劍,被風吹拂的感覺。小朋友這時,非常疲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快睡著了。
🌟🌟🌟老師提醒:其實祖父有絕望的能量,可是他自己並不知道。
大部分人如果沒有向內學習,是很難感覺到絕望的。但其實平常就一直處於在這個狀況裡,其實已經非常嚴重了。(我沒有學習前也是這樣)
祖父到底在絕望什麼呢?
生活壓力,小朋友說就像功課寫不完考試考不好被媽媽姊姊念,所以對祖父來說,對自己身份的責任感、就是生活中價值觀,產生的身份以及要面對的事情,永遠都完成不了的感覺。

五、「對自己生氣又無可奈何」
小朋友邀請了一位綠色衣服黃色頭髮的人偶入場,老師提醒我們先感受他的心情,我們兩位都感覺到祖父力不從心,還有生氣自己怎麼做不到、完成不了。
老師說,祖父那麼努力,但事情卻沒有照著他想要的結果呈現。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痛苦、可憐的狀況。然而,很多時候可能只是方法錯了!因為我們努力,其實是為了幸福與快樂。
這時,我聽到祖父說「我努力辛苦才不是為了幸褔快樂!」那是為了什麼呢?為了生存,為了活下去、為了能有食物吃。
🌟🌟🌟老師提醒:
為了活下去,我們不能只求溫飽。你以為只要能吃上一口飯,就算活著就夠了,祢做到了,沒錯,你真的做到了。但即便如此,你還是痛苦,這是不是很奇怪?
真正的問題是,從來沒有「想要幸福」。如果不追求幸福,就會形成現在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祢今天會感到痛苦。因為祢一直以來都不知道,我們活著,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想要幸福。(因為祖父也在場聆聽,因此老師用祢)
很多人會這麼想:我只是考試考不完、功課寫不完、工作做不完,生活裡事情太多,甚至覺得別人不懂我的痛苦。你可能沒錢,可能壓力很大,但如果你只是為了生存而努力,最後仍然會感到痛苦。祢只是為了溫飽而活,最後得到的,也是只為溫飽的結果。
所以,祖父其實沒有任何問題。祢只是從來不知道、從以前到遇到我之前,從來沒有真正想過要幸福,也不知道愛是什麼。

接著,這位「對自己生氣又無可奈何」的人偶進場後,決定要走到「內心的不甘心」前方,人偶一直專注在自己眼前一塊地板,又看著內心的不甘心,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安心,因為覺得兩者是同類。
🌟🌟🌟老師提醒:我們家的人都有這樣的傾向,看著別人的苦這樣安慰自己,是一種方式,但如果只靠這招,就永遠無法真正脫離痛苦。
六、「不知道愛為何?」
小朋友邀請了一位全身黃的人偶上場。人偶一站到場上,我感覺他的腳底插了一根圖釘。小朋友則感覺他的內心有一股怒火怒火中燒。
祖父在生氣什麼呢?
老師說,是因為你覺得愛讓你痛苦嗎?這時候我聽到祖父生氣的說「愛是什麼狗屁!」
其實,你心裡早就有愛了。你愛別人而付出,但太累了,就開始覺得愛是狗屁、不值得。真正的愛是需要學的,愛不是「為了對方做盡所有事」,而是理解、尊重對方,願意祝福對方或幫助解決困難,但不為對方承擔全部痛苦。如果你承擔了對方的所有痛苦,他未必會好,你自己也會受苦(這時我看到祖父單膝跪下,感覺心臟中了一劍)。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愛會讓人痛苦,甚至覺得「愛是狗屁」。
其實祖父的孩子們,沒有讓他感受到足夠的被愛。我感覺祖父忍不住哭泣,悲從中來甚至心裡感覺被傷害。這都是正常的反應。
🌟🌟🌟老師提醒:
心裡要常懷感謝,哪怕只是小事,比如吃飯、生活中的點滴,都可以感謝外公。

人偶進場時,發現他很像去推中間的「內心的不甘心」、「對自己生氣又無可奈何」,因為覺得他們怎麼就是好像沒有在做什麼事,還躺什麼,他要去哪裡去他們兩位附近,然後盯著他們看
老師說:這當然啊!因為他是無能為力呀!所以很生氣很憤怒的人,其實就是代表它沒有方法了。
啊!可是越生氣越沒辦法。
因文長,接下來邀請祝福的力量入場,請接續看這篇: 「家族排列:祖父百日這天...與家裡的國小生一起進行家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