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百年的老校,立面的這建築(忠孝樓)就是日據時代(1911)以來的古蹟建築,就是當時「寶公學校」主體建築,可以保存到現在,真是難得。
這建築立面很值得品賞,建築成L型,轉角切圓,雙方柱和雙壁柱撐起扇形二樓陽台,山牆退縮四柱拱門窗,上崁旗竿,配以紅瓦赭紅柱飾,甚是宏偉莊嚴。

門前以「車寄」設計,兩邊小噴水池,這是縮小版的迎賓道,這「車寄」二字是日文,乃是導引車輛到建築前穿堂的引道設計,如此許多氣派的豪宅和公廨都有這種設計。

介紹中說明穿堂內有奉安箱,這是日據時期供奉「御真影」(天皇夫婦像)與明治天皇頒布的《教育敕語》的黑匣。
這是那時代學校的精神信仰中心,學校甚至要安排巡夜保護這玩意。在日本、台地甚至還有奉安殿建築,對於當時的教育機構甚是尊貴,傳統的節日全校師生要進行對天皇最敬禮儀式,並且由副校長帶領全校師生捧讀《教育敕語》儀典。
不過這些建築幾乎在1945年日本戰敗後,給盟軍一一的搗毀,台地則多在光復接收後給毀棄。
「立人」現名,據說是光復後前面道路是取紀念孫立人將軍,校名乃由第一國民學校改為這名。學校乃是台南大校,40班千餘多娃。
立人另有軟實力名聲,70年代咱少棒隊顯赫一時的「巨人隊」,雖然是南部縣市的混校組合隊伍,但是從第一代巨人隊以來都有立人國小的球員,甚至後來的職棒球員都有立人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