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不熟悉紅藥丸的基本概念,我強烈建議你先閱讀:什麼是紅藥丸?》
說到紅藥丸,在英美地區無疑會指向一個人:Andrew Tate。可能你有點陌生,或是你早就聽過,甚至你覺得這人惡名昭彰。
如果你在搜尋相關新聞,基本上會把此人與紅藥丸、男性圈 (manosphere)、父權主義、販賣人口等連結起來。偶爾你會在網路上看到此人的短影片,無論是英文還是搬運工翻譯。在這樣的情況下,無疑會將兩性觀點的某個立場與某個指標性人物連結,比如聽到某人說出 ALPHA MALE、慕強擇偶、男子氣場等術語,就會簡單的推導出:這個人至少一定聽過 Andrew Tate 的東西。
簡單來說,Andrew Tate 是這個圈子的代表人物,至少,大多數人這麼認為。
社群上把 Andrew Tate 作為指標性人物,他激進的用詞、情緒的話語、肢體的表演、展示面的營造,迅速的在紅藥丸這個圈子成為典範,成為年輕失落男性一代,在無助的滑動社群媒體的時候,可以崇拜、模仿、跟隨的一號人物。
過去在我學習與實踐紅藥丸知識的階段,雖然已經知道此人物,但他的東西我始終覺得缺少點什麼,或至少,我知道他身上沒有我想要的東西。時至今日,他依然是擁有聲量的網路紅人,不僅如此,在中文創作圈上,出現了不少以他做為範本的創作者,以他的言論和表演模式為基礎,發展出不同但類似的各種創作內容。
而我回頭再看看這些,紅藥丸圈已然是一攤臭水,不只是國外,在中文圈已經被玩臭了兩三輪。現在看到這個詞,彷彿已經像被用過好幾次的臭抹布一樣,看誰還要擦桌子就拿去用,真是謝了這些抓到流量密碼的天才。
我的創作以兩性和男人的生活哲學為主軸,很大一部份包含了紅藥丸的思想體系。算是我作為這知識體系受益者和傳播者的角度,為了不讓接觸這門知識的人,被譁眾取寵的流量天才們所牽著鼻子走,以及在紅藥丸的中文圈,試著保持知識的原始與純正,寫下為什麼 Andrew Tate(或其他類似人物)不能代表紅藥丸,更不是紅藥丸裡值得學習的對象。
Andrew Tate 之流的人非紅藥丸的代表人物
Andrew Tate 經常使用紅藥丸的術語,但他並不理解背後的歷史脈絡與理論基礎。他只是把這些詞彙當成武器,用來激起對女性以及兩性市場感到挫折的男人們。他的說法扭曲了紅藥丸的原意,轉而導向是男人的報復、對抗,革命的工具,聚集起一群找到敵人來對抗的男人。
最早期確實他與紅藥丸圈子的掛勾深刻。在他早期出現的網路節目,他大量的引用了紅藥丸裡最簡單好懂的概念,包括自我提升、男子氣概、alpha/beta、覺醒......等。這些術語早在紅藥丸圈子已行之有年,但當一個有較大聲量的 KOL 進入這個圈子時,他的表達能力與個人品牌的行銷,加上當時的社會氣氛,儼然讓 Andrew Tate 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而他之所以變成這個圈子的「代表人物」,除了優秀的表演能力,還有他願意成為「被攻擊的人」。
若是對紅藥丸的知識體系有更深刻的挖掘,「代表人物」這個詞還輪不到 Andrew Tate。Rollo Tomassi、RooshV、Roissy(什麼是紅藥丸 - Tony's talk)以及更多在這個主題裡深耕多年的創作者,有具名也有不具名的。這些人的文章提供了數據資料或是個人經驗,試著讓兩性動態的迷霧打開,或至少留下一些線索,讓後來的人能夠探索更多未知。這些才是紅藥丸知識的根本價值。
Andrew Tate 成為紅藥丸圈的「代表人物」,不是透過紅藥丸圈子對他的認可,他更像是被外部反對的聲量所推崇出來的標靶。他的代表性,是因為他的方法讓更多人討厭。紅藥丸確實揭露了許多與女權和女性主義,以及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矛盾,立場與利益相對的情況下,社會需要一個「方便攻擊的紅藥丸標靶」。Andrew Tate 明白這樣能製造話題和流量,因此主動迎合這個角色,成為靠紅藥丸包裝的流量之王。
舉凡你能在各大主流節目上看到 Andrew Tate,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講話多有道理或是觀念多好,而是他已經塑造出自己是很適合拿來攻擊的對象。這在台灣有個類似的概念叫「黑紅」,概念大概是當你越被某立場的人討厭,你就越能在另外一個立場受到支持。
所以,說 Andrew Tate 是紅藥丸乃至男性圈子的「代表人物」,其實是討厭他的人貼上的標籤,而他本人,樂於接受這個標籤。
Andrew Tate 如何榨乾紅藥丸價值
雖然我不是他的粉絲,但因為他的聲量太大,同類主題不免被演算法推播到他的東西。他的內容最大的賣點,是碎片化的使用紅藥丸訊息,包括:覺醒、提升、錢、女人不重要、錶子不配、高價值......等。這些東西在紅藥丸裡,有些只是枝微末節,有些則可以長篇大論的去探討。
而 Andrew Tate 不管這些,他只取最方便、最能夠引起情緒的部份,加上極具張力的表演式語氣,病毒式的剪輯,碎片化的概念配合短影片的流行,他儼然像是個能夠輕鬆使用紅藥丸內容的人。他很聰明,他聰明不是因為懂紅藥丸,而是他知道大家想聽什麼,大家在期待著他講出更辛辣、最毒、最有攻擊性的言論,好讓觀眾們覺得暢快。
在近期,你甚至會發現 Andrew Tate 在跟紅藥丸撇清關係,甚至把紅藥丸常用的概念強硬的納為己用。

紅藥丸的概念是引用電影『駭客任務』的背景,意旨為『看透真相』的抽象理解(什麼是紅藥丸 - Tony's talk)
而Rollo本人則在社群上用這張圖回應

這就是Andrew Tate典型的操作,對於此類反駁,我猜Andrew Tate本人也不會回應,他會繼續PO這類的貼文,講類似的東西
在紅藥丸被貼上像是邪教或是魯蛇聚集地的標籤後,Andrew Tate 就踢紅藥丸一腳。他現在的聲量,已經不需要紅藥丸的標籤,甚至還會害他被黑,他需要撇清與紅藥丸的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先把一個地方搞的一團糟,再來說這是個爛地方。
(在中文圈子有誰也這樣操作 我就不多說了)
一切都是品牌與行銷
說穿了,一切都是展示面,一切都是行銷,一切都是個人品牌。這是網路社群的時代,你在網路上想說什麼樣的話、發什麼樣的照片,就會代表著你。每個人的社群媒體,就像精心布置的廣告與招牌。如果某人說:「這不是展示面,是我的真實樣貌!」那這句話就是他的展示面。
趕上紅藥丸流量風口的創作者們,我羨慕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後來因為攻擊紅藥丸收穫聲量的人們,我欣賞他們的聰明;先靠著紅藥丸賺取聲量,後來反手攻擊紅藥丸又賺了一波的自媒體,真是天才。
無論是把紅藥丸當招牌,還是攻擊紅藥丸當招牌,你都可以選個利基點找到你的支持者,這就是網路時代的個人品牌。而男人的問題呢?隨便啦。
不講國外,光在中文圈,多少乘著短影音與短文平台的流行,以及男女對立話題能引來的大量流量(threads幹得好!),有多少人效仿著 Andrew Tate,又說自己不是 Andrew Tate 那套。
截至寫文(2025/09/06)的個人觀察,紅藥丸基本上只剩下把妹教練(或是男性教練、野性教練、情感導師、搭訕課程…)拿來行銷自己的課程與創造流量時,吸引眼球用的關鍵字。當被提及與紅藥丸的相關性時,就會打出「那裡面有不好的東西」的牌,好讓自己可以輕易的撕掉這個標籤。
Andrew Tate行銷出黑藥丸
黑藥丸,大意是指看過紅藥丸之後,認為現實太過黑暗,認為沒有必要努力的一群人。網路上還有更多解釋,這邊暫時不探討。若以 Rollo 的原話來說,根本沒有「黑藥丸」。這群人就算沒有看過紅藥丸,也還是只會抱怨,他們只是用「看過紅藥丸」來強化自己抱怨的正當性而已。
而 Andrew Tate 的內容正是這些抱怨者嚮往的,甚至作為一個勇於發聲的替代。『終於有人敢用如此宏亮的聲音吐出他們的不快,這個男人替我們說出了「真話」。』
這種依靠情緒張力以及毫無脈絡的「表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創造一個大家都互相認同,並且大家都有同一個敵人,最終可以在這裡找到歸屬感的環境。畢竟相比起如何瞭解兩性動態,直接噴女權和女人錶子還是舒暢通快多了,是吧?
而這也是 Andrew Tate(或是其他同類型人物)聰明融合紅藥丸的地方。把慕強擇偶與女人愛錢連結、把 Alpha/Beta 與社會階級連結(紅藥丸裡談的 Alpha/Beta 不是社會階級)、把紅藥丸解釋成對抗女權、把轉盤子的概念連結女人都是錶子......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當我越深入瞭解紅藥丸知識,會越明白這傢伙就是瞎說。
混搭碎片化的紅藥丸術語加上他自己的特定用語解釋,讓他講的話聽起來像紅藥丸的同時,又能偷渡自己的意圖獲利,這是非常聰明的招數,你在社會上能用上這招,基本上都賺得到錢。還是回到那句話,男人的問題解決了嗎?隨便啦。
當一切回歸平靜
根據我近期觀察該領域動態,Andrew Tate 打算把自己與紅藥丸撇乾淨,讓紅藥丸圈看起來像是一群「只會談理論的書呆子」,包括他弟弟 Tristan Tate 也一起在網路上倒打紅藥丸一把。而他自己則看起來想把人設從「看!老子身邊很多女人」轉成「傳統家庭價值的守護者」。
或許是跟川普選上總統有關係,把自己轉變成這樣的人設,至少會更受當下美國環境喜歡一點。當然,這一切都是關於個人品牌的營造與行銷。
而紅藥丸在中文圈也沒有好到哪,我猜大部份時間被這些流量天才們玩爛的差不多了。這詞不再受到關注,會被關注到的時候也是被噴爛的時候。短文與短影音形式的興起,需要更刺激性的標題與勾子,千篇一律的 AI 機械內容無限生成與傳播,總會有人帶著新的口號術語創造話題。而紅藥丸像是過氣的流行一樣,大家一笑置之。
我認為這或許是好的。兩性議題始終在網路上都是熱門,只是風暴圈從紅藥丸轉移到其他主題上。留下真正具有觀點以及洞見的人持續耕耘,讓紅藥丸知識隨著時間與環境更新,保留知識純正的同時,也不會停滯於陳舊的觀念,讓知識價值真正的服務到他的目標,真正創造價值的人得到他應有的回報,這就是最值得慶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