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伯嘉義竹崎人,他說家裡窮到就算做一天的勞動,依然吃不飽。人多工作機會少,所以不管怎麼努力,都是口大於糧。後來,土豆伯一家搬到台東尋找生機,幾年後,土豆伯長大了要娶妻,太太阿鳳只管開心要嫁人,卻不知道自己即將嫁到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山野嶺。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阿鳳認命又認份,跟著先生做山種作,種花生、種薑、種金針,每天做到灰頭土臉,卻還是賺不到錢。有一年,兩人下重本種薑,卻來了一場颱風,最後慘賠四百萬作收,為了生計,夫妻倆經常吵架,說穿了,都是為了錢而吵。一直到兩人開始種金針,生活才逐漸穩定下來,說致富談不上,至少孩子都能上學讀書,吃穿用度不用借錢。
生活還有一點點辛苦、手頭還一點點緊的時候,阿鳳就很想做志工,但是現實很骨感,兩人還有債務,只能全心拼經濟,做志工是一場遙遠又奢侈的夢。七八年後,債務終於還清,兩人也來到中晚年,四個孩子長大了,肩上的壓力也減輕許多,土豆與阿鳳毅然加入志工行列,田裡的工作變成副業。每天早上天未亮,夫妻倆就來到環保站做事,土豆整理回收兼掃地,阿鳳進廚房準備早點。「我們大概五點就來了,冬天晚一點,五點半,我自己種芋頭,所以做芋頭糕給老志工吃,自己種自己做比較省,老人家也喜歡吃我做的。」
大約六七點,老志工陸陸續續來了,肚子餓的人先吃,不餓的人先做事,再晚一點,阿鳳又進廚房做愛玉,天氣熱,她總是想辦法做一些甜品消暑。阿鳳說,做農有好處,能賣也能拿來煮給志工吃,一舉兩得。「天地養人養萬物,只要肯做就有得吃,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土豆說。兩夫妻永遠最早去最晚走,對淨化環境的用心程度眾人難望項背。有人對阿鳳夫妻說,「大家都是普通人,凡夫俗子,不用做得那麼辛苦,混口飯吃就好了。」土豆不認同,因為他想起兒子受傷的那一年。
那一年,土豆的兒子腳受傷沒有治療好,轉成蜂窩性組織炎而高燒不斷,那時台東鄉下沒有一間診所診斷出來,最後在性命垂危之際送到高雄大醫院,連夜緊急開刀才撿回小命。土豆說,「那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平安就是福,不用追求大富大貴,能做能吃能睡就是好命。」因為兒子那場病,讓夫妻倆走入慈善做志工,他們努力創造好的因緣,也與這塊土地、這些那些人廣結善緣。
#自修自得
#廣結善緣
#做福來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