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的周遭出現家暴時發出的聲響或是情境時,身體的警戒鈴聲就會響起,開始觀察周遭環境,並運作起防衛機制。為的就是減少受傷的機會,但是真的是因為想要減少受傷嗎?或者是因為傷得太重而開始的防衛機制呢?
保護自己成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害怕、因為怕再度發生,所以我們會開始發展出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在其他人眼中這流暢又不違和的一系列動作是多麼專業,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這是因為什麼而研發出來的SOP。
在還沒參加心理諮商前,我不知道這一切流程是創傷後的防衛機制,為的就是不想要再繼續受傷了,如果可以我也不想要有這麼專業的表現,畢竟無收入的專業好像不太划算。
之前以為只有發生在眼前的我才會開啟防衛機制,但是那天看了土城當街殺人事件後,發現只要是類似事件也會勾起我心裡的防衛機制。那天看了新聞後,又失眠了,看到網友們的回應後,對事件的看法後,我更難過了。
那張看起來很有威嚴及赫阻力的保護令,只有拿過的人才知道那是一張跟資源回收箱裡廢紙一樣的紙張......(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