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仙的產卵方法
以下介紹獨角仙的繁殖方式。
適合繁殖的溫度大約是 20℃~28℃(大約在 5 月到 9 月之間)。

另外,如果在一個飼養箱裡養太多隻,空間會太擁擠,容易壓壞卵或幼蟲。
所以一定要一組一公一母來飼養。
準備工作
- 使用 中型或大型的飼養箱,最好是大型的,成功率會更高。
- 在箱子裡鋪上 產卵用的甲蟲墊土,用手壓實,厚度大約 10 公分。
(要壓緊實一點!) - 接著在上層鋪上一層 一般飼養用的墊土(或幼蟲用墊土也可以),只要輕輕鋪就好。
※ 其實只用產卵用墊土也沒問題。


產卵的關鍵
最重要的技巧就是 確保有夠深的土層,至少 20 公分以上。
深度夠,母蟲才會安心下蛋。
然後再放上 餵食台、攀爬木、櫟樹落葉,讓環境更接近自然。
這樣一組產卵環境就完成了!

注意事項
獨角仙從產卵到孵化,所需的時間會因為溫度和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飼養箱底部能看到幼蟲出現之前,請不要去翻動或挖土。
因為如果在卵的狀態就挖出來,死亡率會大大提升,要特別小心。
本文內容部分整理、翻譯自:
https://www.mushikichi.com/hpgen/HPB/entries/50.html
原文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本文僅作知識分享與教育用途,若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將立即下架。中文整理:峰甲蟲CrazyBeetles
The original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authors.This article is for educa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If an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s found, please contact us and the content will be removed immediately. 峰甲蟲CrazyBeetles
編者註:這篇文章原文出自一位我非常敬佩的作者。為了讓更多人能更容易閱讀與理解,我重新整理、補上圖片與註解,並在部分內容中加入延伸說明。
請務必支持原創!原文連結與作者資訊已附在文末 🙏
Editor’s Note: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written by a creator I deeply respect. To make the knowledge easier to access and understand, I’ve re-edited the content, added images and notes, and included some contextual explanations.
Please make sure to follow and support the original author — credits and source links are listed belo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