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每天會公布各法人買賣超,有些ETF換股時會有特定的投信買賣資金,但股價不一定和這些法人買賣形成正向關係,法人是股市裡的一股力量,不一定能主導股價,市場裡還有其他各種來源的資金參與交易,當多數參與交易的資金形成共識,股價才會出現明顯的趨勢。
如果部分參與交易的資金退場,是否就會立即改變股價表現?不一定,當大戶或法人減碼,如果其他參與者仍願意買進且有資金足以吸納賣壓,股價並不會跌,大戶或法人把股價拉高後如果能吸引夠多的投機客進場,就可以利用高檔震盪時逐漸賣出股票而不至於讓股價下跌。
看到大股東申報轉讓或大戶與法人減碼時,是重要的風險訊號,卻不一定立即使股價下跌,理由之一是,可能還有其他大戶尚未出場,還會試圖維持或甚拉高股價以自救,讓股價維持在高檔震盪,或是形成頭部,如果後續配合成交量逐漸減少,支持股價的力量不足,才是股價下跌的時候,而從大戶或法人開始減碼到震盪期間,雖然股價不跌,甚至還有刻意營造的利多來拉抬股價,實際有許多陷阱是來自於大戶或法人趁市場樂觀氣氛而出脫股票,成為股價修正的潛藏風險。
大戶或法人把股價拉高才能吸引投機客,讓籌碼在市場熱絡的交易中換手,這樣大戶就能不致驚動輿論換走現金,不成為眾矢之的偷偷溜走,這段股價熱絡交易的過程,會出現許多風險訊號,只不過因為股價尚未下跌,多數投機客並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