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前景無法預知,不論投資或投機都是面對未知並承擔風險,也唯有承擔風險才能創造獲利,在股市經常得自問:是否承擔得起眼前的風險?而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則是要先能夠看見並了解、判斷風險。
人性對於具體明顯可見的事情比較容易理解,對於抽象的、看不見的概念則相對不容易理解或察覺。股價漲跌是具體可見的,更有許多新聞會寫故事來強化股價的具體形象,而風險(機會)則是抽象的,風險是看不見的概念,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學習或經驗,才能理解或察覺風險的存在。
具體的股價及抽象的風險(機會)概念會同時存在頭腦裡,彼此爭奪有限的注意力,當投資人的注意力被股價所吸引,會減少對於風險(機會)的察覺,這是過度貪婪的情況,相反的,當投資人心思被風險完全佔據,隨時擔心虧損擴大,則是典型的恐懼時刻。
投資的學習要看到股價表現,同時要能夠看到背後的風險(機會),再加以判斷能否承擔這樣的風險。
風險雖然是抽象概念,內涵卻是由許多具體的現象共同組成,例如基本面跟不上股價、股價太高使報酬率降低會引起市場拋售,或是整體的資金、景氣變化會改變市場的評估方式,改變市場風險偏好,企業基本面、資金、景氣、股價等都是與風險有關的具體因素,另外,包括各種市場現象如成交量、指標股表現、投機特性、融資餘額等,也都和風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