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物保險(2832)於2025年9月9日舉辦法說會,公布上半年業績亮眼,簽單保費達52.72億元,成長10.6%,稅前純益7.1億元。商業險種帶動成長,保險業務利益增58.4%,惟投資收益因市場波動下滑89.5%。公司宣布減資計畫,預計10月中下旬完成,強化資本效率。資產總額增至263億元,淨值穩健,RBC達741%。展望全年,台產將聚焦新險種與市場擴張,應對颱風等風險。
會議摘要大綱
開場與介紹
- 主持人致詞: 歡迎參加台灣產物保險2025年第二次法說會,感謝老朋友與新參與者蒞臨,強調本次會議採自由討論形式,鼓勵提問。
- 講者介紹: 由產物檔張教授主講,分享上半年經營概況與未來展望。
上半年經營概況
- 保費收入與成長:
- 簽單保費收入達52.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6%,高於同業平均。
- 自留滿期保費收入32.46億元,增長6.8%,反映商業險種市場需求旺盛。
- 商業險種成長顯著,個人險種(如車險、住宅險)穩定增長,市占率提升。
- 財務表現:
- 稅前純益7.1億元,較去年下滑14.4%,稅後淨利5.64億元,下滑18.9%。
- EPS為1.56元,ROA 2.2%,ROE 4.6%,顯示獲利能力穩健。
- 保險業務稅前利益6.68億元,增長58.4%,損失率顯著下降,反映營運品質提升。
- 投資運用情況:
- 投資稅前利益僅0.43億元,較去年下滑89.5%,因台股下跌4.3%及新台幣升值9.8%導致匯兌損失1.3億元。
- 固定收益增長11%,惟股權收益因市場波動受壓,評價損失影響財報。
- 不動產收益持平,經常性收益穩定成長,展現穩健投資策略。
- 資產負債表:
- 總資產增至263億元,現金部位因市場波動保守配置提升。
- 負債增至142億元,主要是應付款項調整(7.2億元股利撥備)。
- 淨值12.04億元,自有資本比率45.8%,RBC升至741%,均領先同業。
重大事件與策略調整
- 減資計畫:
- 8月1日獲中管局核准,預計10月中下旬完成,股本從36億減至25.35億。
- 動機為自由資本充足,現金充裕,減資將退還閒置資金,改善經營價值。
- 影響有限,股東權益減少不到9%,RBC預降至660,仍居業界前列。
- 不動產投資:
- 近期股東會通過購買不動產,資金運用更具效率,9月將完成交易。
- 計畫保留現有大樓,不拆建,展現長期投資策略。
- 資產配置調整:
- 海外債券部位從6%降至5%以下,減持股票,現金比例提升以應對匯率波動。
- 新增不動產投資,占資產11%,穩定收益來源。
業務結構與市場表現
- 險種分布:
- 商業險種(責任險、工程險、衛星保險)成長顯著,車險比重下降但仍成長。
- 旅平險因出國需求上升成亮點,防疫險(如法定傳染病保障)具競爭力。
- 損失率與費用率:
- 綜合率降至40%,創近年新低,反映賠款下降與費用控管得宜。
- 7月颱風丹納斯與三元能源電廠爆炸事件可能影響下半年表現。
- 競爭優勢:
- 自有資本比率45.8%與RBC 741%領先同業,獨立運作模式強化資本實力。
財務與投資詳解
- 經常性收益:
- 債息與股利收入穩定,抵禦市場波動,強調長期穩健策略。
- OCI(其他綜合損益)吸收95%以上股票評價波動,損益表呈現穩定收益。
- 匯兌影響:
- 新台幣升值9.8%導致1.3億元匯兌損失,去年同期貶值5.7%帶來8500萬元利益。
- 創投與權益法:
- 創投股利收入減少,權益法投資(如太陽能公司)穩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