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為自己發聲

WL-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一台小小的 Tomica 汽車,成了我們家寶寶人生中的「第一次勇敢」。
他把車緊緊抱在胸前,沒有再逃走,也沒有哭著來找我。
那一刻,我知道,他正在練習一件比玩具更重要的事——為自己發聲

但身為媽媽的我,心裡也立刻冒出另一個矛盾的問題:
「這樣會不會讓他太小氣?」
「還是其實,只有先學會保護自己,才能真正懂得分享?」

故事篇:小小里程碑

我們家寶寶個性相對溫和,去公共場合玩耍時,常常不會主動去碰自己想要的玩具。有一陣子,我甚至發現他「很怕」遇到其他小朋友,只要看到對方靠近,他會顯得慌張、不知所措,甚至立刻逃離。

回想起來,或許跟我早期的處理方式有關。當他還不到一歲時,我們在親子館遇到搶玩具的小孩,我總是習慣性地安撫他說:「我們給哥哥玩,我們去玩別的。」雖然內心有些不甘,但因為我本能地避免衝突,就牽著他離開。也許在潛移默化中,他把「靠近別人會帶來壓力」這種感受放進心裡。

在學前班裡,老師會教導孩子們:如果你很想玩一個玩具,要先問:「可以一起玩嗎?」若對方拒絕,就等到對方玩完、放回去後再拿。這是非常典型的「社交規則」訓練。不過我們家小孩的反應比較特別──當別人來搶他的玩具時,他往往只是笑笑或淡淡地繼續玩,不太會激烈反抗。反過來說,當他看到別人有有趣的玩具,他也不會出手去搶,只會默默盯著看。

慢慢地,我開始意識到:在孩子還處於「自我中心」的發展階段,如果一再要求他「退讓」,其實可能讓他錯過練習自我保護的機會。學會為自己發聲,和學會分享、合作,應該是並行的課題。只是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對父母來說真的不容易。

所以後來,在陪他去公共遊戲區時,我調整了做法:

• 若遇到態度強硬的孩子,我會果斷介入,堅定地說:「這是公共玩具,大家都可以玩。」

• 若遇到態度友善的孩子,加上對方的父母也在旁引導,我則會帶著笑容說:「一起玩!」

今天更是迎來一個小里程碑。我讓寶寶挑了人生中第一台 Tomica 小汽車,在賣場的軌道遊戲組試玩。我特意挑了冷門時段,讓他能先練習。當其他小朋友靠近時,我腦中飛快模擬各種情境:要怎麼保護他的自主權?要怎麼引導他學會合作?

結果,他做了一件讓我既驚喜又矛盾的事——當別的小朋友伸手要拿他的車時,他立刻把小車緊緊抱在懷裡!這是他第一次如此明確地「表達主權」。

我當下很欣慰,因為這代表他願意為自己堅持。但我又馬上陷入另一個矛盾:那「分享」的部分,要怎麼教?於是我柔聲補充:「軌道是公共玩具,大家都能玩;車子是你的,所以別人不能拿。只要他們沒搶你的車,就沒關係。」他沒回話,只是專注地把小車放回軌道上繼續玩。

雖然沒有言語上的回應,但他沒有再逃開,也沒有跑到我懷裡,而是選擇正面迎接這個社交場景。對他來說,這或許已經是一大步了。

媽媽的矛盾心聲

看著他第一次緊緊抱住小車子,我心裡其實又驕傲又糾結。驕傲的是,他終於願意為自己站出來;糾結的是,我還是忍不住擔心——會不會變得太小氣、不懂分享?😅

不過想想,每個孩子的社交步伐都有節奏。也許現在「先保護好自己」就是他的必修課,而「懂得分享」則會在他更有安全感的時候,自然而然開展。

身為媽媽,我可能一輩子都會在「要不要插手」和「放手讓他練習」之間搖擺吧!但至少今天,我學會跟他一起欣賞這一小步的勇氣。💛


不知道大家的孩子在面對「玩具被搶」或「想要玩別人的東西」時,會怎麼做呢?

大家又是怎麼引導的?很想聽聽大家的經驗分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呀伊呀又 YiyaYou
0會員
25內容數
每天跟著孩子一起探索世界,他的小眼睛看到的驚奇,也悄悄打開了我的新視角。常常覺得,是他教會我更多事情。這裡記錄我們的育兒小日記、有趣的互動時光,也讓我再次走進那個純真又可愛的童年世界。
2025/09/04
最近開始教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名字,還有爸媽的名字。畢竟一旦走丟,至少得會報名字,才有機會被送回來。🤣於是有了以下搞笑對話。
Thumbnail
2025/09/04
最近開始教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名字,還有爸媽的名字。畢竟一旦走丟,至少得會報名字,才有機會被送回來。🤣於是有了以下搞笑對話。
Thumbnail
2025/08/27
我們家寶寶一出生就是「髮量王者」。在月子中心時,其他媽媽看到他,都忍不住驚呼:「這小孩頭髮真的好多!」 然而,多髮寶寶就是會需要常常理髮,自己操刀怕剪壞,帶出去找理髮師小孩又會怕生,來聽聽我們家這寶寶從小到現在的幾次理髮紀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8/27
我們家寶寶一出生就是「髮量王者」。在月子中心時,其他媽媽看到他,都忍不住驚呼:「這小孩頭髮真的好多!」 然而,多髮寶寶就是會需要常常理髮,自己操刀怕剪壞,帶出去找理髮師小孩又會怕生,來聽聽我們家這寶寶從小到現在的幾次理髮紀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8/20
幾個月前我們家開始建立了一個新的睡前儀式:洗澡後就由爸爸負責哄睡,還好寶寶沒有掙扎太久,很快就適應了,幾乎很快就能安心入睡。 但我沒想到,他心裡也慢慢懂得了「分離」這件事。 今晚爸爸抱他去洗澡前,他突然張開雙手對著我喊了好多聲「晚安」...
Thumbnail
2025/08/20
幾個月前我們家開始建立了一個新的睡前儀式:洗澡後就由爸爸負責哄睡,還好寶寶沒有掙扎太久,很快就適應了,幾乎很快就能安心入睡。 但我沒想到,他心裡也慢慢懂得了「分離」這件事。 今晚爸爸抱他去洗澡前,他突然張開雙手對著我喊了好多聲「晚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小娃,老爺跟奶奶在後面遠遠看著,小娃看到點兒,突然就拿著手上的一個不知名的玩具衝過來,點兒嚇得一直退後。 太太看到很大聲的喊著:hey hey hey! 小娃繼續往前衝,玩具快要打到點兒的那瞬間,太太一腳踢走了玩具,小娃因此嚇了一跳!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小娃,老爺跟奶奶在後面遠遠看著,小娃看到點兒,突然就拿著手上的一個不知名的玩具衝過來,點兒嚇得一直退後。 太太看到很大聲的喊著:hey hey hey! 小娃繼續往前衝,玩具快要打到點兒的那瞬間,太太一腳踢走了玩具,小娃因此嚇了一跳!
Thumbnail
小小車神培訓班是一個針對6-12歲學員的汽車相關營隊,課程內容包括了汽車的基本概念和汽車工程技術,讓孩子在輕鬆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對汽車的興趣和了解。本文介紹國小三年級孩童,參加營隊的真實心得與評價,以及媽媽的心情紀錄。
Thumbnail
小小車神培訓班是一個針對6-12歲學員的汽車相關營隊,課程內容包括了汽車的基本概念和汽車工程技術,讓孩子在輕鬆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對汽車的興趣和了解。本文介紹國小三年級孩童,參加營隊的真實心得與評價,以及媽媽的心情紀錄。
Thumbnail
這是一個爸爸和兒子在大賣場的有趣互動。無論你是一個父母親或未來的父母親,這個故事對你來說都是一個美好的教訓。
Thumbnail
這是一個爸爸和兒子在大賣場的有趣互動。無論你是一個父母親或未來的父母親,這個故事對你來說都是一個美好的教訓。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00 本日書寫主題: 記錄今日發生的一件令你回味的小事,並試著替當下情緒/狀態/感受命名。 ✍️今日的一件小事,就是小兒子去當兵。 送他到樹林車站集合點,然後在月台上候車。 當車門一關,火車啟動時,高漲的情緒馬上盪下來,原本嘴角上揚還拍著照,一下子癟嘴,鼻頭一酸,眼眶含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00 本日書寫主題: 記錄今日發生的一件令你回味的小事,並試著替當下情緒/狀態/感受命名。 ✍️今日的一件小事,就是小兒子去當兵。 送他到樹林車站集合點,然後在月台上候車。 當車門一關,火車啟動時,高漲的情緒馬上盪下來,原本嘴角上揚還拍著照,一下子癟嘴,鼻頭一酸,眼眶含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天氣好、心情好,今天真是好,連日子也好呢!小孩放學後我和他一起騎著舊車換新車,因為他也跟媽媽一樣很捨不得這輛舊車,一定要我帶著他一起去,最後跟我們的「小銀」合照留念。 車行老闆和老闆娘是很疼孫的阿公阿嬤,對小孩很親切。小朋友最有趣的就是看到新車完全忘了舊車,標準的喜新厭舊,興奮到不行。
Thumbnail
天氣好、心情好,今天真是好,連日子也好呢!小孩放學後我和他一起騎著舊車換新車,因為他也跟媽媽一樣很捨不得這輛舊車,一定要我帶著他一起去,最後跟我們的「小銀」合照留念。 車行老闆和老闆娘是很疼孫的阿公阿嬤,對小孩很親切。小朋友最有趣的就是看到新車完全忘了舊車,標準的喜新厭舊,興奮到不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