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伴侶大警訊!加州新法案要幫 AI 穿上「緊箍咒」?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 AI 聊天機器人越來越逼真了?特別是那種會跟你建立「類人關係」、扮演虛擬伴侶的,像 Replika 這種,根本比男友還貼心(誤)。不過,在美國加州,這些 AI 聊天機器人的日子恐怕要不好過了。
根據 TechCrunch 的報導,加州議會最近通過了一項超重要的法案 SB 243,如果州長簽署,這將是全美第一個規範 AI 伴侶聊天機器人的法案。這法案主要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和弱勢使用者,避免他們受到傷害。
這法案的重點有哪些?- 揭露 AI 身份:法案要求,AI 聊天機器人必須每三個小時(針對未成年人)發出提醒,讓使用者知道他們是在跟 AI 說話,而不是真人。
- 禁止有害內容:法案明確禁止 AI 伴侶跟使用者討論自殺意念、自殘或色情內容。
- 數據透明化:法案要求相關 AI 公司每年都必須提交報告,公開他們將使用者轉介給危機處理服務的次數,讓大家更清楚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這項法案的推動,跟一個名叫 Adam Raine 的青少年自殺事件有關,他在自殺前曾長期跟 OpenAI 的 ChatGPT 討論他的死亡計畫。此外,據說 Meta 的內部文件也曾洩漏,顯示其聊天機器人被允許與孩童進行「浪漫」或「感官」對話。
這法案如果真的通過,對於 OpenAI、Character.AI 和 Replika 等主要 AI 公司,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儘管一些科技巨頭反對更嚴格的法規,但支持者認為,在鼓勵創新的同時,也必須為最脆弱的族群提供合理的保障。
任天堂放大招?「召喚與戰鬥」專利引發遊戲迷大猜想!
說到遊戲界霸主,任天堂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最近,遊戲圈傳出一個大消息,讓廣大粉絲們覺得好奇!根據 Forbes 的報導,任天堂最近拿到了一項超特別的專利,內容是關於「召喚與戰鬥」(summoning and battling)的系統!
這專利讓大家聯想到最近很紅的《幻獸帕魯》(Palworld),這款遊戲過去就因為一些相似的玩法,曾被任天堂用其他專利限制。而這次的新專利,內容更廣泛,涵蓋了遊戲角色可以召喚「次要角色」(例如寶可夢),並且讓這些角色進行戰鬥的行為。
專利內容有哪些?
- 在虛擬空間移動玩家角色。
- 能夠召喚「次要角色」。
- 可以將「次要角色」召喚到另一個角色所在的位置並進行戰鬥。
- 將「次要角色」召喚到沒有其他角色的位置,讓牠跟隨玩家。
- 讓「次要角色」自動朝某個方向前進,並與其他角色進行自動戰鬥。
這項專利一旦成立,可能對許多類似的遊戲,特別是那些有「召喚怪物跟著走」功能的遊戲,造成影響。儘管目前任天堂尚未將這項新專利用於對付《幻獸帕魯》,但這項舉動已讓外界猜測,任天堂正積極保護其 IP,特別是《寶可夢》和《皮克敏》等遊戲的核心玩法。
英國學生變駭客,七歲童也淪陷?
提到駭客,大家腦中浮現的可能都是電影裡那種神出鬼沒的黑衣人,但在現實世界裡,駭客的年齡層可能超乎你的想像。根據英國資訊委員會辦公室(ICO)的警告,英國校園裡,學生駭客已經成了一股「令人擔憂的趨勢」。
ICO 調查了 2022 年至今,英國教育機構發生的 215 起內部資安事件,發現驚人的數據:超過一半(57%)的駭客攻擊,竟然都是由學生自己人幹的! 這些「小小駭客」們,大多是為了尋求刺激、想證明自己技術,或是單純的惡作劇。
學生駭客怎麼入侵?
最常見的手法,就是利用老師或學校職員的帳號密碼。ICO 的數據顯示,有近三分之一(30%)的內部攻擊,是學生透過猜測密碼或偷看密碼來得逞。此外,還有學生從網路上下載駭客工具,破解密碼和資安協定。
ICO 也列舉了一些駭人聽聞的案例:
- 案例一:三名 15、16 歲的學生,入侵了學校的資訊系統,偷走了超過 1,400 名學生的個資。他們被抓到後說,只是想「測試自己的資安知識」。
- 案例二:另一名學生利用老師的帳號,登入了大學資料庫,修改或刪除了超過 9,000 名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個資,這些資料包括姓名、住址、學籍紀錄、健康資料等等。
- 案例三:最誇張的是,竟然有一起資料外洩事件,涉案的孩童年齡只有七歲,事後被轉介到英國國家犯罪局的「網路選擇計畫」去輔導。
ICO 警告,這種「小打小鬧」的行為,很可能成為未來更嚴重網路犯罪的溫床。這項報告也指出,很多老師並未意識到學生帶來的「內部威脅」。ICO 呼籲,學校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才能保護師生個資,也避免孩子們因為一時的好奇心,誤入歧途。
希望本週的週報能讓大家輕鬆一下,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