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聽不到台灣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天爸喜歡聽廣東歌,經常細閱歌詞,彷彿人生的甜酸苦辣通通是流行音樂的佐料,成長的智慧總是隱藏在音韻之中。在台灣開著車穿梭南北,一直聽著香港的流行曲,彷彿又回到那個熟悉的家鄉,即使我們彼此相隔一個大海,但從音樂之中,感覺與家人朋友相距不遠。但是奇怪了,移民到台灣已經十年,怎麼好像沒聽過多少台灣歌?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天爸不會聽也不會講國語,卻選擇到台灣升學。當日在香港升學講座時,一位來自台灣的長官致辭,天爸茫無頭緒,完全聽不懂到底在講什麼。那個仍然是英國統治的美好歲月,這些遙遠的北方語言,真的沒幾個香港人聽得明說得出。即使如此,天爸還是硬著頭皮去台灣。

學國語,最好就從國語歌開始。在80、90年代,台灣歌曾經一度影響香港樂壇,不少音樂頒奬禮都有台灣歌手的影子,例如邰正宵的《九佰九拾九朵玫瑰》、童安格《耶利亞女郎》、齊秦《大約在冬季》、李宗盛《我是一隻小小鳥》都紅極一時,還有香港僑生大學長周華健,天爸一代的香港人,無人不會唱《讓我歡喜讓我憂》《明天我要嫁給你》⋯⋯雖然這些歌大家都會唱,但在那個英文與廣東話才是王道的年代,從來沒想要透過國語歌來學國語。

準備往台灣升學,為了要跟國語交朋友,所以找來當時的國語歌細心慢聽。最記得是范曉萱的《健康歌》:「左三圈 右三圈 脖子扭扭 屁股扭扭 早睡早起 咱們來做運動」,這首歌曾經在香港紅了一陣子,天爸學著輕快的旋律,很容易就學到幾句國語了。

繼續是范曉萱的《雪人》:「雪 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拼出你我的緣份  我的愛因你而生 你的手摸出我的心疼  雪 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在天空靜靜繽紛  眼看春天就要來了  而我也將 也將不再生存」。

在台灣讀書時,KTV大行其道,天爸與朋友唱到深夜,梁詠琪的《短髮》、辛曉琪的《領悟》《味道》、張震嶽的《愛我別走》⋯⋯都是繁華台北不夜天節奏的回憶。千禧年後,因為F4,香港曾經流行過一陣子台風,但沒多久就轉成韓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整個亞洲,整個世界好像只剩下韓團。

移民台灣十年,這十年之中紅過哪些國語歌?或許天爸已經跟不上時代,也可能是餐廳都只播韓文歌,國語歌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幾首記得的,都是電影的主題曲,例如〈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如果可以〉、〈親愛的對象〉⋯⋯也有朋友介紹告五人的歌,雖然都很好聽,但天爸記得的只有很少很少。

天爸的台灣流行曲,好像仍然留在上世紀80、90年代,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我的問題嗎?大家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8會員
278內容數
原本只是一個不凡不過的爸爸,但因為希望三個子女能接受華德福教育,所以在2015年移民台灣。經過十年寒暑,三個仔女也慢慢長大。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在這段陪伴成長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過去,也望見我們一家的未來。邀請大家一起了解天爸的過去,聆聽現在的心情,展望未來的變化。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移民台灣真正滿十年了,由2015年到2025年,整整十年,人事當然已經幾番新:天一由當年剛移民台南的國小一年級,變成今天的新竹十一年級生,為人積極又熱情,對未來充滿期盼;大天二剛上國中,雖然學習較慢,但做事精益求精,對自己要求很高,讓我們很安心;小三從當年的四個月娃娃,長大成今天十歲的女孩,聰明伶俐
Thumbnail
2025/08/25
移民台灣真正滿十年了,由2015年到2025年,整整十年,人事當然已經幾番新:天一由當年剛移民台南的國小一年級,變成今天的新竹十一年級生,為人積極又熱情,對未來充滿期盼;大天二剛上國中,雖然學習較慢,但做事精益求精,對自己要求很高,讓我們很安心;小三從當年的四個月娃娃,長大成今天十歲的女孩,聰明伶俐
Thumbnail
2025/08/18
天一剛到台灣時,正準備要念國小一年級。才準備要念國小一年級,究竟是否知道移民是什麼一回事呢?但不管如何,天一作為大姐姐,總是表現得很穩重,一切事情交到她手中,我們就很安心。一轉眼,當年那個總是很得體的小妹妹,現在已經是11年級的大姐姐了。
Thumbnail
2025/08/18
天一剛到台灣時,正準備要念國小一年級。才準備要念國小一年級,究竟是否知道移民是什麼一回事呢?但不管如何,天一作為大姐姐,總是表現得很穩重,一切事情交到她手中,我們就很安心。一轉眼,當年那個總是很得體的小妹妹,現在已經是11年級的大姐姐了。
Thumbnail
2025/08/11
台灣暑假,暴雨連連,三個仔女屈悶在家。嫲嫲(祖母)午餐就簡單煮了一鍋鹹蛋皮蛋粥,配一個炒烏冬(烏龍麵)。天爸吃著吃著,回想小時候在香港的吃粥回憶。香港不少傳統老區,都總有數間粥店,由早餐至午餐、晚餐、甚至宵夜,只要你想吃,粥店都會亮著白晃晃的燈,把灰白的四壁照得清清楚楚,等待你進來光顧。
Thumbnail
2025/08/11
台灣暑假,暴雨連連,三個仔女屈悶在家。嫲嫲(祖母)午餐就簡單煮了一鍋鹹蛋皮蛋粥,配一個炒烏冬(烏龍麵)。天爸吃著吃著,回想小時候在香港的吃粥回憶。香港不少傳統老區,都總有數間粥店,由早餐至午餐、晚餐、甚至宵夜,只要你想吃,粥店都會亮著白晃晃的燈,把灰白的四壁照得清清楚楚,等待你進來光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自己創造的歌詞,期待有朝一日能與志同道合的音樂人合作,在結尾處會附上創作理念,希望大家喜歡。
Thumbnail
分享自己創造的歌詞,期待有朝一日能與志同道合的音樂人合作,在結尾處會附上創作理念,希望大家喜歡。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在你的故鄉,有什麼民謠、歌曲,是該處的人才會唱的?
Thumbnail
在你的故鄉,有什麼民謠、歌曲,是該處的人才會唱的?
Thumbnail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首1994年在台灣發行的本土台語歌《歡喜就好》。我覺得這首歌也可以代表台灣本土歌曲的其中之一~
Thumbnail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首1994年在台灣發行的本土台語歌《歡喜就好》。我覺得這首歌也可以代表台灣本土歌曲的其中之一~
Thumbnail
台灣人不分世代,總能對幾段日文歌旋律朗朗上口。即便韓流強勢席捲全球,JPOP 依舊在台灣擁有無法撼動的鐵粉群,到底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哈日?
Thumbnail
台灣人不分世代,總能對幾段日文歌旋律朗朗上口。即便韓流強勢席捲全球,JPOP 依舊在台灣擁有無法撼動的鐵粉群,到底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哈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聽音樂從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作者分享了她以前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如何從唱片監製和樂手認識與他們合作的其他歌手,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聽音樂從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作者分享了她以前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如何從唱片監製和樂手認識與他們合作的其他歌手,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
Thumbnail
我超愛這首,經典中的經典, 但就想唱台語的哈哈,厚以去 結果我竟然有找到鄭智化版的 祝大家回娘家,接財神開心
Thumbnail
我超愛這首,經典中的經典, 但就想唱台語的哈哈,厚以去 結果我竟然有找到鄭智化版的 祝大家回娘家,接財神開心
Thumbnail
前幾天去河堤彈吉他唱歌,結果有一群外籍人士駐足聆聽,還不吝給予掌聲肯定,這些人來自尼泊爾、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交換生,他們對我的台語歌很感興趣,問我是不是常在這裡演唱?我沒講的是:「我不唱歌已經很久了!」 以往在咖啡館唱歌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多粉絲都是來自其他縣市或其他國家,真正在地的反而很少
Thumbnail
前幾天去河堤彈吉他唱歌,結果有一群外籍人士駐足聆聽,還不吝給予掌聲肯定,這些人來自尼泊爾、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交換生,他們對我的台語歌很感興趣,問我是不是常在這裡演唱?我沒講的是:「我不唱歌已經很久了!」 以往在咖啡館唱歌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多粉絲都是來自其他縣市或其他國家,真正在地的反而很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