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爸喜歡聽廣東歌,經常細閱歌詞,彷彿人生的甜酸苦辣通通是流行音樂的佐料,成長的智慧總是隱藏在音韻之中。在台灣開著車穿梭南北,一直聽著香港的流行曲,彷彿又回到那個熟悉的家鄉,即使我們彼此相隔一個大海,但從音樂之中,感覺與家人朋友相距不遠。但是奇怪了,移民到台灣已經十年,怎麼好像沒聽過多少台灣歌?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天爸不會聽也不會講國語,卻選擇到台灣升學。當日在香港升學講座時,一位來自台灣的長官致辭,天爸茫無頭緒,完全聽不懂到底在講什麼。那個仍然是英國統治的美好歲月,這些遙遠的北方語言,真的沒幾個香港人聽得明說得出。即使如此,天爸還是硬著頭皮去台灣。
學國語,最好就從國語歌開始。在80、90年代,台灣歌曾經一度影響香港樂壇,不少音樂頒奬禮都有台灣歌手的影子,例如邰正宵的《九佰九拾九朵玫瑰》、童安格《耶利亞女郎》、齊秦《大約在冬季》、李宗盛《我是一隻小小鳥》都紅極一時,還有香港僑生大學長周華健,天爸一代的香港人,無人不會唱《讓我歡喜讓我憂》《明天我要嫁給你》⋯⋯雖然這些歌大家都會唱,但在那個英文與廣東話才是王道的年代,從來沒想要透過國語歌來學國語。準備往台灣升學,為了要跟國語交朋友,所以找來當時的國語歌細心慢聽。最記得是范曉萱的《健康歌》:「左三圈 右三圈 脖子扭扭 屁股扭扭 早睡早起 咱們來做運動」,這首歌曾經在香港紅了一陣子,天爸學著輕快的旋律,很容易就學到幾句國語了。
繼續是范曉萱的《雪人》:「雪 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拼出你我的緣份 我的愛因你而生 你的手摸出我的心疼 雪 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在天空靜靜繽紛 眼看春天就要來了 而我也將 也將不再生存」。
在台灣讀書時,KTV大行其道,天爸與朋友唱到深夜,梁詠琪的《短髮》、辛曉琪的《領悟》《味道》、張震嶽的《愛我別走》⋯⋯都是繁華台北不夜天節奏的回憶。千禧年後,因為F4,香港曾經流行過一陣子台風,但沒多久就轉成韓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整個亞洲,整個世界好像只剩下韓團。
移民台灣十年,這十年之中紅過哪些國語歌?或許天爸已經跟不上時代,也可能是餐廳都只播韓文歌,國語歌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幾首記得的,都是電影的主題曲,例如〈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如果可以〉、〈親愛的對象〉⋯⋯也有朋友介紹告五人的歌,雖然都很好聽,但天爸記得的只有很少很少。
天爸的台灣流行曲,好像仍然留在上世紀80、90年代,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我的問題嗎?大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