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恥》溫暖生命的太陽:
玄空師父為改善家境生活,遠赴台北打拼工作,歷經多年的努力成為遠近馳名的礦業鉅子。經營礦場時,總能體貼照顧每位員工的身心,也經常關懷他們的家庭狀況,給予適時的幫助。

圖源:《玄空師父智慧故事》一書翻拍
師父趕到礦場的事務所裡兩名留守的員工,看見師父開門進來,都嚇了一跳,心想:「大半夜的,老闆怎麼會突然來到礦場?」於是趕緊跟著師父從後門,往礦坑口的方向走去。
月光下,三個人都沒有說話,只是沿著鐵軌快步前進。深夜裡,四周一片寂靜,只有三人的呼吸聲與腳踏礫石沙沙作響的聲音,而此刻,師父的心情忐忑不安地暗自祈禱著:「希望剛剛的夢境,不會真的發生!」
這時,前方傳來一陣刺耳的聲響,是運煤臺車的鐵輪,摩擦軌道所發出的聲音。

圖源:《玄空師父智慧故事》一書翻拍
「有人偷煤!」員工指著前方大聲喊道!
一名工人正吃力地將載滿煤塊的臺車推到轉彎處,再搬運到預先備好的手推車上。
在月光的映照下,師父認出了竊賊的身分:「那個人不是阿發嗎?記得不久前才因為手腳俐落而升為工頭,聽說他家中孩子多、負擔重,我本想找個機會,幫忙多添一些米糧,沒想到他竟然做出這種糊塗事!」
阿發抬頭看見師父,嚇壞了,丟下手推車就逃走了。兩名員工正要上前追趕,卻被師父伸手攔下,只能眼看著阿發消失在漆黑的樹林中。
師父長嘆一聲,淡淡地交代說:「東西沒丟就好,今晚的事,千萬不要說出去。阿發明天來上班,也不要為難他;但是如果好幾天都沒來,你們就去他家裏看看,說是老闆要他回來工作。」員工原以為阿發會被開除,但是師父卻說:「如果沒有這份工作,他全家要怎麼生活?人難免犯錯,只要他願意悔改,就讓他多加班賺錢。人在做,天在看,只希望他不要再走錯路了。」

圖源:《玄空師父智慧故事》一書翻拍
那晚之後,慚愧又害怕受到責罰的阿發,不敢再去礦場上班,躲在家裡,茶飯不思,坐臥難安。沒有任何收入,眼看就快要沒東西吃了。
沒想到幾天後,礦場員工竟帶著白米及日用品,來到阿發家,並告訴他:「老闆說你過去表現不錯,要我們來關心一下,看看家裡有什麼需要,還吩咐我們,請你趕快回去上班。」
阿發聽了,心中懊悔不已,激動地說:「我做錯事,老闆不僅不追究,還肯原諒我,讓我回去上班,能夠遇見那麼好的老闆,我真的很感激。以後,我一定會好好做人、努力工作。」

圖源:《玄空師父智慧故事》一書翻拍
有一天晚飯後,師父在客廳休息,一位晚輩登門拜訪,迫不及待地跟師父說:「我剛從花蓮回來,順道經過叔叔家,想告訴你一個投資的好機會!」師父平靜地回應:「這樣啊......那麼說來聽聽。」
晚輩興高采烈地說:「公司派我去花蓮出差,我發現那裡的大理石,又多又好開採,可以開發成各種高價值的加工品,真的是商機無限啊!再說,現在投入經營的人少,我建議叔叔儘早去看看,我可以陪您去,替你帶路!」
師父慈愛地看著晚輩,語氣溫和且堅定地說:「公司給你薪水,付你出差費用,就是希望倚重你的專業探查大理石的商機,是否值得公司投資?如果,我聽了你的這個建議,搶得先機賺了錢,不就影響到你公司的權益與利益了嗎?你仔細想一想,這樣做對嗎?」
晚輩這時臉脹得通紅,慚愧地低下頭說:「您的一席話,提醒了我,做人做事不該徇私忘義,一定要端正清廉、盡忠職守,才對得起天地良心.......」
看完玄空師父故事,心心 感觸良多,師父之行誼,誠可謂「德潤身,富潤屋」之典範。其生平事蹟,不僅展現企業家之胸襟,更彰顯聖賢教化之精神。觀其於礦場中體恤員工、深夜奔赴礦坑之舉,正是《孟子.離婁下》「仁者愛人」之具體實踐;而對竊煤者阿發之寬恕,更體現《菜根譚》「待人寬一分是福」之智慧,以德報怨,保全他人尊嚴,予其改過自新之機,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之深刻體悟。
尤為可貴者,師父於商業利益與道德抉擇間,堅守《朱子治家格言》「見不義之財勿取」之訓,拒晚輩徇私之議,展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操守。此種「慎獨」功夫,恰如《禮記.中庸》所言「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於無人見處亦恪守本心,誠為商界之清流。
綜觀其行,玄空師父以仁心治業,以恕道待人,以廉潔立身,完美詮釋《周易》「厚德載物」之精神。其德行之光,不僅照亮礦場,更澤被後世,足證《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之境界。誠可謂:
仁心濟世似春霖,義行擎天若喬嶽;
德業雙修昭日月,千秋典範啟來賢。
心心 不知道這樣的「君子」、「好人」是否依然適合如今世道墮落、人心糜爛的世界?
當今社會,管理講究效率最大化,人力視為成本,違規則以嚴懲咎責。然而,師父在處理員工阿發偷竊事件時,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維度。他超越了簡單的規章與懲罰,看到了「人」的存在,感受到其家庭的困苦、其內心的掙扎與其未來的可能性。這種「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的深層次關懷,將冰冷的制度轉化為有溫度的教化。師父給予的不是開除的懲戒書,而是一份保住生計的工作、一份維護尊嚴的寬容,以及一個改過遷善的機會。這正是對治現代社會疏離與冷漠的一帖良藥,揭示了管理的最高境界不僅是管「事」,更是育「人」。
此外,在一個普遍鼓勵「抓住機會」、「利益極大化」的商業環境中,師父面對晚輩帶來的不義商機,其拒絕不僅是廉潔,更是一種深刻的「職分」意識。他點醒了晚輩也點醒了我們,個人的權益與利益不應建立於損害他人(及其所屬團體)的信任之上。這種將「義」置於「利」前的抉擇,為深陷功利主義泥沼的現代人提供了清晰的道德羅盤。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是問心無愧,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上》的坦然。
玄空師父的實踐,為這個強調個人權益的世界示範了何謂「群己和諧」。他的善行並非單向的施捨,而是創造了一個善的循環:寬恕轉化為忠誠,誠信贏得了永久的信任,為他帶來了更深遠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這遠勝於任何短期利益。
心心 認為玄空師父的一生言行,為當今世界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向善路徑圖:以仁心取代冷漠,以寬恕替代懲罰,以誠信駕馭利益。他的故事如同一面清澈的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深處對善的渴望,並大聲宣告: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種源自文化深處的德行光輝,永遠是感化人心、導正社會風氣最堅實的力量。
補充:
※玄空師父在礦場事業如日中天時,毅然放下個人事業,完全獻身於宗教,濟世度眾及宣揚正信教化。還投入龐大個人及心血,從民國45年到56年,短短十二年的時間,建設行天宮三座清淨道場——台北本宮、行修宮(三峽分宮)、北投分宮,成為台灣 恩主公信仰的重鎮,讓世人都有機會接觸正信,敬拜 恩主公。
※玄空師父為了挽回世道人心於正軌,不辭勞苦地往來行天宮三宮,親自宣講,致力於宏揚五倫八德的正信理念,也經常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勸化民眾,讓無以計數的人獲得宗教與心靈的啟發。一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十分感念師父的恩德,因而尊稱為「行天宮精神導師」。(文源:玄空師父智慧故事一書)
※玄空師父為宏揚 關聖帝君教示,倡行五倫八德,期盼信眾能於夫妻、親子、兄弟、朋友、群己五種倫常中,實踐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種良知良能,體現圓滿之道德生活,故提出「三觀」說。
- 開導修德敬神的「敬神觀」 以道德心香,敬天地、禮神明,勿媚神以圖私。
- 啟迪修德造命的「命運觀」 本諸福由心造、禍在己為,萬般由心不由命之真理,惕勵信眾一日三省,慈悲為善,以為造命改運之鑰。
- 開示修德持家的「修身觀」 人人敦倫盡分,則夫賢妻慧,親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自然家道興旺,社會祥和。(文源:行天宮官網)

圖源:《玄空師父智慧故事》一書翻拍

圖源:《玄空師父智慧故事》一書翻拍
萬般由心 慈心願力 行天宮精神導師玄空師父
《行天宮》
心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