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場中,「基期」指的是某檔股票的過去股價水準或歷史定位,用來衡量目前股價是否偏高或偏低。當我們說「低基期」或「高基期」,其實是在評估股價的相對位置與潛在風險/報酬比。
📉 低基期的意思
- 指股價處於相對低檔區,可能是長期盤整、修正後的低點
- 通常代表風險較低、潛在報酬高
- 常見於: 公司營運改善但市場尚未反應 整理完畢、技術面轉強 被市場忽略的冷門股
✅ 優勢:進場成本低,若基本面轉好,漲幅空間大
⚠️ 風險:可能是基本面不佳或籌碼凌亂,低基期不代表一定會漲📈 高基期的意思
- 指股價處於相對高檔區,可能是連續上漲後的高點
- 通常代表風險較高、報酬有限
- 常見於: 市場過度追捧、炒作題材 股價遠離均線、技術面乖離過大 本益比偏高、估值膨脹
✅ 優勢:若有強勢題材或法人加持,仍可能續漲
⚠️ 風險:容易出現獲利了結賣壓,或一旦利空就急跌
🧠 實務應用
- 投資人常用「基期」來判斷進出場時機: 低基期 → 逢低布局、長線投資;高基期 → 短線操作、設停利停損。
- 也可搭配技術指標(如均線、KD、MACD)與基本面(EPS、營收)來綜合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