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把注意力逐漸轉回我身上,就像沒有她之前那樣的過生活。而我們同時默默的退居幕後,成為下班後會說傳幾句話或幾個貼文的朋友,很少再熬夜聊天。
普通朋友。
工作和生活逐漸佔據我的大腦。我學習工作上的事情、騎車、唱歌、閱讀、吃飯、到半夜12點就開始打瞌睡、思考週末和連假的活動該怎麼安排,順便問她要不要一起。
有時她要,有時她說:妳去吧。
於是我就會將活動放進共享的文檔內,即使我知道她不會去看。
個人的計劃越來越長,顯得約好的計劃越來越短。看著它們,在感到期待的同時也感到那麽一絲哀傷,喜於自己的生活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充實,悲於看到我們一起相聚的日子越來越少。畢竟,我也不想每次由我來主動提出邀約,這會讓我覺得我自己顯得很討好和死纏爛打,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看到失去主體性的自己。
其實我從來都沒有奢望她能和我在一起。我只是,在那個當下,自我欺騙,賭那麽0.5%的可能,她願意答應我。
我的潛意識什麽都知道,甚至在還沒得到答案之前的回家路上就已經開始哀悼的歷程,只是意識在嘗試救我,不想讓我丟失我僅存的那麽一點希望。
實際上最近一起出去的時候,也沒了往日的氛圍,只剩略微表面的對話。加上活動本身又有點讓她失望,顯得整個行程有點無聊。這讓我感到非常煩躁,不由得想還不如不約了,一個人的旅程可能還更令人感到愉快,不需要顧慮旁人的感受。但如果沒有她在,我還會去逛這些嗎?我想不會。就是因爲有她在,所以這世界才看起來是彩色的。
雖然她還是非常照顧我,老是投喂我,不讓我花錢,但我知道,這只是向下兼容。因爲她本來就很好。因爲,對她來説,我是一個小孩,或是一個“飯友”之類的,她並不需要我,反而還要照顧我。從我們一起出去的相處模式和她的行爲中,我感受得到。我真的感受得到她不要我了,應該説,她從來就沒有要過。我好痛,我感覺我是一個孤兒,身處在人群中的孤兒,不被任何一個人所需要。我好貪心啊,她都對我這麽好了,我到底在不滿足什麽?但我依然覺得自己被抛棄了。
我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定義我們的關係。我們曾經可以...談心(雖然我曝露的比較多)。我曾經差一點就可以打破那道透明的墻。但現在,我們只能談一些日常。我想深入瞭解她,但我卻再也不敢了。我害怕再次被拒絕。我不想面對我們之間那道高聳的墻壁,又不想我們疏遠,只好嘗試用日常來勉强維繫那根繩子。我的勇氣到底消失去哪裏了呢?我甚至根本不知道該把她歸類爲第幾層的朋友。有時我也無法接受某些她對待我的方式,但我依然發現我根本還沒辦法不去喜歡她。
但是,但是。既然你不要我,那即使我再怎麽喜歡你,我都該放手。我都該放下那渺小的希望、對她的期望(那自欺欺人的期望和幻想),讓命運之輪轉動,看它要把我們帶去什麽地方。
就讓我的生活重回灰白吧。自我放逐吧,反正今年也已經足夠瘋狂了,還沒跨年之前,再把自己放逐一次,也沒關係。自己一個人,去閲讀、去寫、去逛、去她不在的地方。
再見了,M.L.。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