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裡的沙鹿命案:我們看到的是事件,還是標籤?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同樣是一則「沙鹿命案」的新聞,左邊的報導單純陳述發生的事實,幾句話交代案情與後續;
右邊的報導則把「八家將」、「單親家庭」、「學業失敗」通通搬上來,短短幾小時就累積了三百多則留言、數千次互動。
而左邊的純事實新聞呢?寥寥幾則留言,點擊率也遠低於右邊。
右邊新聞呢?光是留言就幾百則了,54次分享!
這組對照,其實證明了一件殘酷的事: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標籤」比「事實」更能快速引起注意,甚至主導了大眾的討論方向。

raw-image

然後我的脆上面出現這個串文

  • 為什麼一件「殺人命案」的新聞,最後變成在討論「八家將」「單親」?
  • 輿論焦點不是案件本身,而是轉移到「弱勢群體」上了
  • 為焦點變成單親、宮廟、刺青好像是原罪一樣?

這讓我想到一本書,以前我小孩讀小一的時候,他們班導強力推薦家長們要去的的一本書!

教出殺人犯,作者:岡本茂樹。

raw-image


全世界有哪個父母親會希望教出殺人犯的小孩?

書中有很多案例裡,確實有 單親、家暴、被忽視、被遺棄 等背景;
但作者強調,不是「單親=犯罪」,而是「缺乏情感支持與理解」才是關鍵。
「功能失調的雙親家庭」和「辛苦的單親家庭」在受刑人案例裡都出現過。
會走偏掉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單親或者刺青等等因素,而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被理解、被接納、被聆聽
如果孩子從小只能不斷被責備,而沒有被真正看見內心需求,就可能累積強烈的憤怒與破壞性。

換句話說,犯罪的根本不是家庭結構,而是缺乏理解與支持的環境
沒有人想「教出殺人犯」這樣的孩子,但如果社會只會貼標籤、不願意傾聽,就可能一次又一次重演悲劇。

所以,如果一開始把「8+9、刺青、廟」當作吸睛標籤,整個討論的焦點就整個被帶偏。
本來應該討論的可能是
少年犯罪的真正原因(情緒支持不足或教育與社會資源缺口等等)以及如何避免憾事重演
就會變成大家吵成一片,單親跟89的社會問題等等。

貼標籤只會讓社會更分裂,卻無法解決問題。

我們應該更理性看待。
犯罪並不是單純由『單親』『宮廟』『刺青』造成的
在台灣,單親家庭比例逐年上升,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能正常成長、努力讀書、投入工作。
用『父母離異=不配當父母』這樣的說法,等於傷害了許多認真撫養孩子的單親爸媽。

同樣的,八家將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參與廟會、學習陣頭並不等於走偏;很多孩子在其中學到的是團隊合作與文化傳承。不能因為個案,把整個群體污名化

犯罪的成因通常更複雜,像是心理健康、社會支持不足、情緒輔導缺乏。新聞焦點應該放在『我們怎麼建立更好的支持系統,避免青少年陷入困境』,而不是用標籤羞辱,讓人與人之間更不理解。

社會不缺衝突,缺的是彼此的善意與理解。

為什麼「公廟」「8+9」「單親」「刺青」容易被貼標籤?

1. 我認為分母效應也有很大的關係

少數群體更容易被放大!

舉個簡單的數學例子:
假設一個社會裡有 1000 個孩子
800 個來自雙親家庭、200 個來自單親家庭
如果最後雙親家庭裡有 100 人犯罪,單親家庭也有 100 人犯罪

  • 雙親的犯罪率 = 100 ÷ 800 = 12.5%
  • 單親的犯罪率 = 100 ÷ 200 = 50%
  • ⬆️你會看到:雖然犯罪人數一樣,但因為分母不同,單親家庭的比例就顯得特別高。這就是為什麼少數群體一旦出事,就容易被放大檢視,好像整個群體都有問題。
  • 同樣的道理:宮廟參與者在總人口中本來就是少數,一旦個案發生,把「八家將」放大,變成一種「群體問題」的錯覺。

2. 社會地位弱,缺乏話語權

宮廟文化與單親家庭,多數被視為弱勢群體,加上有負面刻板印象+符號化明顯,所以輿論比較容易把標籤套上去,因為他們沒有太多資源去澄清或反擊。

💬想和你們討論

你有沒有曾經被貼過標籤?

那個標籤可能來自外表、家庭背景、學校、甚至工作場域。 當時你是怎麼面對的?
留言分享你的經驗,也許能幫助更多人用不同的眼光去理解彼此。

📊 小小投票

你覺得哪個群體最容易被誤解?

🏮 宮廟 / 八家將
👩‍👦 單親家庭
✒️ 刺青族群
🎓 高知識份子

👉 歡迎留言選一個,並說說理由!

🇹🇼 台灣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我們擁有 言論自由
但自由不是用來互罵或丟標籤的武器,而是讓我們能夠理性討論、彼此理解的空間。
希望大家在面對社會事件時,可以用冷靜的態度訴說意見,用理性的方式交換觀點。
因為這個社會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爭吵與辱罵,而是更多的 善意與傾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40+實驗室
0會員
6內容數
「40+實驗室」是一個屬於媽媽的創意實驗場。 在這裡,我分享親子陪伴的日常觀察、設計思維的應用, 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自我探索。 如果你正在尋找平衡、想培養新技能, 歡迎和我一起設計屬於自己的下半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北市萬華警方昨(9日)宣布偵破一起殺人案,兇嫌欠了房租2萬,竟然持刀將房東「剖腹」殺害,死者兒子悲傷感嘆「弱勢的人只會弱勢相殘」。
Thumbnail
北市萬華警方昨(9日)宣布偵破一起殺人案,兇嫌欠了房租2萬,竟然持刀將房東「剖腹」殺害,死者兒子悲傷感嘆「弱勢的人只會弱勢相殘」。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快訊/深夜過路魔再次現身!十人受傷、一人搶救中!被害者家屬:政府必須給一個交代!』   手指划過社交軟體頁面上的新聞帖子,杜爾麒的視線在新聞標題上稍作了一下停留,又繼續向下划,直到能拉出頁面底下那個顯示刷新中的小圈圈。   重複了幾次刷新頁面的動作後,他終於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貼文,先是在上面
Thumbnail
『快訊/深夜過路魔再次現身!十人受傷、一人搶救中!被害者家屬:政府必須給一個交代!』   手指划過社交軟體頁面上的新聞帖子,杜爾麒的視線在新聞標題上稍作了一下停留,又繼續向下划,直到能拉出頁面底下那個顯示刷新中的小圈圈。   重複了幾次刷新頁面的動作後,他終於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貼文,先是在上面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當院長一公佈鎮長的檢查報告之後,此消息立刻成為當天晚間新聞的頭條。一堆的記者也立刻衝到鎮長家,希望可以採訪到鎮長。有一間新聞臺在一個政治性的談話節目中首先發揮創意,將鎮長以往的經歷做了一番整理,然後開始報導與追蹤鎮長這幾年的政績。這節目是對新鎮長角度和政績的採訪及分析。
Thumbnail
當院長一公佈鎮長的檢查報告之後,此消息立刻成為當天晚間新聞的頭條。一堆的記者也立刻衝到鎮長家,希望可以採訪到鎮長。有一間新聞臺在一個政治性的談話節目中首先發揮創意,將鎮長以往的經歷做了一番整理,然後開始報導與追蹤鎮長這幾年的政績。這節目是對新鎮長角度和政績的採訪及分析。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事情都是「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就好比下面這件發生在日本廣島縣北廣島町的一起開膛分屍案。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事情都是「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就好比下面這件發生在日本廣島縣北廣島町的一起開膛分屍案。
Thumbnail
敝人是一位記者,我在所有事件的案發現場都十分難受,到底要不要追問真相?還是隨便問問,傷害受訪者的心情。 指定參考文獻,我學科學的,把政治學的知識倒背如流,把冷門的知識好好專研,你就會知道我的苦心經營已經慢慢開花。謝謝讀者支持作者,我為了你們的學習進度持續當個人教練。一直叫你去讀書。
Thumbnail
敝人是一位記者,我在所有事件的案發現場都十分難受,到底要不要追問真相?還是隨便問問,傷害受訪者的心情。 指定參考文獻,我學科學的,把政治學的知識倒背如流,把冷門的知識好好專研,你就會知道我的苦心經營已經慢慢開花。謝謝讀者支持作者,我為了你們的學習進度持續當個人教練。一直叫你去讀書。
Thumbnail
台北市一名劉姓保母遭爆出涉嫌與其妹凌虐男童致死引發各界譁然。其中,社工也遭上銬解送北檢。 心血來潮做了幾個小小的觀察,筆者收集 ETtoday、三立新聞網、TVBS 三家媒體 3/12~3/13所有報導。 雖然知道網媒會快速產出大量的新聞,但看到這個數字還是嚇到瞠目結舌...真的很誇張。
Thumbnail
台北市一名劉姓保母遭爆出涉嫌與其妹凌虐男童致死引發各界譁然。其中,社工也遭上銬解送北檢。 心血來潮做了幾個小小的觀察,筆者收集 ETtoday、三立新聞網、TVBS 三家媒體 3/12~3/13所有報導。 雖然知道網媒會快速產出大量的新聞,但看到這個數字還是嚇到瞠目結舌...真的很誇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