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行的路 (二)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最輕鬆的健行當然兩手空空彈跳彈跳再去行山。最辛苦的健行是背著10公斤的背囊頂著大雨在走爛路。

四日三夜的健行,感受了雨天陰天晴天,爛路屎路靚路,一次過體驗了多種天氣和路況。

第一次以自己的能力背著單是它自己已經兩公斤的背包,走上單日平均15公里的山徑,雖然爬升高度不足1000米,但體型偏瘦的我,每次脫下背包,肩膀上都留有紅紅的烙印。加上途中斷斷續續有下著雨,每步都在與泥漿玩遊戲。使得原本其實很輕鬆的旅途變得寸步難行。

村莊裡邊的住宿我們可在網上預訂,但就不要覺得可以在路上有什麼補給或者餐廳,這裡的村民幾乎都是自給自足,牛有牛奶,雞有雞蛋,頂多是每一兩星期駕車半天到城市裡搜索日用品。

山上平均每天花費80GEL ,住宿25GEL一晚,晚餐30GEL,早餐15GEL,午餐盒10GEL。沒得選擇,要麼挨餓,要麼挨貴。(現在回想其實沒有很貴,山上物資本來就比較貧乏,有吃的已經很好) 所以建議最好在Mestia買頭幾天的乾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跳跳人生
0會員
5內容數
平直路上的小轉彎,大岔路,最終亦會回歸那條出生就已經定好的路。 90後工程師,不愛走大眾走得直路,喜歡上左飄又拋得迂迴小徑。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4年是充滿變化和勇於突破自我的一年。從衝日本爬山到轉換兩份工作,竟然忽然就挑戰玉山主峰!分享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爬玉山的方式、三天兩夜的行程規劃、行前準備清單,準備好後,就可以出發啦!
Thumbnail
2024年是充滿變化和勇於突破自我的一年。從衝日本爬山到轉換兩份工作,竟然忽然就挑戰玉山主峰!分享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爬玉山的方式、三天兩夜的行程規劃、行前準備清單,準備好後,就可以出發啦!
Thumbnail
第一次登富士山是2016年,那是我在日本的第一座山。 那時我對於爬山完全毫無經驗,只是出自勇於嘗試的心情,穿著一般的運動鞋帶著不齊全的裝備無知的出發了。整趟旅程結束,我整整在床上躺了兩天,腳指頭長滿水泡及瘀青,小腿大腿肌肉痠痛,動一下就哀哀叫,下半身完全動彈不得。後來因緣際會我踏入了登山戶外的產業
Thumbnail
第一次登富士山是2016年,那是我在日本的第一座山。 那時我對於爬山完全毫無經驗,只是出自勇於嘗試的心情,穿著一般的運動鞋帶著不齊全的裝備無知的出發了。整趟旅程結束,我整整在床上躺了兩天,腳指頭長滿水泡及瘀青,小腿大腿肌肉痠痛,動一下就哀哀叫,下半身完全動彈不得。後來因緣際會我踏入了登山戶外的產業
Thumbnail
這兩張照片,都是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一個是技術路線,一個是非技術路線,你看得出差別嗎? 除了左邊充滿岩石,右邊有很多雪可以走以外,最重要的是,兩個都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機會,都有風險與心理上的難度。 對台灣人而言,這是「攀岩」和「爬山」的不同。
Thumbnail
這兩張照片,都是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一個是技術路線,一個是非技術路線,你看得出差別嗎? 除了左邊充滿岩石,右邊有很多雪可以走以外,最重要的是,兩個都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機會,都有風險與心理上的難度。 對台灣人而言,這是「攀岩」和「爬山」的不同。
Thumbnail
我想這是無數次爬山帶給我的禮物,所謂的「到達」是在心裡畫一個圓,從天真的勇敢裡出發,在所有複雜裡走了一圈,回到最初的地方,帶著圓滿的單純,繼續下一段旅程。
Thumbnail
我想這是無數次爬山帶給我的禮物,所謂的「到達」是在心裡畫一個圓,從天真的勇敢裡出發,在所有複雜裡走了一圈,回到最初的地方,帶著圓滿的單純,繼續下一段旅程。
Thumbnail
登山是一項各種年齡都能夠進行的運動,從小朋友到大大朋友,也算是門檻很低的一項運動,更有很大部分的人會將登山作為維持健康的規律性運動,除了鍛鍊到下肢,心肺功能也是同步加強。 台灣是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 台灣的地形有著很多的高山,海拔3000公尺以上有258座
Thumbnail
登山是一項各種年齡都能夠進行的運動,從小朋友到大大朋友,也算是門檻很低的一項運動,更有很大部分的人會將登山作為維持健康的規律性運動,除了鍛鍊到下肢,心肺功能也是同步加強。 台灣是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 台灣的地形有著很多的高山,海拔3000公尺以上有258座
Thumbnail
一直想嘗試徒步旅行是從2015年在台北誠品買了一本《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這本書,作者Cheryl Strayed徒步1,100哩(1,760公里)行走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 PCT),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想像自己行走在PCT上所需要的勇氣及堅持,開啟了自己的徒步旅程。
Thumbnail
一直想嘗試徒步旅行是從2015年在台北誠品買了一本《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這本書,作者Cheryl Strayed徒步1,100哩(1,760公里)行走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 PCT),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想像自己行走在PCT上所需要的勇氣及堅持,開啟了自己的徒步旅程。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Thumbnail
那一年遇到三個颱風_頭兩天 Day 1_2007.08.04 【斗六→台中→台北】星期五晚上和家人吃了飯,提早慶祝父親節,匆匆上台北,再次確定裝備,借住在不可多得的好友家,等待出發。 【台北淡水→林口體院】早上前往林口,心中忐忑,迎接挑戰的剎那,總挾帶著興奮與不安,擔心我無法背負重量,擔心腳第一天就
Thumbnail
那一年遇到三個颱風_頭兩天 Day 1_2007.08.04 【斗六→台中→台北】星期五晚上和家人吃了飯,提早慶祝父親節,匆匆上台北,再次確定裝備,借住在不可多得的好友家,等待出發。 【台北淡水→林口體院】早上前往林口,心中忐忑,迎接挑戰的剎那,總挾帶著興奮與不安,擔心我無法背負重量,擔心腳第一天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