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被誰掌控?英國:貴族私校畢業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主流媒體被誰掌控?英國:貴族私校畢業生佔多數。台灣呢?

最近英國衛報報導,英國一半的報紙專欄作家, 47% 的政治評論員、45% 的頂尖播客主持人,以及 38% 的 BBC 高層主管,出身貴族私校中學。但全英國只有 7% 的人口就讀這些昂貴的學校。

而且,比起 2019 年上一次調查,讀過私校的報紙專欄作家比例還增加了。 BBC 的高層主管,讀私校比例更是上升 10 個百分點。

此外,超過 40% 的專欄作家與政治評論員曾就讀牛津或劍橋大學。

這說明,對中上階層、社會領導人物、政界有高度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其實有一道潛伏的暗流,讓出身中下階層的媒體人進不去或留不久。

社群網站興起,反倒吸納更多出身中下階層、對媒體有興趣的人轉戰或直接經營網媒,使得主流媒體從業人員更同質化。

讓我們看看其他國家主流媒體是否也有這種「集中化」?

韓國:對25家韓國媒體、104名主要高管的調查發現,75% 出身於韓國最頂尖的三所大學(俗稱「SKY」,即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這一比例高於其他專業領域裡名校畢業生的集中度。

法國:法國記者是同質性很高的菁英,大多出身相同的社會階層,大多來自巴黎,家庭收入很高。2018年前後的「黃背心」抗議中,抗議者批評記者「脫離群眾、只代表上層利益」。對新聞學校學生的調查顯示,有52%的學生之父親是高階經理或高級知識分子職業,只有約16% 出身於工人或基層職員家庭。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中有約43.9%、《華爾街日報》則有49.8%的編輯、撰稿人畢業於菁英大學(常春藤聯盟或同級別名校)。在某些高品味雜誌如《新共和》,這一比例更高。許多一線記者擁有知名學府的碩士學位,靠著校友人脈與精英學歷進入頂尖媒體。

德國、日本也有類似媒體人菁英化的現象,但沒有具體統計數字,在此就不重複說了。

隨著傳統媒體式微、廣告收入減少,記者的收入相對其他專業職類少了許多,經濟壓力反倒又讓出身中下階層的新聞科系畢業生待不住,結果留下來的人同質性反倒更強。這或許會造成,媒體試圖關心中下階層的生活,但從業人員卻很難體會什麼叫「中下階層」?

在台灣,或許沒有上述菁英化現象?比如,就讀「康橋」等貴族私中的學生,嚮往當記者的人可能不多?當然,要講起來,在20-30年前,台灣雖然已經民主化、自由化,但那時主流媒體的高層,肯定還有濃濃的「黨國時代的遺緒」。現在台灣主流媒體還有偏重那一個族群擁有特別大的影響力嗎?這答案我不清楚,也歡迎大家提供你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90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8
一群紐西蘭護理師在衛生部長演講時,背對他、露出身上的抗議標語。在這場抗議活動的兩星期前,9月2日,36000名紐西蘭護理人員罷工兩天,抗議紐西蘭護理人力嚴重不足。先前在7月底時,還有一次24小時的大罷工。去年12月3日,則有一次8小時大罷工。
Thumbnail
2025/09/18
一群紐西蘭護理師在衛生部長演講時,背對他、露出身上的抗議標語。在這場抗議活動的兩星期前,9月2日,36000名紐西蘭護理人員罷工兩天,抗議紐西蘭護理人力嚴重不足。先前在7月底時,還有一次24小時的大罷工。去年12月3日,則有一次8小時大罷工。
Thumbnail
2025/09/09
同樣標題、內容的新聞,刊登在聯合報與刊登在自由時報,讀者的感受會不一樣?當我們討厭一個媒體時,就會常覺得這媒體對我們這群體不懷好意、很偏頗。有時這或許是事實,但也可能因此對某位記者認真寫的某篇報導產生偏見。這種認知偏誤叫做「敵意媒體效應」(hostile media effect)。
Thumbnail
2025/09/09
同樣標題、內容的新聞,刊登在聯合報與刊登在自由時報,讀者的感受會不一樣?當我們討厭一個媒體時,就會常覺得這媒體對我們這群體不懷好意、很偏頗。有時這或許是事實,但也可能因此對某位記者認真寫的某篇報導產生偏見。這種認知偏誤叫做「敵意媒體效應」(hostile media effect)。
Thumbnail
2025/09/04
中年不再是人生最痛苦階段,因為年輕人現在更不快樂。工作、買房、社群網站、人生夢想不再,年輕人的不快樂開始超越中年人。 中年人並沒有更快樂,是年輕人掉下去了。再過20年,現在不快樂的年輕人,是否會變成「更不快樂的中年人」?
Thumbnail
2025/09/04
中年不再是人生最痛苦階段,因為年輕人現在更不快樂。工作、買房、社群網站、人生夢想不再,年輕人的不快樂開始超越中年人。 中年人並沒有更快樂,是年輕人掉下去了。再過20年,現在不快樂的年輕人,是否會變成「更不快樂的中年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政治評析的個人淺見,不喜勿戰) 領導與統御這門功課,看似簡單,但卻深奧。批評者常常說:“德不配位”,在位者則說:“謙卑,謙卑,再謙卑”。事實上,沒有經過足夠柔軟的溝通,再微小的改變,都足以造成強烈的地震 以近日國會的爭端,大抵給了新總統一個震撼教育。深咎其因,不外乎是總統大選...
Thumbnail
(政治評析的個人淺見,不喜勿戰) 領導與統御這門功課,看似簡單,但卻深奧。批評者常常說:“德不配位”,在位者則說:“謙卑,謙卑,再謙卑”。事實上,沒有經過足夠柔軟的溝通,再微小的改變,都足以造成強烈的地震 以近日國會的爭端,大抵給了新總統一個震撼教育。深咎其因,不外乎是總統大選...
Thumbnail
台灣還有真正支持民主自由的人嗎?
Thumbnail
台灣還有真正支持民主自由的人嗎?
Thumbnail
亂讀新聞(二十) 2024年2月27及28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Skynews at Ten既頭條係有關保守黨議員Lee And
Thumbnail
亂讀新聞(二十) 2024年2月27及28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Skynews at Ten既頭條係有關保守黨議員Lee And
Thumbnail
亂讀新聞(十六) 2024年2月20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Skynews at Ten既頭條係英國商業及貿易大臣Kemi Baden
Thumbnail
亂讀新聞(十六) 2024年2月20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Skynews at Ten既頭條係英國商業及貿易大臣Kemi Baden
Thumbnail
亂讀新聞(四) 2024年2月1日 1. 繼續鳩譯英國既新聞,順便睇小小香港新聞。我盡力譯架喇,譯得唔好咪見怪,都係果句,英文屎吖嘛。 2. Skynews at Ten頭條係講前蘇格蘭首相Nicola Sturgeon上英國既COVID調查會,佢響上面話自己響COVI
Thumbnail
亂讀新聞(四) 2024年2月1日 1. 繼續鳩譯英國既新聞,順便睇小小香港新聞。我盡力譯架喇,譯得唔好咪見怪,都係果句,英文屎吖嘛。 2. Skynews at Ten頭條係講前蘇格蘭首相Nicola Sturgeon上英國既COVID調查會,佢響上面話自己響COVI
Thumbnail
亂讀新聞(三) 2024年1月31日 1. 今日主要都係亂Q咁去譯啲英國新聞,再加少少香港新聞,頭盔繼續帶,我真係亂咁譯個大概出黎,如果我譯錯咗只能講句唔好意思,英文屎啊。 2. 老老豆豆,Skynews既頭條我有啲聽得唔係好清楚…佢應該係講經過通宵既會議之後,英國政府
Thumbnail
亂讀新聞(三) 2024年1月31日 1. 今日主要都係亂Q咁去譯啲英國新聞,再加少少香港新聞,頭盔繼續帶,我真係亂咁譯個大概出黎,如果我譯錯咗只能講句唔好意思,英文屎啊。 2. 老老豆豆,Skynews既頭條我有啲聽得唔係好清楚…佢應該係講經過通宵既會議之後,英國政府
Thumbnail
當公眾人物有很爽的地方,被追捧、接業配、靠個人品牌獲取利益,這都沒關係,你應得的。但是當一個公眾人物需要有怎樣的自覺,以及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許在新媒體橫流的時代下,是堂該被列入國民教育的課。可能比顧炎武的「廉恥」還更要緊一點。
Thumbnail
當公眾人物有很爽的地方,被追捧、接業配、靠個人品牌獲取利益,這都沒關係,你應得的。但是當一個公眾人物需要有怎樣的自覺,以及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許在新媒體橫流的時代下,是堂該被列入國民教育的課。可能比顧炎武的「廉恥」還更要緊一點。
Thumbnail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公布2023年的數位新聞報告,台灣媒體滿意度僅28%,排在46國中的第41名,亞洲表現最差。
Thumbnail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公布2023年的數位新聞報告,台灣媒體滿意度僅28%,排在46國中的第41名,亞洲表現最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