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裡常見的題目嗎?——「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隨著人生不斷轉折,我們時常忘記內心真正的渴望,可能因家庭、環境或生活的改變而被埋藏。
《生命清單 The Life List》電影呈現了一段失去一切、再找回自我的心路歷程:敢於做自己的抉擇,找尋理想與幸福。
關於電影

生命清單 The Lift List
《生命清單 The Life List》
- 類型:愛情、喜劇
- 主演:蘇菲亞·卡森、凱爾·艾倫、康妮·布里登
- 導演:亞當·布魯克斯
- 改編:洛里·尼爾森·史皮爾曼同名小說
- 上映:2025 年 3 月 28 日 Netflix
故事描述女主角在母親突然離世後,並未繼承財產,而是得到一份「人生清單」。透過逐一完成清單上的項目,她重拾理想人生,並在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電影帶來的五大啟示
以下內容暴雷,請斟酌閱讀
🎁母親的遺囑: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錢
母親因癌症病逝,將公司與財產分配給哥哥與兒媳,而女兒得到的僅是一張人生清單。這份看似「空洞」的遺產,卻是母親最珍貴的安排。每完成一項,女兒便收穫母親留下的鼓勵與智慧。這不僅是一場挑戰,更像是母親在身旁的陪伴與指引。
金錢可以帶來便利,但無法換取內心的成長與對幸福的感悟。母親留給女兒的,是一種讓她擁有完整人生的方式。
🎁清單不只是紙條,而是生活態度
一份清單,不僅是列出要做的事,更是提醒自己不該只為了生存或工作而活,體驗那些不曾想過的人生片段。即使結果未必完美,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珍貴的收穫。
電影中清單帶領女主角踏出熟悉的舒適圈,讓她意識到原來生活可以更豐富、更有驚喜。
🎁遊戲人生般的心態,勇於面對恐懼與失敗
女主角十三歲時,曾寫下屬於自己的夢想清單。多年後,在母親的提點下才有機會重新檢視這些理想。對當下的她而言,清單上的項目似乎遙不可及,甚至需要付出極大勇氣才能實現。然而,每一次的突破都讓她重新認識自己。
人生往往是我們自己設下限制,認為「到這裡就足夠了」。但只要願意走得更遠,敢於挑戰,就可能迎來截然不同的結局。
🎁愛情的本質:四個條件看見真愛
電影也點出一個耐人尋味的觀點:真愛並非僅僅是「對你好」或「相處舒適」,而是能陪你共同成長,能夠分享夢想,並在人生道路上彼此扶持的人。
戀愛或許浪漫,但婚姻與長久相伴更需要堅實的基礎。本片透過女主角的經歷,提醒觀眾在愛情中更應該追尋內在契合與價值共鳴,而非表面幸福。
🎁感恩,是人生最深的禮物
生活的經歷與遭遇,甚至或是身在的家庭、環境,並非是你所嚮往與預期,請反思一切的發生,每一段經歷都可能是成長的基石。當我們能夠感謝曾經擁有的一切,感謝生命中給予的陪伴與快樂,心中便會湧現真正的幸福。
最觸動人心的片段
電影最後揭示,母親早已在遺囑中為女兒預留房屋,只是選擇不直接交付,而是透過清單,讓她重新成為真正想成為的人。這份智慧的安排,正是母愛最動人的一面——她希望女兒能過上選擇的人生,而不是將就的人生。
結語
《生命清單》提醒我們,人生的價值不僅是完成責任與義務,而在於勇敢追尋夢想、珍惜身邊的人,以及保持感恩的心。
電影中感觸最深,母親對女兒的那句話:
「我無法在你身邊伸手救援,但我一定會為你留一把鏟子」
“I'm not gonna be around to dig you out, but I can sure as hell leave you a shovel”
她留下的不只是清單,而是一把人生的方向盤。能否駕馭它,走向理想與幸福,全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與行動。
一生只有一次,我們無法預知意外或無常何時到來。或許值得花一點時間,靜下心寫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清單」。十個、二十個夢想項目都好,分階段去實現,讓人生不再只是例行,而是充滿熱情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