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凌科技(4976)於2025年9月18日舉行投資人說明會,財務長柯慧珍與總經理江昭德分享公司最新營運成果與未來展望。上半年營收與去年持平,車用光學鏡頭業務成長率達29.5%,佔比約三到四成,成為主要成長動能。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資,聚焦AI視覺與車用產品,並規劃廠區擴充彈性,積極布局國內外市場。儘管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降,公司以新產品填補缺口,力求穩定獲利。未來將以車用及AI視覺為發展重心,迎接市場新機遇。
會議摘要
一、會議開場與介紹
佳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4976 TT)於2025年9月18日在台中潭子總部舉行投資人說明會。本次會議由財務長柯慧珍主持,總經理江昭德亦出席與會,向投資人介紹公司最新營運狀況與未來發展規劃。柯財務長首先感謝與會者的參與,並表示儘管部分投資人已對公司業務有所了解,但仍希望透過本次說明會分享公司的新進展與改善措施,並在會議後段安排互動與Q&A環節。
佳凌科技成立於2002年12月26日,2012年11月20日上市,總部位於台中潭子區建國路24號,現有員工約620人(截至2025年9月)。公司股本為新台幣14.1億元,2024年營收達新台幣11.3億元,主要產品為光學鏡頭及元件,應用於車用、消費性電子、AI視覺及投攝影等領域。
二、公司概況與生產據點
佳凌科技的經營團隊擁有數十年光學產業經驗,承襲日系光學產業精神,致力於以卓越品質成為全球光學企業的領導者。公司目前擁有三大生產據點:
- 第一廠區(潭子總公司):位於台中潭子科技產業園區,為公司營運總部與研發中心,包含精密組裝自動化產線、模造玻璃晶片生產、模具製造及精密測試基地。
- 第二廠區(潭子加工區北側):專注於塑膠成型元件及模具製作,模具由公司自有廠區生產。
- 第三廠區(嘉義大埔美園區):過去專注金屬加工產品,目前已整合回總廠,作為未來其他產品的生產基地準備。
三、核心技術與產品線
佳凌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具備完整的光學關鍵零組件設計、製造與整合能力,提供從光學設計、機構設計、模具設計到模具製作、元件生產及自動化組裝的一條龍服務。公司亦能滿足客戶高規格信賴性測試需求,包括熱衝擊、UV測試、溫濕度測試、防水測試等多項嚴格標準。
主要產品類別包括:
- 球面玻璃鏡片:用於高精度光學應用。
- 模造玻璃鏡片:適用於特殊環境需求。
- 塑膠成型鏡片及零件:廣泛應用於消費性電子及車用產品。
- 鏡頭組立:包含塑膠及金屬元件鏡頭,特別針對耐高溫高熱環境設計。
- 應用產品:涵蓋車用鏡頭(廣角、夜視、盲點、環景、LiDAR)、消費性電子(VR/AR、4K/8K相機)、AI視覺及投攝影(超短焦、高清鏡頭)等領域。
公司目前將研發資源聚焦於車用產品及AI視覺應用,同時維持成熟產品的客戶需求配合,優先發展具競爭優勢的產品線。
四、2025年上半年營運成果
柯財務長詳細說明了2025年上半年(114年上期)的財務表現,以下為主要數據與分析:

柯財務長指出,上半年營收持平但獲利下滑,主要受到產品結構變動影響。車用產品雖持續成長,但成長速度未達預期;消費性電子產品(如單眼相機鏡頭)需求顯著下降,相關營收貢獻幾近消失。公司透過其他產品線的營收增長彌補缺口,但整體毛利仍承壓。此外,匯率波動對財務表現亦造成不利影響。
五、業務重點:車用光學與AI視覺
公司業務中,車用光學鏡頭表現亮眼,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 車用業務成長:上半年車用業務成長率約29.5%,近三年營收佔比穩定在三到四成。儘管疫情期間受到供應鏈斷裂、客戶囤貨及庫存調整影響,2025年上半年需求已回穩,成長率顯著回升。
- 視訊應用:視訊產品在疫情期間需求翻倍增長,但隨後因庫存調整而回落,2025年上半年表現與去年同期相近。
- AI視覺布局:公司將AI視覺列為未來發展主軸,已開始部分專案的樣品(Sample)開發,並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期望在未來市場中佔據優勢地位。
六、七月營運概況
針對交易所要求公告的七月營運概況,柯財務長補充說明:
- 毛利率:七月毛利率約3-4%,與上半年結構相近。
- 研發支出:約佔比15-16%,單月略有縮減。
- 稅前利益:約新台幣2,500萬元
七、廠區規劃與彈性
公司保留廠區規劃的彈性,未來視市場需求決定是否擴充國內或海外據點。柯財務長表示,國內現有廠區具備靈活應用的空間,而海外布局亦不排除,具體計畫將於後續Q&A或未來公告中進一步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