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晶像(3038)於2025年9月18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2025年上半年財務表現與未來策略。營收雖同比下降17%,但毛利率提升至24%,醫療應用佔比顯著增長至29%。公司聚焦觸控顯示器價值提升,推出NFC玻璃整合、透明加熱器及軍規夜視技術,並計畫於2026年在印度建廠,瞄準二輪車市場,預計2027年進入量產階段,為未來成長注入動能。
會議摘要
一、公司概況與財務報告
全台晶像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3038)成立於1994年,2001年上櫃,2002年轉上市,總部設於台灣高雄,擁有兩個製造基地(高雄前鎮科技園區及大陸東莞廠),並在歐美日韓設有子公司,提供銷售與技術支援。公司定位為觸控顯示器價值提升供應商及智慧嵌入式解決方案提供者,全球員工約900人。
副總經理暨財務長黃綉文(Sandy Huang)在說明會中報告2025年上半年財務狀況。合併損益表顯示,營收為15.66億元,同比下降17%,主要原因為客戶新舊機種轉換影響。然而,毛利率從23%提升至24%,其中醫療應用營收佔比從17%增長至29%,創歷史新高,成為支撐毛利的重要因素。營業淨利維持在7%,約1.19億元,但因台幣對美元升值12%,業外損失達0.7億元,導致稅前淨利0.49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0.42億元,EPS從去年同期的1.36元下降至0.28元。

產品別營收占比方面,觸控顯示器(TFT+CTP)佔45%,較去年54%下降,但價值提升產品佔比從6%增至7%。應用別占比中,工業應用仍為基本盤,佔39%;醫療應用增長顯著,佔29%;智能家居(Smart Home)則因新舊機種轉換下降至13%;汽車應用(Automotive)微增至8%,商用辦公(Commercial & Office)從3%增至5%。

資產負債表方面,總資產從42.52億元降至36.73億元,主要因提前發放股東股息及員工分紅導致現金減少,應收帳款與庫存亦因營收下降而減少。負債比例從36%降至33%,長期借款增加至3.99億元,每股淨值從17.64元降至16.36元。現金流量表顯示,自由現金流仍維持正值,為0.5億元。股息政策方面,過去兩年配發率從57%提升至78%,顯示公司仍有充足資金穩定配息。

二、觸控顯示產業價值提升策略
總經理暨執行長王臺光(Pauli Wang)以「觸控顯示產業的價值提升」為題,闡述公司核心策略。公司將觸控顯示器從單純資訊呈現工具轉型為具備智慧感測、嵌入式控制與機構整合的人機介面解決方案(User-Machine Interface, UMI),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競爭力。
王總經理介紹了三項第二代技術開發成果:
- NFC玻璃整合技術(美國專利):在觸控面板玻璃上佈置天線,實現全螢幕NFC通訊,符合國際標準(EMVCo/ISO14443A/B/15693/MIFARE)。第二代技術新增感應卡定位功能,已應用於共享辦公室產品,進入量產階段,毛利表現優異,未來可望拓展至公共與醫療領域。
- 透明加熱器技術(美國專利):在觸控面板上佈局ITO與銀漿,實現低溫環境下加熱功能,適用於戶外支付終端、低溫物流、戶外車輛(雪地摩托車)及航空加油泵等場景。公司已開發至零下50度技術,並在北美雪地摩托車市場取得成功,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達10萬台。
- 軍規夜視(NVIS)解決方案:針對軍工應用開發電子切換日夜模式背光技術,避免傳統夜視鏡需額外玻璃的設計,市場潛力約32.8億美元(2025年估計)。目前已在歐洲展開案件開發,單價高且具獨特性,未來在自由民主國家軍工市場具重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