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創業,54歲改行,72歲企業上市,80歲退休,82歲破產……在此之前,尹明善20歲就被打成右派,入獄10個月,接著又是18年的勞動改造。直到41歲,他得到平反後人生才走上正軌。
1938年,尹明善出生於「榨菜之鄉」涪陵新妙鎮。他來自一個殷實的地主家庭。童年時期他過著少爺般的優渥生活,衣食無憂。
然而,好景不長。1950年父親早逝,他與母親被迫遷往北門村荒山上的一間茅草屋,生活頓時急轉直下陷入困境。那年,他才12歲。沒有依靠、沒有勞力,更沒有謀生手段的尹明善,只能憑著腦子謀出路。他向熟人借了五毛錢,開始做起針線批發零售的小生意。每天清晨,他徒步進城進貨再背著針線回到鄉村沿戶叫賣。
12歲學會求生,13歲成為小販養家,14歲赤腳讀書 : 這些經歷,讓他嘗盡人間冷暖。在賣針線的過程裡,少年尹明善還展現了早熟的商業頭腦。
他結識了一位賣雞蛋的年輕人,兩人把資金合併使用:對方能在鄉下買更多雞蛋拿到城裡賣,而他則能批發更多針線帶回農村銷售。這樸素的資金周轉,竟讓他一年能賺十幾元,對那個年代而言,已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但母親始終提醒他:「不讀書,沒有未來。」於是,他把錢全交給母親,獨自一人到重慶求學。
尹明善天資聰穎,考入重慶一中的他,僅僅高一上半年,便就學完全部高中數學課程,下半年甚至自學完成大學數學。老師們一致認為,他本可成為優秀的數學家。
然而,命運卻再一次跟他開了殘酷的玩笑。20歲時,他被打成右派。23歲入獄,而這一關,就是18年。
在監獄裡,他沒有被擊垮,反而視之為「學堂」。他在服刑期間自學英語,最終其英文實力已然達到能翻譯外文著作的水準。
1979年,41歲的他重獲自由。隨後幾年,他先後做過翻譯、教師、出版社編輯,甚至經營過一家瀕臨倒閉的涉外公司,憑藉經營頭腦硬是把公司拉回正軌。
1985年,他出版《中學生一角錢叢書》,發行量破千萬冊,掙得人生「第一桶金」。
1991年。當53歲的尹明善聽到朋友抱怨摩托車廠拿不到發動機,立刻嗅到機會。翌年,他投入20萬元,創辦「力帆轟達摩托車配件所」。帶領僅有9名員工,立下豪言:「 要造出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沒有的摩托車發動機!」
靠著靈活的A、B雙方案策略,他迅速完成從「組裝」到「自主研發」的跨越。不久,力帆生產出當時中國唯一的100毫升四行程引擎,後又研製出電動啟動引擎。這兩項發明為公司賺得3,100萬元。力帆由此一躍成為摩托車業界的翹楚。
2004年,他進軍汽車產業;2005年拿到生產資質;2010年,力帆股份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首家A股上市的民營乘用車企業。
72歲的他站在榮耀之巔,市值超過百億,成為「重慶首富」。
除了商業,尹明善還把熱情投入到足球。2000年他收購前衛寰島紅岩,成立重慶力帆俱樂部。此後17年,他便不斷為重慶足球傾注心血。
雖然球隊屢遭降級與困境,但尹明善始終堅守,不惜動用「私房錢」支持。他堅持「力帆足球從不欠薪」,贏得了業界與球迷的尊敬。即便在出售球隊股份後,俱樂部仍特意為他保留一間專屬房間。
2000年,力帆資產已達18億元;十年後,上市高峰讓他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然而,隨著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新能源轉型受阻。力帆因此逐漸走向下坡路。到2019年,無論是汽車還是摩托車業務,都陷入困境。資金鏈緊張,上市公司更面臨退市風險。
尹明善的一生,幾乎是中國現代民營企業家縮影:
他曾是赤腳少年,也是牢獄中的知識分子;他曾一貧如洗,後來榮登重慶首富;他把激情投入足球,把堅韌寫進企業史。
從針線起家,到百億企業,再到跌宕起伏。尹明善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資料參考 : WIKI、百度、知乎、e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