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的婚姻與孕期
起點:備孕,迎接新生命
2024 年 10 月初,備孕成功。診所檢查時,已經懷胎 9 週。
那時我和先生還在外租屋同居。懷孕後,爸媽建議我們搬回市區的娘家,環境舒適些,也能有照應。
轉折發生在 11 月初。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被調去外地。自此,懷孕與產檢的路程,主要是由家人陪我走完。
孕期:期待與孤單並行
孕初期,日常是早上到食堂幫忙切菜備料,中午再到爸媽的餐廳幫忙,有事可做的生活大約只持續半個月左右,隨著孕吐嚴重,整天像暈車——不是昏沉,就是嘔吐,做不了任何事,每天只是到爸媽的餐廳找個沒人的角落休息。有時候看著人來人往,卻覺得自己特別孤單。
一天結束,回到家盥洗後躺在空蕩蕩的雙人床,輾轉難眠。加上先生晚上需要應酬,我常常等到凌晨一點後接到他的電話,才能安心睡下。孕初期的日子,是整個孕期最難熬的階段:身體的不適,與心裡的惆悵交疊。
進入孕中期後,不適感稍微減輕,開始能幫忙點餐或端盤,日子多了些事可做,負面心情得以分心。但不久後,新的日常開始:往返兩地。雖然辛苦也危險,但期待見面與見面後的滿足感太強烈了。
近乎每天,我下午匆匆出門,搭上五點多的火車去找先生,隔天再趕早上七點的火車回程。這樣的奔波持續了一段時間。雖是新婚,卻分隔兩地。
某次產檢,醫生發現胎兒體重偏輕,建議我不要再工作,要多休息。於是去找先生時,我會住上兩三天。大多時候整天待在他住宿的地方,偶爾打掃,偶爾滑手機。
他們的宿舍偏郊區,附近只有一間 7-11,走過去要十幾分鐘。挺著大肚子不方便行動。早上先生會帶回早餐,多半是一杯紅茶、一份蛋餅、一盒蘿蔔糕加蛋。晚餐時段通常是附近的麵攤、炒飯,先生忙碌於一天的工作,孕期挑嘴,再到市區找晚餐難以實行。於是我的孕期飲食以碳水為主。
到了孕晚期,為了幫寶寶衝體重,我不再去找他,乖乖待在家裡。那時我的餐桌幾乎被牛肉佔據——牛排、牛肉湯輪流上場。偏偏我不喜歡吃肉,孕期味覺又更敏感,每一餐都吃得極其勉強。
迎接新生命
最後一次與先生碰面,已經是兩個多月後的事。
那天晚上十點多,我羊水破了。慌忙打電話給媽媽,請她送我到醫院。上車後,我才傳訊息通知先生。忐忑不安的心情一路伴隨,直到進了醫院急診。躺上病床、推到急診大廳時,躺在那裡,看著人來人往,心情五味雜成。那三天先生回家鄉參加朋友的葬禮,收到訊息後正趕往醫院。
隨後我被推進待產房,右手掛上點滴,連續滴了兩袋催生。剛開始陣痛不明顯,甚至還能和媽媽開玩笑:「我好厲害喔,都不會痛。」
但隨著時間過去,疼痛一波一波湧上來,愈發強烈。到後來,已經痛到不想說話,額頭冒冷汗。感覺快昏厥的時間點,聽見門被打開的聲音。睜開眼,看見先生走進來。明明是最熟悉的人,當時卻覺得格外陌生。
隔天早上幫我們買了早餐,媽媽就先回去餐廳繼續忙碌。病房裡只剩下我和先生。他坐在旁邊的椅子上滑手機,陪我一起等待開指過程。
後來,因為疼痛實在無法忍受,打了無痛分娩。藥效發揮後,疼痛才逐漸舒緩,我終於能吃一點東西,卻又接連吐了兩次。陣痛持續了十幾個小時。直到隔天上午十點多,才被推進產房,迎接寶貝女兒的出生。
那個身影
挺著大肚子,在月台狂奔趕火車的孕婦。
是我記憶中,孕期最鮮明的一個畫面。
這就是我的婚姻與孕期。
#新手文章 #偽單親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