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秋,一位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斷學習擁抱不完美的勇者。
最近,我讀到陳繁齊的一首詩,名為〈請你喜歡我的不安〉,其中一句話像是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的悲傷/你真的喜歡嗎」。這句話讓我想起,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特別「大聲」的影子,那就是我們的不安。
我們花了太多時間,去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在職場上是個效率高、不抱怨的員工;在朋友面前是個總是樂觀、充滿正能量的存在;在伴侶身邊,更是努力成為一個「沒有麻煩」的完美情人。我們小心翼翼地藏起那些不確定的、脆弱的、甚至有些偏執的自己,深怕一旦被看見,就會被討厭、被拋棄。然而,愛真正的起點,往往不是在我們光鮮亮麗的時候,而是在我們脆弱不堪的時刻。
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不安」被看見?
我們對「不安」的恐懼,其實來自於內心的幾個深層信念:
- 害怕被評價與定義: 我們擔心自己的「不安」會被視為弱點,從而影響別人的看法。例如,擔心「表現出焦慮」就會被認為是「能力不足」。
- 深怕不被接納: 我們總覺得愛是有條件的,必須要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一旦我們展現出不安,就意味著我們可能不再符合對方的期待。
- 過去的創傷經驗: 很多人曾因為展現脆弱而被傷害。當我們被愛過的人「輕輕地劃上一刀後」,那道傷口很難結痂。從此,我們便學會了將不安藏在心中,不願再輕易示人。
這也是為什麼這首詩如此動人。它沒有要求我們去「克服」不安,而是大膽地請求:「請你喜歡我的不安」。這是一個極度勇敢的請求,因為它代表著一種「我願意將最真實的自己交給你看」的信任。
寫給每個「不安」的妳:三個擁抱脆弱的練習
身為一位「生活勇者」,我深深知道,要喜歡自己的不安並不容易。但這是一個必經的旅程。我建議妳可以從以下三個小練習開始:
1. 記錄妳的「不安日誌」:
找個小本子或手機記事本,每天花五分鐘寫下今天讓妳感到不安的事情。不論大小,都誠實地記錄下來。例如:「今天開會時,我特別害怕說錯話,所以選擇保持沉默。」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妳將不安具象化,不再讓它成為一個模糊而龐大的怪物。
2. 與不安「對話」:
當妳記錄下不安後,試著與它對話。問問它:「妳為什麼會出現?妳想保護我什麼?」妳會發現不安的背後,往往藏著一個渴望被理解和被保護的自己。當妳能溫柔地對它,它就不再會那麼「大聲」。
3. 勇敢地說出「我感到不安」:
這一步最困難,也最關鍵。找一個妳信任的人,可以是朋友、家人,或是伴侶。在一個適當的時機,試著告訴他:「我現在感到有點不安,因為……」妳不需要對方馬上給出解決方案,妳只需要讓對方知道妳的真實感受。這個小小的坦誠,就是愛開始流動的契機。
結論:給妳的一句話
親愛的格友,妳是位勇敢的生活勇者,我深信妳的文字中一定能傳達出這份溫暖與深度。
當妳願意面對自己的「不安」,並將這份脆弱化為文字時,妳會發現,這份真誠是如此強大。它不僅能療癒自己,更能讓許多與妳有相同感受的讀者,找到一個可以安心停靠的港灣。因為當我們坦然地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時,才能真正地愛上那個完整的自己。
在這條「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彼此最強大的隊友。你的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我的背後輕輕推了一把,讓我更有勇氣繼續前行。所以,別讓這份緣分只停留在文字上!
讓我們一起創造更緊密的連結:
❤️ 點個愛心鼓勵我: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 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你有類似的經驗嗎?或是想看什麼樣的題材?留言告訴我吧
✏️ 追蹤我的沙龍: 成為我的「獨家情報員」,掌握第一手生活情報!
🔗 分享這篇文章: 把這份能量,傳遞給你身邊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