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一口氣跌了 400 點.....
手機一跳出通知,我腦中立刻浮現出一幕畫面:一群剛入市的新手投資人,盯著紅通通的帳面,心裡吶喊著
「完了,我是不是該趕快賣掉?」
如果這正是你現在的心情,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
我當年剛開始投資時,每次看到帳面轉綠,也是一樣心慌,甚至會衝動賣出,結果往往是賣在最低點,然後懊惱好幾天。這就是新手投資人最常遇到的第一個心魔:怕虧。

怕虧心情圖
「沒賣就不算虧」?其實是錢被卡住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安慰自己說:「沒賣就不算虧嘛,等等應該會回來。」
結果一等就是兩年,錢整整被卡死。這兩年間,市場上有好多更好的投資機會,我卻只能眼睜睜錯過。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提醒大家:
鴕鳥心態不會讓虧損消失,反而會讓你的資金失去效率。
換句話說,怕虧不是錯,但如果什麼都不做,錢就會像被關在牢籠裡,完全動不了。
為什麼我們這麼怕虧?
心理學上有個經典理論: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人對「虧損」的痛苦,往往比「獲利」的快樂還強烈。
賺到 1 萬元的喜悅 < 賠掉 1 萬元的痛苦。
這也難怪很多人會出現這些反應:
- 小跌就急著賣 → 結果賣在最低點。
- 硬抱不看帳面 → 告訴自己「沒賣就不算虧」,卻錯失資金再配置的機會。
- 臨時改規則 → 設好停損,卻在關鍵時刻心軟,最後小虧變大虧。
其實,怕虧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情緒。
停利停損:對抗怕虧的安全帶
隨著經驗累積,我慢慢發現,投資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比誰更有紀律。
而能幫助我在大跌時穩住心態的,就是 停利停損。
我常把它比喻成「安全帶」:
開車不是因為路上不會有意外,而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來。安全帶不是保證你不會受傷,但能讓你在衝擊時保住性命。
停損:避免小虧變大虧
我大多會抓在 -10% 左右,但不會死板,而是會再檢視基本面。
重點不是數字,而是提醒自己:先守住本金,才有機會再戰。
停利:鎖住成果,避免被貪婪控制
我通常會依照 年度報酬目標(例如 8%~12%)來調整。
以前我常常貪心,想著「再等等,應該還會漲」,結果一個回檔,獲利全沒。 後來我才懂:停利的意義是 「達標就收」,不要總想著賺到最後一分錢。
常見停利停損做法

常見停利停損做法
新手的「怕虧行為」 vs 對應解法
很多人覺得自己「怕虧」是沒救的,但其實只要換個方法,就能逐步改善。

怕虧及應對解法
我後來學到的 5 個心法
- 接受虧損是必然:漲跌是市場常態,不要幻想自己能完全避開。
- 定期定額 / 定期不定額:減少情緒化操作,下跌時還能攤平成本。
- 做好資產配置:不要單押一檔,把風險分散在 ETF、債券與現金。
- 設定紀律並堅持執行:停利停損要「先寫好,再執行」,而不是臨時起意。
- 把焦點放長期:打開 0050 或 0056 的十年走勢圖你會發現:短期雖有回檔,但長期卻穩步上升,選一個值得長期投資標的很重要。
結語:怕虧不是錯,沒有紀律才是最大的虧
當大盤跌了 400 點,市場一片恐慌。
但我要告訴你:大跌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害怕而亂了手腳。
怕虧是人性,但只有用紀律去面對,你才能避免小虧變大虧,讓投資走得更遠。
停利停損不是魔法,而是一種習慣。
只要把它當成你的投資安全帶,你就能安心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市場震盪。
下一篇,我會分享另一個新手最常見的心魔,追高殺低:為什麼總是在最高點進場、最低點出場?又該怎麼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