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案主在生氣,其實他是在害怕
那天我幫一位失智阿嬤擦澡,她不停地罵我,聲音越來越大,手還拍掉我遞過去的毛巾。
我站在原地....手僵住、屏住呼吸,一瞬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旁邊的家屬無奈地說:「她就是這樣啦,別理她。」但我看著那位阿嬤的眼神——她在抖...........眼眶紅紅的。
我忽然明白:
她不是在針對我.......
她是在為自己的「失能」難過, 害怕自己的尊嚴被看見。
那一刻,我知道情緒不是障礙..........
情緒是照顧裡最真實的線索。
【照顧現場的情緒其實沒人教】
我們學了很多流程、制度、姿勢、評估表,
但沒有人告訴我們:
- 當案主突然生氣,我們該怎麼看待.......
- 當家屬焦慮崩潰,我們怎麼接住........
- 當我們自己覺得「很受傷」,要怎麼處理那個情緒......
我們太習慣把情緒當成「麻煩」.......
但情緒其實是一種訊號——告訴你,某個人需要被理解、需要安全感.......
如果我們願意先看懂那個情緒背後的需要.........
很多衝突、誤解、挫折,其實就能少一點。
【我想設計的是「情緒照顧」的第一堂課】
我開始設計一套「照顧者情緒地圖 × 入門活動」.......
目的是讓照服員、新人、家屬、志工在學會技巧前,先學會「看見情緒」。
我想讓這堂課包含以下環節:
1. 情緒圖卡互動
用插圖與對話框引導:「你覺得他在想什麼?」
2. 模擬劇場練習
練習在案主情緒激動時,如何說出一段不刺傷人的話。
3. 情緒交換小卡
讓學員寫下今天曾經有的情緒:「委屈、挫折、自責、被理解…」
4. 給自己的一句話
「我會慢慢來」「我也可以說我累了」「今天已經很棒了」
讓我們開始把「情緒」當成照顧的一部分
情緒不是照顧裡的額外情節,它是照顧真正的起點。
當我們願意:
- 停下來聽對方為何不願意合作
- 花一分鐘問自己現在的情緒狀態
- 練習說一句話安慰自己或夥伴
那麼照顧,才不只是操作,而是連結。
這篇文章,獻給那些曾經在照顧現場快撐不下去的你。
你情緒波動,不是你不夠堅強。那是你正在「連結真實」。
讓我們一起,把情緒也放進照顧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