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是為了上課,而是為了被感受:想設計一堂能讓人留下來的照護課〉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不想教一堂很會背流程的課,

我想設計一堂「下課後還會想起來」的照護課。

過去參加一堂消防課程讓記得很久的課程,不是因為內容很難,而是因為氣氛與共感很深刻。


為什麼我想設計照護教案而不是只講技巧?

  • 反思照顧現場:有太多東西無法用單一講義教會
  • 教案不是用來「塞滿知識」,而是讓人「靠近現場」
  • 希望學員能感受到——照顧有時不是完美,而是有力氣繼續就好

想設計的是「會被記住的體驗」

「翻身怎麼做」很重要,

但........「為什麼她不想被翻身」更值得討論。
  • 教案設計範例構想:
    • ✦ 開場圖卡情境討論
    • ✦ 模擬照顧任務流程中插入情緒指標牌.......
    • ✦ 小組練習「怎麼安撫案主崩潰時的情緒」.........
    • ✦ 結尾設計:「寫一封給未來案主的信」來收心與收情緒.........

理想中的課堂畫面

描述一個你想像中的課堂畫面:

「有一群剛接觸照顧的學員坐在一起,有人緊張、有人體貼、有些人還沒說話。我拿出一張圖卡問他們:『如果你是這位長輩,你會怎麼想?』大家慢慢地開始開口……那個瞬間我知道,這不只是課堂,這是一次共同看見照顧之心的時刻。」


現在的我還在學,但已經在設計

  • 願意慢慢寫課綱
  • 願意模擬第一堂課的進場流程
  • 願意失敗,願意重來

「因為我知道,如果能讓下一個照顧者少一點怕、多一點懂,那這堂課就值得被設計。」


這篇文章獻給那些也想站上教學位置的你。

我們不只是想傳授技術,而是想設計出能陪伴照顧者的課。

一堂好課,讓人學會照顧別人;

一堂會被記住的課,讓人願意繼續照顧自己。加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顧日常筆記|小庭照護教室|庭庭照顧學習誌
2會員
17內容數
6年照服員實戰經驗,分享實用技巧、溫柔心法與照顧生活。 每週一篇教學文章,讓你陪長輩不再手忙腳亂,也陪自己更安心。 可委託照顧相關教學文/合作諮詢
2025/09/21
「把實務變成教材,把照顧變成可以傳承的經驗」是除了成為紀錄者外,另一個想法... 【過去】現場出發累積了六年的照顧經驗 強調不是只有操作技巧,還觀察到人的情緒多樣、互動與家庭系統的重要跟無奈 有一次,一位阿公在我幫他洗澡時突然落淚,他說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需要人幫忙。也有一位家屬告訴我:「你們照
2025/09/21
「把實務變成教材,把照顧變成可以傳承的經驗」是除了成為紀錄者外,另一個想法... 【過去】現場出發累積了六年的照顧經驗 強調不是只有操作技巧,還觀察到人的情緒多樣、互動與家庭系統的重要跟無奈 有一次,一位阿公在我幫他洗澡時突然落淚,他說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需要人幫忙。也有一位家屬告訴我:「你們照
2025/09/21
一開始,我什麼都不會 我還記得第一天去照顧現場時,光是「翻身」這件事就讓我手足無措....壓力山大 明明只是輕輕地把長輩換個方向,翻身鐘看了老半天....還是看錯邊... 我卻滿頭大汗,手心都是濕的,怕用力過頭,也怕自己做錯。 那時候我真的覺得:這份工作適合我嗎? 我不是那種一進場就很厲害
2025/09/21
一開始,我什麼都不會 我還記得第一天去照顧現場時,光是「翻身」這件事就讓我手足無措....壓力山大 明明只是輕輕地把長輩換個方向,翻身鐘看了老半天....還是看錯邊... 我卻滿頭大汗,手心都是濕的,怕用力過頭,也怕自己做錯。 那時候我真的覺得:這份工作適合我嗎? 我不是那種一進場就很厲害
2025/09/19
開頭:照顧別人時,我總是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可以」 在工作上,我常常聽見這樣的話: 妳真的很有耐心耶~~~~ 「我覺得妳很適合照顧人喔。」 「妳好像從來不會生氣~~~脾氣真好........」 這些話有時讓我感到被肯定,但有時卻讓我覺得「被看成一個固有樣子或者是形象」: 像是應該一直溫
2025/09/19
開頭:照顧別人時,我總是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可以」 在工作上,我常常聽見這樣的話: 妳真的很有耐心耶~~~~ 「我覺得妳很適合照顧人喔。」 「妳好像從來不會生氣~~~脾氣真好........」 這些話有時讓我感到被肯定,但有時卻讓我覺得「被看成一個固有樣子或者是形象」: 像是應該一直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最近台灣很不安寧,天災人禍都有。四月十四號時,上了消防演習的課程,雖然這樣的課程不知聽了幾百遍了,但每次課一上完,我全都忘光光,通通還給幫我們上課的消防教官。 但,今年內心突然想說,也許我可以把上課所學到一些實用的知識記錄下來,如果哪天忘記,我可以再翻看看自己打下來的那些文字紀錄。
Thumbnail
最近台灣很不安寧,天災人禍都有。四月十四號時,上了消防演習的課程,雖然這樣的課程不知聽了幾百遍了,但每次課一上完,我全都忘光光,通通還給幫我們上課的消防教官。 但,今年內心突然想說,也許我可以把上課所學到一些實用的知識記錄下來,如果哪天忘記,我可以再翻看看自己打下來的那些文字紀錄。
Thumbnail
線上課程缺乏面對面互動、單向式講授,容易受到環境幹擾,缺乏學習氛圍,分享者應增加互動性、善用肢體語言、變化聲音與語調、進行自我對話。
Thumbnail
線上課程缺乏面對面互動、單向式講授,容易受到環境幹擾,缺乏學習氛圍,分享者應增加互動性、善用肢體語言、變化聲音與語調、進行自我對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一個免費的40分鐘線上課程,透過講師的故事,幫助聽眾改變照顧的思維。課程結束後還有回家作業和問卷,提供課程重點簡報和訂閱通訊。文章結尾提供了報名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一個免費的40分鐘線上課程,透過講師的故事,幫助聽眾改變照顧的思維。課程結束後還有回家作業和問卷,提供課程重點簡報和訂閱通訊。文章結尾提供了報名連結。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