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不存在?檢查你的前提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身為一個小說狂人,我過去四五年看了數百本小說,常常覺得小說比所謂的「靈性書籍」更能帶來啟發,因為小說裡充滿了矛盾:人物的掙扎、事件的對立、真相與謊言的拉扯。 但在現實社會裡,學校和媒體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就像課本一樣,有清楚的標準答案。當我們真的感覺到衝突時,多數人會選擇忽視,因為「常識」早就幫我們把問題封住了。

《阿特拉斯聳聳肩》裡有一句話,我深有所感:

"Contradictions do not exist. Whenever you think you are facing a contradiction, check your premises. You will find that one of them is wrong.”

翻譯成中文就是:

「矛盾並不存在。當你覺得自己面臨矛盾時,檢查你的前提,你會發現其中有一項是錯的。」

學校與主流媒體最擅長的是提供「常識化的前提」。但許多所謂常識,其實是近百年才被建立的規範性說法,甚至一路被包裝、被簡化、被貼標籤。

以下是常見的前提(僅列舉,不是定論):

  • 減肥=先運動
  • 補充營養=吃營養品
  • 口腔保健=刷牙最重要
  • 天氣變熱=全球暖化
  • 植物性食物一定比動物性食物健康
  • 動物性脂肪=萬惡
  • 健康飲食=清淡飲食
  • 預防疾病=打疫苗+做健檢
  • 「陰謀論」=一定錯
  • 「有科學證據」=一定對

這些前提之所以穩固,是因為——

  1. 敘事被簡化:複雜問題被壓成一句口訣。
  2. 標籤可複製:好/壞、科學/反科學,二分法最好用。
  3. 情緒強過證據:安全感比真相更有黏性。
  4. 管道很單一:你只聽得到一種「安全版」說法。

我想問的是:

  1. 這個預設從何而來? 說「有科學證據」時,問:研究設計如何?終點指標是什麼?誰付錢?有沒有選擇性報告語意偷換?(我在〈科學的祭壇〉與〈AI論文工廠〉談過:證據也會被包裝。)
  2. 預設可能來自哪個脈絡? 歷史條件、商業利益、政策框架如何塑造了這個「常識」?誰因此獲益,誰因此噤聲?
  3. 為什麼主流只剩一種聲音? 是不是某些平台激勵更偏好「可量化、好傳播」的敘事?無腦內容?或是符合某群體利益的說法?
  4. 換角度會看到什麼? 把常識拆開:概念是否被混用?指標是否偷換?時間尺度是否搞錯?當你換一個觀察框架,世界會出現第二層可能。

越檢查前提,越覺得現實比小說還精彩。

#批判性思維 #科學證據 #檢查前提 #阿特拉斯聳聳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雞啵院長的病理研究所
0會員
13內容數
分享雞啵星球和地球的各類荒謬事。
2025/09/22
論文早已不只是知識成果,而是資源交換:有人靠掛名升等,有掮客兜售論文,甚至出現 AI 論文工廠,大量生成看似專業卻空洞的內容,還可能影響臨床與政策。研究誠信逐漸被數量與排名掩蓋,學術越來越像一門生意。
Thumbnail
2025/09/22
論文早已不只是知識成果,而是資源交換:有人靠掛名升等,有掮客兜售論文,甚至出現 AI 論文工廠,大量生成看似專業卻空洞的內容,還可能影響臨床與政策。研究誠信逐漸被數量與排名掩蓋,學術越來越像一門生意。
Thumbnail
2025/09/18
科學原本是以觀察、實驗、理論為基礎的知識體系,但現實中充滿人為干擾:經費來源導向題目,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可能偏頗,審稿與發表也受派系影響。最終,大眾接觸的「科學證據」多由主流媒體篩選,偏向特定群體或商業利益。當全球媒體反覆放大單一論調,科學便失去可檢驗的特質,逐漸被奉為信仰,成為控制思想的工具。
Thumbnail
2025/09/18
科學原本是以觀察、實驗、理論為基礎的知識體系,但現實中充滿人為干擾:經費來源導向題目,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可能偏頗,審稿與發表也受派系影響。最終,大眾接觸的「科學證據」多由主流媒體篩選,偏向特定群體或商業利益。當全球媒體反覆放大單一論調,科學便失去可檢驗的特質,逐漸被奉為信仰,成為控制思想的工具。
Thumbnail
2025/09/06
電子書被吹捧為環保、方便、省錢,但真相遠不單純。製造一台閱讀器的碳排放與資源消耗,遠高於印刷一本紙本書,只有高頻閱讀才能攤平成本。更嚴重的是,電子書不屬於讀者,而是平台的「授權」:它能監控你的閱讀行為,甚至遠端刪書。紙本書雖然笨重,卻真正保障了閱讀自由與所有權。
Thumbnail
2025/09/06
電子書被吹捧為環保、方便、省錢,但真相遠不單純。製造一台閱讀器的碳排放與資源消耗,遠高於印刷一本紙本書,只有高頻閱讀才能攤平成本。更嚴重的是,電子書不屬於讀者,而是平台的「授權」:它能監控你的閱讀行為,甚至遠端刪書。紙本書雖然笨重,卻真正保障了閱讀自由與所有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先相信再明白 而神秘論的方法與此不同。神秘論經常是這樣,先確立一個基本結論,給出一個基本態度,然後根據這個基本結論和態度來篩選材料,對結論有積極證明作用的留下來,修改和刪除對結論不利的證據。 比照歐洲近代史,平民成為貴族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通道,所以才引起資產階級擁有財富之後要進行政治革命。
Thumbnail
先相信再明白 而神秘論的方法與此不同。神秘論經常是這樣,先確立一個基本結論,給出一個基本態度,然後根據這個基本結論和態度來篩選材料,對結論有積極證明作用的留下來,修改和刪除對結論不利的證據。 比照歐洲近代史,平民成為貴族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通道,所以才引起資產階級擁有財富之後要進行政治革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