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報告的荊棘之路:TAT 大魔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上一篇,我們走了一趟抽血報告的旅程:從抽血、檢驗前處理、上機分析,到資訊系統與醫師確認,至少需要 30 分鐘以上。

但是,這條路真的那麼順暢嗎?其實它更像是一條佈滿荊棘的道路。醫療團隊必須一路解任務,才能打敗 TAT 大魔王(Turn Around Time,報告產出時間)

荊棘一:檢驗流程的不可少

  • 抽血後不是馬上能檢驗,還得依檢體種類做 靜置、離心、分離
  • 每一種檢體(血清、血漿、全血)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 忽略流程或加快速度,報告就可能失真。

⚔️ 我們等的時間,其實是「檢驗品質」的保護傘。

荊棘二:品管與複檢

  • 儀器需要品管液驗證,才能保證結果可靠。
  • 異常數據不能直接丟出去,必須確認是檢體、儀器還是生理狀況的問題。
  • 有時甚至需要重新抽血,才能保證正確。

⚔️ 這些步驟是為了 避免誤診,而不是故意拖延。

荊棘三:資訊系統的「神助攻」與「絆腳石」

  • 儀器跑完後,還得靠資訊系統傳遞到病歷端。
  • 若是系統斷線、伺服器過載、軟硬體不合拍,報告就卡關。
  • 有時候超新儀器搭配超舊電腦,速度感人到想哭。

⚔️ 這是醫檢師最無力的環節,只能默默等工程師「救火」。

荊棘四:跨部門合作的磨合

  • 醫師需要確認檢驗結果與臨床是否吻合。
  • 護理師、資訊組、清潔人員、傳送人員,都是報告能否順利出爐的關鍵。
  • 任何一環卡住,TAT 就會被延長。

⚔️ 這是一場大型多人協作遊戲。

荊棘五:環境與人力的現實

  • 儀器需要恆溫環境,冷氣不是醫檢師專享,而是給儀器吹的。
  • 醫檢師常常在實驗室冷到發抖,下檢體又熱到汗流浹背,室內中暑與感冒是常態
  • 高工時、低薪水、評鑑壓力、職業傷害,都是隱形的荊棘。

⚔️ 這些往往是外界看不到的日常。

小結:

TAT 之所以成為「大魔王」,不是因為醫療人員不努力,而是這條路上布滿荊棘。

每一個等待的分鐘,其實背後是整個團隊在默默排雷,確保報告準確、安全、能被信賴。

所以,下次覺得等待太久時,可以想像這是一場 RPG:醫檢師和醫療團隊正在拼命打怪,只為了把一份可靠的報告交到你手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鵲的資料星圖
1會員
49內容數
🧪 醫事檢驗師出身的我,在日常中用喜鵲的眼睛觀察世界。 喜歡拆解複雜概念,也熱愛在不同領域中搭橋鋪路, 讓知識不再高冷,而是成為日常裡可親可用的素材。 主題包含: ☁️ 雲象觀察與氣象趣味 🩺 醫學與中醫的身心知識 🧠 心理成長與人際對話 🔬 日常裡的科學邏輯與反直覺發現
喜鵲的資料星圖的其他內容
2025/09/27
血液檢查在抽血流程完成後還需要經過一系列小旅行(檢驗前中後流程)才會有報告進行判讀,需要固定時間(30分鐘至14天),文章舉例急診與慢性病回診的抽血報告差異,並提醒回診於建議時間先行抽血
Thumbnail
2025/09/27
血液檢查在抽血流程完成後還需要經過一系列小旅行(檢驗前中後流程)才會有報告進行判讀,需要固定時間(30分鐘至14天),文章舉例急診與慢性病回診的抽血報告差異,並提醒回診於建議時間先行抽血
Thumbnail
2025/09/23
出門踏青,山野間的清泉看起來晶瑩剔透,冰涼甘甜,彷彿是大自然的禮物。許多人會心一動,想直接喝上一口,但你知道嗎?在這些看似「天然純淨」的水中,其實可能隱藏著各種致病原蟲與污染物。 喝錯水,可能不只是拉肚子那麼簡單,還可能讓你腸胃翻江倒海,甚至傷害眼睛或肝臟。
Thumbnail
2025/09/23
出門踏青,山野間的清泉看起來晶瑩剔透,冰涼甘甜,彷彿是大自然的禮物。許多人會心一動,想直接喝上一口,但你知道嗎?在這些看似「天然純淨」的水中,其實可能隱藏著各種致病原蟲與污染物。 喝錯水,可能不只是拉肚子那麼簡單,還可能讓你腸胃翻江倒海,甚至傷害眼睛或肝臟。
Thumbnail
2025/09/23
沒有徹底清洗的生菜沙拉,可能比半熟肉與海鮮更可怕 這次分享生菜可能遇到的寄生蟲,並提醒需要清洗乾淨與注意水源的狀況,才能安心享用植化素與纖維喔!
Thumbnail
2025/09/23
沒有徹底清洗的生菜沙拉,可能比半熟肉與海鮮更可怕 這次分享生菜可能遇到的寄生蟲,並提醒需要清洗乾淨與注意水源的狀況,才能安心享用植化素與纖維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週情勒仔去看西醫,照樣有做抽血檢查,貧血的情況雖然沒有變得更差,但是也沒變好,數值跟上次比掉了一點點,只是還在接受範圍內這樣。 所以醫生就建議還是打一下造血針,畢竟造血針要起作用也要一點時間,而且不是每隻貓的反應都很好,所以他就說趁現在情勒仔的狀況還可以,就先打看看,要是反應不好至少還能
Thumbnail
這週情勒仔去看西醫,照樣有做抽血檢查,貧血的情況雖然沒有變得更差,但是也沒變好,數值跟上次比掉了一點點,只是還在接受範圍內這樣。 所以醫生就建議還是打一下造血針,畢竟造血針要起作用也要一點時間,而且不是每隻貓的反應都很好,所以他就說趁現在情勒仔的狀況還可以,就先打看看,要是反應不好至少還能
Thumbnail
微生物於我真是又愛又恨... 可愛在培養的過程有種小成就感,可恨在他們的種類實在太太太多又太太太像了,早期需要花很多時間培養完才能鑑定,臨床的醫生只能先預測先開藥,等到確定菌株再依結果換藥。 但有時太久,病人都康復了(苦笑)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儀器用分子生物學的方式檢驗病原菌,可以縮短更多檢驗時間
Thumbnail
微生物於我真是又愛又恨... 可愛在培養的過程有種小成就感,可恨在他們的種類實在太太太多又太太太像了,早期需要花很多時間培養完才能鑑定,臨床的醫生只能先預測先開藥,等到確定菌株再依結果換藥。 但有時太久,病人都康復了(苦笑)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儀器用分子生物學的方式檢驗病原菌,可以縮短更多檢驗時間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如果沒有人記錯...醫院還有遺傳鑑定的項目可以做喔,啾咪 (但通常來做這項的,整團都很低氣壓...)
Thumbnail
如果沒有人記錯...醫院還有遺傳鑑定的項目可以做喔,啾咪 (但通常來做這項的,整團都很低氣壓...)
Thumbnail
醫檢師除了在抽血櫃檯抽血比較會接觸到一般民眾,其餘大多在檢驗科室內忙碌。醫院工作一樣要輪三班、感染風險也不會比較低,依現在的景氣,不斜槓好難生存啊...
Thumbnail
醫檢師除了在抽血櫃檯抽血比較會接觸到一般民眾,其餘大多在檢驗科室內忙碌。醫院工作一樣要輪三班、感染風險也不會比較低,依現在的景氣,不斜槓好難生存啊...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4.14 #癌療記事 上週五一早到醫院報到,先去抽血站抽血、驗血,然後量血壓、身高體重.一樣,每次到醫院,只要量血壓,一定會超標過高,但只要完成療程,領藥時再測一遍,又恢復到正常了。 今天要做第二階段、連續三週的化療,也是全部療程第九次,總共要做20次。有了前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4.14 #癌療記事 上週五一早到醫院報到,先去抽血站抽血、驗血,然後量血壓、身高體重.一樣,每次到醫院,只要量血壓,一定會超標過高,但只要完成療程,領藥時再測一遍,又恢復到正常了。 今天要做第二階段、連續三週的化療,也是全部療程第九次,總共要做20次。有了前
Thumbnail
#生病時的掙扎 生病時。最受傷的不是病情或末期的到來⋯⋯而是:「肉類上的疼痛」「功能上的失能」 大家知道嗎?大家的生命,一定得死亡只是「疼痛和失能」,這是往死方向前進時我們盡受這二大惡魔,不同程度的傷害著🤕⋯⋯ 生病時如何克服疼痛和失能的小秘訣 💊🌟?
Thumbnail
#生病時的掙扎 生病時。最受傷的不是病情或末期的到來⋯⋯而是:「肉類上的疼痛」「功能上的失能」 大家知道嗎?大家的生命,一定得死亡只是「疼痛和失能」,這是往死方向前進時我們盡受這二大惡魔,不同程度的傷害著🤕⋯⋯ 生病時如何克服疼痛和失能的小秘訣 💊🌟?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
Thumbnail
在醫院忙碌的環境中,我們無論在病房、急診等等,皆會看到護理師推著治療車,推治療車目的就是要幫病患打針、給藥、及口服藥物、甚至是最重要的抽藥物.....等等。
Thumbnail
在醫院忙碌的環境中,我們無論在病房、急診等等,皆會看到護理師推著治療車,推治療車目的就是要幫病患打針、給藥、及口服藥物、甚至是最重要的抽藥物.....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