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電影劇照/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繼《天堂奔馳》(Heaven,2022)和《黑暗金控》(The International,2009)之後,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今年以新作《光》(The Light,2025)第三次入選為柏林影展開幕片。這位德國當代鬼才導演,當年憑藉《蘿拉快跑》(Run Lola Run,1998)奠定了鮮明的影像風格而聲名大噪;後改編徐四金經典小說《香水》(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2006),將無形的氣味可視化成極致恐懼,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驚悚電影代表。湯姆提克威的電影題材多元,然非現實奇幻,或說魔幻,則經常是他的作品底色。
湯姆提克威繼 2016 年推出《梭哈人生》(A Hologram for the King)後,時隔九年再次推出的長片新作《光》,像是把「魔幻」的光開到最強,強到讓人雙眼無法承受它的威逼,卻又如飛蛾撲火般非直視不可。他似是將累積了九年的、所有想對世界說的話,一股腦地全部咆哮而出,如同整部電影裡下不完的雨,宣洩不完的焦慮,而這不僅僅只是湯姆提克威的個人焦慮,同時也映照出德國社會跨時代的焦慮。

《光》電影劇照/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湯姆提克威說了很多,多到即使片長已近三小時也無法完全承載,致使每個深切又難以辨明的議題,都如蜻蜓點水般淺嚐輒止,僅在表層劃出一圈稍縱即逝的漣漪,多到令人難以消化,多到令人備感焦慮(或許這正是導演的目的),多到讓人也想如小兒子 Dio 那般,大聲唱著皇后合唱團的〈波希米亞狂想曲〉:「Is this the real life?Is this just fantasy?」

《光》電影劇照/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之所以說「魔幻」,除了將包羅萬象的社會狀態全部打包進電影裡外,電影的呈現形式也同樣目不暇給,致使整部片走向極端魔幻。作為編導,同時也是優秀的作曲家,湯姆提克威於新作為主要角色各自量身打造一首逃避現實的主題曲,結合舞蹈、超現實畫面穿插於片中日常,有 Milena 不斷變換身分並瘋狂質疑:「我在哪?」;Tim 在健身房中和一群健壯男人齊舞,傾瀉對婚姻關係挫敗的迷茫;Jon 宛若置身天馬行空的奇幻夢境,和曖昧對象飛在空中翩翩起舞;Frieda 如《蘿拉快跑》的蘿拉,騎著自行車奔馳於腦中幻象;至於 Dio,更直接作了一部動畫短片,變身超級英雄拯救世界,世界即為他們混亂的家。
寫實劇情帶點神秘魔幻,以及戲劇性歌舞、動畫、甚至實驗性元素交錯其中。因此,《光》的觀看體驗有著強烈的斷裂感:一方面目眩於湯姆提克威華麗多元的視覺風格,一方面又不停被拽回焦慮的現實。技法與內容像兩條分列並進的平行線,觀看時不得不在其中來回跳躍。

《光》電影劇照/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光》電影劇照/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故事中的關鍵人物 Farrah 為敘利亞難民。影片以一顆陰雨朦朧的長鏡頭開場,將觀者視線緩緩引入冷峻的水泥大樓中、那一盞不停閃爍的光,並藉 Farrah 道出全片隱藏至片尾的秘密:「被意外帶離人間的靈魂,需要被護送到另一個世界。」
Farrah 以神秘的「燈療」治癒了 Engels 一家的混亂和疏離,再由 Engels 一家替 Farrah 送走她深藏內心的傷痛:Farrah 的丈夫和一雙兒女,被困囿而淹死在逃難的船艙內。水的意象不僅象徵著宣洩不止的焦慮,那股焦慮似要淹沒整個柏林;水同時與 Farrah 經歷的苦難相連結,是死亡,亦是劫後餘生的罪惡感。湯姆提克威更不時於片中穿插一個滴著水的沙(水)漏,水滴如倒數著靈魂的解脫,自此帶來新生,成為救贖,洗滌心靈,將焦慮沖刷殆盡。
湯姆提克威將視角聚焦於一團亂麻的 Engels 家族,以此投射一團亂麻的德國社會:大眾對於接納難民/移民政策的態度轉變,乃至近年席捲歐洲的極右翼勢力。然而,藉難民/移民的絕望和恐怖境遇,對照一個歐洲資產階級家庭的苦悶抑鬱,那些空洞虛無和憤世忌俗,在生死攸關面前都顯得渺小,可 Farrah 的苦難卻被縮小至她的意識之內,不被看見,並功能化地肩負起療癒 Engels 一家的使命,這是否存在某種隱性剝削?

《光》電影劇照/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電影中當然也不乏對德國社會的嘲諷,最精彩的莫過於 Jon 和 Frieda 兩兄妹向父母連珠帶炮的咆哮批判:「我們是典型的功能失調德國家庭。我們自私而無知地活著,浪費又粗俗,我們是不受約束的特權白人、富裕的多收入人群。西方人享有世界秩序,是我們讓世界變爛!」Milena 和來自肯亞的婚外情對象,討論 Dio 的扶養問題時,同樣被赤裸地控訴為歷史扭曲的化身、不懂何為真正的平等。湯姆提克威似是藉角色一吐心中所有不滿,咆哮式的不留情面,直白到近乎像是巴掌,搧得眾人滿臉通紅,可同時,卻又令人感到稍顯直白──在近三小時的片長中,短短幾分鐘的怒吼就已說盡整部電影的主軸。
Dio 的存在像個「外來者」般飄蕩/旁觀於 Engels 一家之外,映照德國社會乃至西方世界,越發多元亦越發使本地者無所適從的狀態──糾結於道德上的開放包容與現實中的資源掌握。片末,Dio 如 Farrah 那般成為拯救者,變身超級英雄拯救了游離於意識之海的家人和 Farrah。他再次高聲歌唱著〈波希米亞狂想曲〉,似以童真般的荒謬嘲弄現實的荒謬。湯姆提克威透過電影讓我們看見那些荒謬,並提醒我們正視那些荒謬,荒謬如何解?他拋出疑問,而非解答。或許荒謬至魔幻,才是世界的真貌。

《光》電影劇照/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劇照提供/聯影電影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