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黃帝學養生:解讀《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的長壽秘密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歡迎閱讀《輕鬆學養身》,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找回身心的健康。

1. 導言:一場來自遠古的健康提問

談到中醫養生,我們總會追本溯源到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黃帝內經》。這不僅是一部醫書,更是一部關於生命哲學的智慧寶典。今天,我們就從它的開篇〈上古天真論〉開始,跟隨黃帝的腳步,探索長壽的奧秘。

故事的開頭,黃帝提出了一個深刻的疑問,他問天師岐伯:「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就是:「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而且行動靈活不顯衰老;但現在的人,才到五十歲左右,動作就都開始遲緩衰退了。這是因為時代不同了,還是因為現代人自己忽略了養生之道呢?」

這個問題,穿越了數千年,依然直擊我們現代人的內心。就讓我們一同在岐伯的回答中,尋找答案。

2. 古今對比: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岐伯的回答一針見血,他指出上古之人和今時之人的根本差異在於「生活方式」。我們可以透過下面這個表格,清晰地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

上古之人 (長壽者):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年。

今時之人 (早衰者): 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

這比較背後的含義是什麼呢?

• 順應自然 vs. 違反常規: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指的是上古之人懂得順應日夜四季的自然規律,並配合使用正確的養生方法。而「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則是把酒當水喝,把混亂的生活當成常態,從根本上背離了自然之道。

• 自律節制 vs. 縱情耗損: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描繪了一種規律而平衡的生活——飲食定時定量,作息穩定,勞動與休息結合得宜。反觀「今時之人」,「醉以入房」是在酒醉後行房,加倍耗竭寶貴的腎精;「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則是透過無盡的慾望來掏空自己的生命能量;「務快其心,逆於生樂」更是為了追求短暫的感官刺激,而違背了生命根本的、長久的快樂。

總結來說,長壽的關鍵就在於兩個詞:「自律」「順應自然」。這不是要我們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要我們找回對身体與自然的尊重。

3. 聖人的養生心法: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除了外在的行為,《黃帝內經》更強調內在心境的重要性。岐伯接著說:「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无,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段話揭示了養生的更高層次心法。

• 第一點:避開外邪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提醒我們,要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及時避開對身體有害的風、寒、暑、濕等外在環境因素。例如天冷要保暖,天熱要防暑,這就是最樸素的養生智慧。

• 第二點:安頓內心 這是養生的核心。「恬惔虛无,真氣從之,精神內守」,意思是指當我們的內心處於一種恬靜、淡泊、沒有過多雜念的狀態時,身體的真氣(也就是生命能量)才能順暢地運行,我們的精神能量也能收攝在身體內部,不向外耗散。在這種狀態下,「病安從來?」疾病又怎麼能找上門呢?這樣的人,可以做到「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即使身體勞動,也不會感到疲倦(形勞而不倦)。

• 第三點:樸素的生活 如何才能達到內心的安定?原文給了我們答案:「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意思就是,滿足於自己簡單的飲食,穿著合適的衣服,享受自己地方的風俗,不與人互相攀比羨慕。這種樸素知足的態度,能帶來什麼好處呢?《內經》接著說:「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意思是,當人滿足於簡單的生活,外界的誘惑就很難動搖他的感官與心志,這才是守護心神的根本。

4. 我們的生命時鐘:女七男八的生長週期

〈上古天真論〉還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人體的生長、強壯與衰老,是遵循著一個以「七」和「八」為週期的生命時鐘。這雖然是古人的觀察,但為我們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身體變化,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框架。

• 女子的「七歲」週期:

    ◦ 二七(14歲): 「天癸至」,月經來潮,開始具備生育能力。

    ◦ 五七(35歲): 「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陽明經氣血開始衰退,面容開始略顯憔悴,頭髮也開始掉落。

    ◦ 七七(49歲): 「天癸竭」,任脈和衝脈虛弱,月經停止,進入更年期。

• 男子的「八歲」週期:

    ◦ 二八(16歲): 「腎氣盛,天癸至」,腎氣充盛,開始排精,具備生育能力。

    ◦ 五八(40歲): 「腎氣衰,髮墮齒槁」,腎氣開始衰退,出現掉髮、牙齒鬆動等現象。

    ◦ 八八(64歲): 「則齒髮去」,牙齒和頭髮多已脫落,身體機能全面衰退。

這裡的兩個核心概念是**「腎氣」「天癸」**。「腎氣」是人體生長發育的根本動力,如同生命的引擎;「天癸」則是在腎氣推動下產生的,能促進生殖功能成熟的精華物質。《內經》進一步解釋:「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這句話點出了腎不僅是自身的引擎,更是儲存全身五臟六腑精華的寶庫。因此,養腎不僅僅是保養一個器官,而是在維護整個生命的根本能量。

5. 養生的四種境界:你屬於哪一種?

在〈上古天真論〉的結尾,黃帝描述了從高到低的四種養生人物,為我們指明了可以努力的方向。

1. 真人: 這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他們能夠「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與自然完全融為一體,專注於吐納、守神,達到形神合一,因此壽命可以和天地一樣長久。

2. 至人: 他們「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道德淳厚,通曉養生大道。他們會適度地遠離世俗的紛擾,以積蓄、保全自己的精神,能夠「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從而延年益壽,身體非常強健。

3. 聖人: 他們「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能夠順應大自然的和諧與社會環境。他們的生活方式是「適嗜欲於世俗之間,无恚嗔之心」,也就是說,他們生活在世俗中,有正常的慾望,但內心沒有怨恨憤怒;「外不勞形於事,內无思想之患」,對外不過度勞累,對內沒有思慮憂患,以保持愉悅為目標。這樣的人,也能活到百歲。

4. 賢人: 他們「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能夠效法天地的運行規律,觀察日月星辰的變化,順應陰陽四時的更替來調整自己的生活,也能夠達到增長壽命的效果。

這四種境界告訴我們,養生的路是沒有盡頭的。即使我們無法成為超凡脫俗的「真人」,但只要我們努力效法「賢人」與「聖人」的生活方式——順應自然、安頓身心——就足以讓我們收穫一個健康長壽的人生。

6. 【具體生活練習】:將古老智慧融入現代生活

道理都懂了,該如何實踐呢?這裡為大家提供幾個簡單易行、能將古老智慧融入現代生活的練習。

• 練習一:順應日夜(法於陰陽、起居有常) 嘗試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11點前盡量入睡,順應陽氣潛藏、陰氣增長的自然規律。睡前一小時,放下手機和電腦,讓心神從白天的喧囂中慢慢安定下來。

• 練習二:飲食有節(食飲有節) 練習三餐定時定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飽,避免暴飲暴食給脾胃帶來負擔。多選擇天然、當季的食物,減少精加工食品、甜品和過量酒精的攝取。

• 練習三:動靜結合(不妄作勞) 找到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或太極,並規律地進行。關鍵在於「不妄作勞」,運動到身體微微出汗、感到舒暢即可,切忌過度勞累。感到疲倦時,就是身體在提醒你該休息了。

• 練習四:減少慾望(志閑而少欲) 每天給自己10-15分鐘的「留白」時間。可以只是安靜地坐著,或是在公園裡慢慢散步。練習觀察自己的念頭,但不跟隨它。減少不必要的物質慾望和與他人的攀比心,你會發現內心輕鬆許多。

• 練習五:安定心神(精神內守) 睡前躺在床上,可以進行幾分鐘的腹式呼吸。將注意力輕輕地放在腹部的起伏上,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收回。這個簡單的練習能將渙散在外的精神收回體內,幫助你擺脫白天的思慮和煩惱,平靜入眠。

7. 結語:健康,是一條回歸天真的路

讀完〈上古天真論〉,我們會發現,長壽與健康,並非來自什麼昂貴的補品或高深的秘方,它恰恰是回歸到一種最樸素、最天真的生活方式——順應自然、節制慾望、安頓身心。

這條路,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腳下。從今天開始,不妨選擇上面的一個小練習,將它融入你的生活。當我們開始尊重身體的節律,傾聽內心的聲音時,我們就已經踏上了那條回歸健康與天真的道路。

謝謝閱讀《輕鬆學養身》,期待下次再會。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小額捐款,支持我們繼續為大家製作更多好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鬆學全生命教育學苑
0會員
4內容數
這裡是《輕鬆學全生命教育學苑》,探索身心靈性的全生命智慧。 從佛法、心理、哲學到養生,一起輕鬆學,活出全生命&全健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關於內外、長久、知與勝的修養維度。
Thumbnail
關於內外、長久、知與勝的修養維度。
Thumbnail
四物湯最早見於晚唐。 四物湯是補血、補肝、疏肝、調經之良方。  
Thumbnail
四物湯最早見於晚唐。 四物湯是補血、補肝、疏肝、調經之良方。  
Thumbnail
在IG裡面,某陸陸續續以來,也上架七篇《地仙修練手冊》的內容了喔。 如果那七篇前導文(武功殘章啦),對你來說都還算簡單直白,又或者能夠觸動心靈,那麼想當然耳,這裡的正文應該才是真正能讓你功力大進的藏經閣樓頂小本本。 《庄子》一書,長期以來被視為空泛高遠的虛學,用現代話來說就是りしれ供さ小。但……
Thumbnail
在IG裡面,某陸陸續續以來,也上架七篇《地仙修練手冊》的內容了喔。 如果那七篇前導文(武功殘章啦),對你來說都還算簡單直白,又或者能夠觸動心靈,那麼想當然耳,這裡的正文應該才是真正能讓你功力大進的藏經閣樓頂小本本。 《庄子》一書,長期以來被視為空泛高遠的虛學,用現代話來說就是りしれ供さ小。但……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Thumbnail
將全文八十一章分類九篇,每篇九章。 已完成章節可點連結至該文。
Thumbnail
將全文八十一章分類九篇,每篇九章。 已完成章節可點連結至該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