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本是一個關於團圓的節日。
月亮滿盈的夜裡,人們仰望同一輪明月,心中都有一份對家的牽掛。
我常常懷念小時候的中秋。那時祖母還在,家裡總是熱鬧得像場盛宴。祖母的兒女、女婿、媳婦們,還有一群滿地亂跑的孩子,從早到晚,笑聲不斷。媽媽忙著備菜,桌上從涼拌小菜到滷肉、炒米粉,一道道香氣讓人魂牽夢縈。那時的餐桌,像是村裡最熱鬧的辦桌——滿滿的菜,滿滿的人,也滿滿的情。
吃過團圓飯,我們就跑到陽台上去放煙火。夜空中,火花綻放成一瞬的花朵,照亮每一張天真的笑臉。那是屬於童年的中秋——溫暖、明亮、沒有盡頭。
我記得,大人們總說:「每年中秋一定要回來,不然要罰喔!」語氣雖帶笑,但裡面藏著一份深深的愛。那時我們以為,團圓會是一輩子的約定。
只是啊,人生的劇場,總會有曲終人散的時候。
祖母先走了,接著是幾位長輩。那張曾經熱鬧的圓桌,如今只剩下冷清的角落。家裡的聲音漸漸少了,碗盤的碰撞聲、孩子的吵鬧聲,都像被時間收走了一樣。
今年的中秋前夕,我坐在輪椅上,抬頭看著那輪月亮。它仍舊那麼圓,那麼亮,彷彿沒有變過。只是月下的人,換成了我一個。微風拂過的瞬間,我彷彿又聽見了那些熟悉的笑聲——祖母的呼喚、孩子的奔跑、餐桌邊的談笑。它們像月光一樣,不曾真正離開。
也許,這就是人生的常態吧。
一個人來,一個人去,生命在流轉之中默默更替。那些我們以為失去的,其實都藏在心底。團圓,不一定要有人相伴;有時,只要心裡有光,記得那份愛,就已經是團圓。
月圓人散,但情不散。
人生的無常,正因無常,才教我們懂得珍惜。
只要還能抬頭看見那一輪月亮,
我就知道——那些年、那些人、那些笑聲,都還在。
他們化作光,照亮我孤單的夜,也溫柔地提醒我:
活著,本身,就是一場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