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整夜未眠。
桌上攤開那張被燒焦的地圖,她用筆描繪出那些「不存在的街道」,越描越心驚——整個城市的格局像是鏡中倒影,一些地名熟悉卻錯位,甚至有條她每天上下班經過的捷運線,在地圖上根本沒有。
她試著上網搜尋,卻什麼也找不到。「或許是教授在模擬另一個空間的模型?」她自我安慰,但內心深處有股更冷的猜測:也許那不是模擬,而是真實。
隔天,她帶著地圖回研究所,希望能找到更多遺留資料。
實驗室被封鎖,王慶正帶人拍照取樣。
「徐小姐,又來了?」王慶沒抬頭,語氣帶刺,「你要是再碰現場,我得把你當嫌疑人登記了。」
「我只是想幫忙。」徐敏冷靜回答,「你們看不懂這些資料,只有我能理解教授在做什麼。」
「哦?」王慶終於抬起頭,「那你告訴我,他到底在研究什麼?」
「平行空間的交疊。」
王慶翻了個白眼:「拜託,這又是什麼小說裡的概念?」
徐敏沒再多說,只是走到儀器旁,看著那些被燒壞的線路。她伸手輕觸一段焦黑電纜,低聲道:「他不是被害的,他成功了。」
「成功消失?」王慶冷笑,「那真是好消息,少了一個瘋子。」
下午,徐敏回到自己辦公室,打開教授的備份資料庫。那是她與林志遠共用的加密雲端。奇怪的是,部分檔案被標記為「未知使用者」登入修改過。
點開後,她發現三個文件。
第一個是影片,畫面模糊不清,似乎是某種監控紀錄。鏡頭裡有個模糊的女性身影——她。
但時間標記顯示,那段影像是在「三週後」拍攝的。
第二個文件是一張照片。照片裡她站在陌生街頭,背景建築是從未見過的鋼鐵塔狀物。她穿著與現實不同的衣服,神情嚴肅,彷彿在監視什麼。
第三個文件是日誌。上面寫著她自己的名字:「徐敏 2025/11/29 寫於另一端。」
她愣了許久。那日期,正是「三週後」。
夜裡,她約王慶見面。兩人坐在路邊的簡陋茶館裡。
「我知道你不信這些,但我有東西要給你看。」她把那張照片遞過去。
王慶皺著眉,「這是合成照片吧?誰搞的惡作劇?」
「我也希望是惡作劇。可我比誰都清楚,這張照片裡的人,就是我。」
「那也不代表什麼。」
「那日期呢?那影片的時間標記是三週後。除非有人能預知未來。」
王慶盯著她,沉默了一會兒:「你懷疑,有另一個你存在?」
徐敏苦笑:「不,我懷疑,我可能會變成她。」
那晚,她翻查更多資料。
林志遠留下的筆記裡有一段密碼,她解開後出現一行警告:
「若有人能看到這段話,代表邊界開始鬆動。記得,世界之間的裂縫不是通道,而是陷阱。」
徐敏盯著螢幕,心跳加速。她忽然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壓迫感。
窗外的街景有那麼一瞬間變了樣——對面原本的雜貨店變成了一家不知名的「星雲電器」,亮著奇異的藍光。
她急忙跑到窗邊,再看,街景又恢復原樣。
「幻覺?」她輕聲自語,但她知道那絕對不是幻覺。
第三天,她帶著那張照片與地圖去找王慶。
王慶正在局裡整理報告,一見她進門,皺著眉:「你該去睡一覺了,這幾天你看起來像鬧鬼一樣。」
「我不是鬧鬼。」徐敏冷靜道,「我是被另一個世界盯上了。」
「……妳現在聽起來,像林志遠。」
徐敏忽然說出一句讓王慶震驚的話:「也許我本來就是他設計的一部分。」
她從包裡拿出一份紙張,遞給他。那是林志遠留下的一段筆記——上面寫著:
「意識轉移的理論假設:在不同維度之間,可能存在對應個體。當能量共振達到臨界,意識可能交換載體。」
王慶看完,半信半疑地說:「你是說,你的意識可能會被另一個妳取代?」
「或者我早就不是原本的我。」徐敏冷笑一聲,「你不覺得奇怪嗎?自從林教授消失後,我的記憶裡多出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比如——」
她停頓片刻,眼神發呆,「比如我明明記得自己從未去過巴黎,卻能清楚說出那裡街道的樣子。」
沉默片刻,王慶低聲說:「我們假設妳說的是真的。那妳打算怎麼辦?」
「找到邊界。」徐敏說,「如果世界正在重疊,那麼一定有個『裂縫』是能觀測到的。林教授曾留下能量共振數據,我要重新啟動儀器。」
「妳這樣太危險。」
「危險?或許吧。但林教授或許就在那另一邊。」
王慶盯著她,終於嘆口氣:「妳這個女人,比那個瘋子還瘋。」
「不,」徐敏冷靜地說,「我只是比較相信證據。」
當晚,她回到實驗室,偷偷接上已被警方封存的儀器。
螢幕亮起,顯示出跳動的能量曲線。就在那瞬間,電流猛然飆升,實驗台中央的空氣出現一個微小的漩渦。
裡頭,似乎有光線在流動。
她看見了什麼——那是一道模糊的影像:一個男人的輪廓,背對著她,正是林志遠。
「教授……」她喃喃道。
但下一秒,螢幕整片閃爍,畫面消失,電源自動切斷。
只留下黑暗中,嗡嗡作響的餘波。
徐敏望著那片空氣,心裡升起一個可怕的念頭:
或許,她真的打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

不屬於此世界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