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城市,開始出現奇怪的傳聞。
最先出現在新聞裡的是一起離奇報案:有人聲稱在地鐵月台上看見「另一個自己」。
警局原本以為只是醉漢胡言亂語,但接著,連續三天內有七起類似事件。所有報案人描述的細節幾乎一致——
「那個人穿得跟我一樣,走路姿勢也一樣,只是表情很冷,像在看陌生人。」
王慶看著那些報告,心裡浮出一個荒唐的念頭:難道真有平行世界?
但他立刻搖頭,暗罵自己被那個女人傳染了。
那天晚上,他又夢見實驗室的監控畫面。林志遠「消失」的那一瞬間,不知為何,一直在他腦中重播。
他醒來後,直覺有事不對——那段畫面裡,消失的不只林志遠,背景的牆壁也像「扭曲」了一下。
他忍不住打電話給徐敏。
「我夢到他了。」王慶開口時,語氣異常冷靜。
「你夢到誰?」徐敏在電話另一端聲音沙啞。
「林志遠。你說的『邊界』,也許真的存在。」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徐敏才說:「我早知道。只是我沒想到,它擴散得這麼快。」
幾天後,城市各地傳出更多異常:
某條街上所有路燈同時閃爍,形成一種規律節奏。
有人報稱,自己家的牆壁在夜裡「變透明」,能看到另一套家具的影子。
一名婦人指認自己的丈夫「被掉包」,說他雖然外貌一樣,但連口音都不同。
警方一頭霧水。專家們則說這是「群體心理暗示」,一時之間成了社會話題。
但徐敏知道,這不是心理作用。
那天傍晚,她獨自走在街頭。天色陰沉,空氣裡瀰漫著靜電。
她走過一家熟悉的咖啡館——那是她和林志遠常討論實驗的地方。
忽然,她停下腳步。
咖啡館的門牌不見了。原本的木質外牆變成了金屬結構,玻璃窗的倒影中,映出的是另一個自己——
她穿著黑色外套,臉色蒼白,神情空洞。
「……這不是真的。」徐敏喃喃道。
她伸手想摸那扇玻璃,可一接觸,整個畫面像水波般震盪。
下一秒,一切恢復原狀。咖啡館又變回熟悉模樣。
路人對此毫無察覺,只有徐敏站在原地,背脊發涼。
她立刻回到研究所,把這現象記錄下來。
螢幕上,能量偵測儀的數據正劇烈跳動。
「臨界點接近……」她低聲說,「邊界正在擴張。」
門忽然被推開,王慶進來。
「我就知道妳會在這。」他說,「整個城市都快亂套了。上頭要我來問妳,到底是什麼鬼東西?」
「不是鬼。」徐敏頭也不抬,「是共振。兩個世界的頻率在重疊。」
「別跟我講這些名詞。」
「你不懂?」她抬頭,目光銳利,「當初林教授的實驗,就是試圖在量子層面改變觀測點。簡單說,他想證明『我們觀察的世界,不是唯一版本』。」
王慶冷笑:「結果他證明了什麼?證明自己能消失?」
「不。」徐敏慢慢站起來,「他證明了——另一個他,存在於那邊。」
王慶沉默。他雖嘴上不信,但那幾天他親眼見過太多離奇現象。
他試著轉移話題:「那妳打算怎麼辦?總不能放著不管吧?」
「我得找到裂縫的位置。林教授最後的實驗數據顯示,有個固定共振點,應該就在地鐵線底下。」
「地鐵?」
「沒錯,舊線的廢棄月台。」她翻出坐標,「那裡是能量最高的區域,也是最早出現扭曲現象的地方。」
王慶嘆口氣:「我真不該答應上級接這案子。」
「你還可以退出。」
「不,我要親眼看看妳說的鬼東西。」
夜半,兩人來到那座廢棄地鐵站。
入口被封死,但王慶憑著警察身份,很快撬開鐵門。
空氣又濕又冷。整個站體被塵封多年,牆壁滿是裂痕。
徐敏打開手電,一步步往月台深處走。
忽然,電筒光掃到前方——牆面中央閃爍著微弱的光。那不是反光,而是某種「流動的光」。
光線隨著他們的呼吸起伏,像活著一樣。
「這就是裂縫。」徐敏喃喃。
「妳確定那不是漏電?」王慶強作鎮定。
她沒理會,伸手靠近。光波隨之擴散,空氣中響起低沉的嗡鳴聲。
然後——她聽見了聲音。
「……徐敏……」那聲音模糊卻熟悉,正是林志遠!
她猛地後退,心臟幾乎停跳。
「妳聽到了嗎?」
「我什麼都沒聽到。」王慶皺眉,「妳別嚇我。」
「他在那裡!」徐敏指著牆,「他就在另一邊!」
但當王慶上前時,光波瞬間消散,牆面又變回原狀。
回程路上,兩人誰也沒說話。
車窗外的街景一閃而過,忽明忽暗。
王慶的手指無意間碰到儀表板,竟感覺表面「抖動」了一下。
他猛地回頭,看見後視鏡裡——
自己的倒影,嘴角正微微上揚,但他本人並沒有笑。
「開車啊,怎麼停了?」徐敏的聲音打斷他。
王慶轉回頭,倒影也瞬間恢復正常。
他額頭冒出冷汗。
那晚,徐敏把實驗數據重新整理。她確定地鐵站確實存在「能量波動」。
同時,她發現一個驚人事實:數據呈週期性增加,意味著兩個世界的重疊正在「固定化」。
「不只是偶然接觸……」她喃喃道,「而是融合。」

邊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