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筆的種類
侯吉諒老師認為,毛筆是書法靈魂的起點。不同毛筆的材質、彈性與筆鋒結構,直接影響運筆時的筆意與書風。
常見分類包括:
·羊毫筆:柔軟、吸墨佳,適合流暢的線條與大字書寫。·狼毫筆:筆鋒挺勁、反應靈敏,適合行書、草書等強調力度與速度的字體。
·兼毫筆:結合羊毫與狼毫之長,既有彈性又有韌性,是練習者常用的筆種。
侯老師強調:筆性要與字性相合,不同字體、情境與個人書風,應搭配不同筆性。
二、毛筆的使用與保養
書法講求「筆隨心轉」,但前提是筆必須保有良好的筆鋒狀態。
侯老師提醒學者:
·使用前要「潤筆」:先以清水浸潤,使筆鋒舒展。
·書寫後要「洗筆」:不可任墨乾結於筆根,以防筆鋒開叉或損壞。
·收藏時應保持乾燥、懸掛筆鋒向下,避免變形。
這一部分不只是技巧性的提醒,更體現了書法中「敬物」的態度——筆不僅是工具,更是書者心性的延伸。
三、毛筆的歷史
侯老師概述毛筆的發展歷程,從秦漢以降,筆的形制、材料與製作工藝不斷改良。
他指出:
書法的演變與毛筆的演進息息相關。
從古代硬毫筆到柔軟筆鋒的轉變,促成了書體由「篆隸」轉向「楷行草」的流動之美。
在他看來,了解毛筆的歷史,是學習書法的重要一環,因為筆的文化內涵是書法精神的根基。
四、如何選擇毛筆
侯吉諒老師主張選筆應依「用途」與「個人筆性」而定。
他建議初學者:
·選擇筆鋒勻整、筆肚飽滿、回彈性好的筆。
·練習楷書者宜用兼毫筆;練習草書者可選狼毫筆。
此外,老師強調「試筆」的重要性,唯有實際運筆,才能體會筆的性格。
他總結道:
一枝好筆,能引出書者之氣韻;
一枝壞筆,會掩蓋書者之心境。
故選筆之道,即修心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