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們總以為在理解別人其實是在被自己的目光照亮。

每一次判斷、每一句評論,都像一面鏡子,

照出我們心裡未曾察覺的樣子。


別人眼裡的你,永遠像隔著一層霧。他們看見的,不是你;

正如你看見的自己,也不過是一面模糊的倒影。


人活著總在各種鏡子裡來回,

別人的目光是一面鏡,自我的評價又是一面。

而唯有你怎麼看待別人,才真正映出你心裡的樣子——一寸不差。


朋友也好、親人也罷,相處久了,總會有那麼幾次不對頻的時候。

不是誰變壞了,只是步調慢慢錯開。

有些話懶得說清楚、有些情緒也不想再解釋。

這是我們有的一種溫柔的懶惰——

不願爭、不願撕破,於是「算了」變成習慣、「隨便」成了一種禮貌。


有時候看到對方的「不順眼」,心裡也會嘆氣。

那並非惡意,只是成年人的體面,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維持和氣。

只是久了,關係也會變得鬆鬆的,

像舊衣服,穿著還合身但已經不再貼膚。


太熟的人反而容易不在意,不是冷漠只是知道對方會懂,

於是連關心都懶得修飾,連話語都省去了開場白。

倒也不是什麼該抱怨的也不是對錯,只是看待彼此的方式變了——

或許會多了親近感、多了些默契,同時也可能多了些距離、摩擦。


觀察他人的同時,其實是在透視自己的邏輯與習慣。

一個人的評論,往往比事件本身更有說服力——

它說明了他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揭露了他內在的秩序與價值。


彼此之間的想法差異,不過是信念與選擇的不同。

有人看見失誤,就想糾正;有人看見距離,反而覺得安全。

那不是對錯的問題,只是各自生命的節奏。


於是我們漸漸明白,重點從來不在事情本身,

而在於——你為什麼這樣看。

那份「看」的理由,比真相更貼近你的內心。

我們與世界的每一次接觸,都在形塑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只是別忘了——世界很大,學會接納,才不被自己困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主喵喵語
1會員
9內容數
喵言喵語中
公主喵喵語的其他內容
2025/10/02
完整的自己,不在無塵的空屋裡,而在有影子的角落。
2025/10/02
完整的自己,不在無塵的空屋裡,而在有影子的角落。
2025/09/30
我們對事物的關注和回應,最終會形塑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強調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如何回應。
Thumbnail
2025/09/30
我們對事物的關注和回應,最終會形塑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強調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如何回應。
Thumbnail
2025/09/23
人生意義在宏觀宇宙和微觀個人經驗中的差異。宏觀來看,個體渺小,但縮小尺度,我們在家人、朋友、自身生命中都能創造獨特價值,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
Thumbnail
2025/09/23
人生意義在宏觀宇宙和微觀個人經驗中的差異。宏觀來看,個體渺小,但縮小尺度,我們在家人、朋友、自身生命中都能創造獨特價值,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己眼中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自己 似乎都會存在很多差異 想看看別人眼中的自己擁有甚麼樣的特質嗎 請選擇下列圖片中的蠟燭 挑一個喜歡的或是第一眼直覺的
Thumbnail
自己眼中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自己 似乎都會存在很多差異 想看看別人眼中的自己擁有甚麼樣的特質嗎 請選擇下列圖片中的蠟燭 挑一個喜歡的或是第一眼直覺的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當你試圖只展現成他人能理解的樣貌,便失去了真實自我的表達。 那麼,又如何將你的愛,傳遞出去呢? 我們都在你的身後支持著、保護著, 成為你自己不會有任何危險,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為你串接美好的人事物。
Thumbnail
當你試圖只展現成他人能理解的樣貌,便失去了真實自我的表達。 那麼,又如何將你的愛,傳遞出去呢? 我們都在你的身後支持著、保護著, 成為你自己不會有任何危險,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為你串接美好的人事物。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當我們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往往源於我們個人的性格、經歷和價值觀。充滿質疑的眼光可能來自於過去的受傷或失望,讓我們變得謹慎小心;而充滿善意的眼光則可能源自於對人性的信任和樂觀的心態,使我們更能夠包容和理解他人。每個人的視角都是獨特而個人化的,反映了我們內在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可以用充滿
Thumbnail
當我們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往往源於我們個人的性格、經歷和價值觀。充滿質疑的眼光可能來自於過去的受傷或失望,讓我們變得謹慎小心;而充滿善意的眼光則可能源自於對人性的信任和樂觀的心態,使我們更能夠包容和理解他人。每個人的視角都是獨特而個人化的,反映了我們內在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可以用充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