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 2025/9/30 河西半月行出發
不知幾度踏出國門,卻不曾有過這幾天出發前的心情,興奮又帶些焦慮。興奮是因為有回到久未謀面的故土的心情,焦慮似乎是可預見故鄉物是人非的滄桑,還附加了些年華老去的感嘆。這是久居異鄉遊子的心情,很多遊子應該都懂,或曾動過此情。
年輕時旅居台南,相隔時無法聽聞家人聲語容顏,魚雁是僅有的媒藉,離家一年,如隔十秋。每個冬天在駭浪中橫渡海峽,渡輪上的心情也是這樣,如海濤一樣就是這樣高高低低、反反覆覆,興奮又焦慮。
這次出發的目的地是敦煌、河西走廊到蘭州,是此生未曾到達過的地方,卻引起了濃濃的鄉愁,忒是奇怪。這一陣子為了要去河西,讀了一些書,看了一些影片,那些場景,那些被描述的畫面,居然如此清晰、歷歷在目。
風沙、旅人、石窟、大佛、壁畫、驛站、小酒、戰馬、駝商、沙城、陽關、玉門、肅殺、毀滅、荒涼......
大將軍振臂登高一呼,萬軍萬馬衝擊沙場....
為什麼這些場景是如此如此的熟悉.....
或許或許,我的前世是大將軍的馬前卒,看盡了一場又一場的衝殺....
或許或許,我的前世曾是修築邊城的傜役,風沙裡埋著白骨的滄桑....
或許或許,我曾是雕琢石窟的工匠,細細為佛一筆一鑿地刻畫出聖顏....
又或許,前世是在河西負過無數重擔,走過沙漠的駱駝....
也可能是奔馳沙場,高揚前蹄,厲聲長嘶,終而戰死沙場的戰馬....
總之總之.........
我無法細細描述這些感覺,只能在佛經故事中,胡亂猜測那些似夢似幻的熟悉場景,是何年何月?何生何世?烙進了我的靈魂。
也不知為什麼,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漢朝西域開拓的故事,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風采令少年的我折服,即使是悲情如李廣李陵祖孫,也讓我一掬同情之淚。
霍去病24歲去世,不世功業,嘎然而止,我第一次讀到這一段文字時,不可置信,前後文反覆讀了不下數十遍,確定我沒有讀錯,作者沒有寫錯,不甘的淚流滿面。
漢武征服河西,設了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征服朝鮮,設了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都是兒時讀書的極大興趣。
後來歷代西域的開發、征伐,陸上絲路,都從河西走廊過,對我們這些生長在南方的人而言,歷史上是千年古事,地理上是萬里相隔,情感上更無從相通。
但是在後來的人生中,每每讀到、聽到河西、西域,不自覺的神往,彷彿有著「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期待。
上半年當得知有一訪敦煌的機會,即使手中有萬件俗務,也要排除萬難,趕赴累世的千年之約。
離開是為了歸程....
在桃園機場等待時,心情非常奇特,跟以往的出國很不一樣,沒有探訪新世界的期待。於是,機場成了驛站,飛機似豪華的皇輦,發動機化身為汗血的千里駿馬....要帶我穿越時空,回到某世的故土....
河西,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