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常看的10部電影之中只會有一部是好看的,這一部也足以改變我的人生。」
套用近期最火紅的作品《鏈鋸人》裡瑪琪瑪所說,《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是我想都沒想過會收實體漫畫的作品,雖然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只有8集好入手不會太佔空間XD作品裡有太多名言佳句需要一讀再讀

漫畫全集圖
<劇情大綱>
故事背景發生在15世紀的歐洲,當時天動說是唯一的真理,想要推翻此理論的人被視為異端

只要心中抱有堅定信念並且為此瘋狂的人,就是這部作品的主角
<心得>
我平常是動畫黨的人,這部準備動畫化的時候聲量很高,所以很好奇他是也怎麼樣的作品。
不得不說一開始就非常的沈重,也不是平常會看的熱血戰鬥作品,而是我最不喜歡看的極刑拷問、鬼抓人劇情(形容私底下研究地動說被通報然後被抓到等等這些緊張的劇情XD平常是喜歡看放鬆無腦的呀!)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吸引人之處在於角色之間的對話,必須去認真思考那些登場的人物所說的話語才能夠真正欣賞這部作品(也因此我看動漫常常度估😅),於是決定去看一下漫畫到底能有多震撼。
打開漫畫的第一頁,一連串的問題貫穿了整部作品:

「付出金錢,就能拿到麵包。
付出稅金,就能拿到權利。
付出勞動,就能得到報酬。
那麼,到底要付出什麼,才能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下一頁驚心動魄的處刑畫面,剛好是當時動漫的進度的後續,心裡充滿著讚嘆,雞皮疙瘩久久無法退去⋯⋯
這也是讓我決定不棄掉的契機!
接下來我想要分享作品中一些很令我感動的地方,可能會有暴雷疑慮,請斟酌觀賞~
————————-分隔線———————————-
<拉斐爾>
赫伯特:「缺乏恐懼的人生,就會缺乏人生的本質」
這句話扭轉了拉斐爾的信念,使得他不再安逸的生活,而是選擇他所相信的事物,這正是整部作品出現過的主角所感動之處

拉斐爾:「你們的敵人很棘手,不是我,也不是異端者——而是某種想像力、某種好奇心、是脫離常軌、位於外部的他者」
<巴德尼&奧克茲>
拉斐爾死後登場的是巴德尼與奧克茲,前半段很多的鋪陳,兩個人相遇之後互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原本不再抬頭仰望星空的的奧克茲被地動說深深感動,甚至想學習寫字記錄下來;原本高傲的巴德尼也逐漸開啟自己的心房,懂得把責任託付下去
「只要能留下感動,之後自然會再崛起」

儘管巴德尼的論文內容更專業更有價值,他意識到了會驅動一件事情持續下去的是「感動」,因此他留下了奧克茲寫的紀錄,透過用麵包與貧民交換頭皮的方式

虧巴德尼,不對,是魚豊老師想得到這個把日記留下來的方式,太震撼了🫨
<杜拉卡>
原本不將賺錢視為信念的杜拉卡,漸漸被約蘭達那份執著和堅定的信念感動
這一幕是非常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很適合用在現實生活中正遭遇低潮時的應對方式——那就是繼續迷惘下去,找到了真理,將不再迷惘

後來一段解放戰線因為有內鬼的關係而全軍覆沒,杜拉卡逃到了附近的城鎮找安東尼主教談出版書的事情,諾瓦克隨著足跡找到了杜拉卡並殺了安東尼與杜拉卡,自己也因為被刺中要害身亡
接下來的畫面是杜拉卡死在日出的沐浴下,面帶微笑的閉上眼睛

方格子沒辦法放太多照片,這邊的漫畫分鏡真的非常厲害,只能放一張圖作為代表
杜拉卡因為自己的父親在日出時被殺了,讓她覺得看見日出很難過還是要被迫繼續生活而討厭每天的這個時刻,直到遇到施密特和約蘭達,才體會到了日出的感動。
<諾瓦克&約蘭達>
這段的背景主要是安東尼主教單純想要毀了諾瓦克的人生,假裝燒死女兒約蘭達的橋段,諾瓦克想起了小時候送約蘭達手套的片段:


銜接到最後因為內鬼的關係,約蘭達打算將地動說印刷出版的計謀洩漏而被自己的父親追殺(但諾瓦克其實不知道約蘭達活著並且是自由解放軍的團長),比起被嚴刑拷打,她因為深愛著地動說選擇自爆。
諾瓦克撿到了約蘭達的手放到手套中,這裏雖然並沒有明顯表示諾瓦克到底知不知道這雙手套其實是約蘭達的,總之非常扎心的一幕😭
<阿爾伯特>
「追求知性最原始的驚奇,就是能夠為世間之美所感動的肉體,以及想要追求那種感動的精神。也就是感受到——「?」的瞬間」
又回到了拉斐爾,他是阿爾伯特小時候的家教,帶給阿爾伯特天文學的熱情及感動,但拉斐爾卻因為追求真理而殺了自己的父親,這讓他不敢展現自己的求知慾。
與告解室的人談過之後,決定要面對自己心中的渴望而選擇念大學

最後一幕非常棒!
整部的重點都說得差不多了,還是很希望如果是還沒有完整看過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定要完整觀賞過,更完整的了解來龍去脈,震撼程度遠超乎想像。
最後,不免俗的推薦op/ed,真的非常愛ヨルシカ,喜歡到可以當初因為知道他們的歌曲要作為《地。—關於地球運動—》的片尾曲而開始追的
也謝謝怪獸讓我認識魚韻這麼優秀的團隊!
ED1:
ED2:
這篇推薦寫的非~常~長~謝謝大家看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最喜歡《地。—關於地球運動—》的片段
又或是,影響你的人生的那一部作品、讓你不斷重新回味的作品又是什麼呢?
我是切爾西,下篇文章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