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繪製
某個尋常的傍晚,華燈初上,律所的氣氛在忙碌過後沉靜下來。窗外的天色由深藍轉為墨黑,室內的燈光透著溫暖的橘黃,彷彿為疲憊的一天畫下一個溫柔的句點。同事們陸續離開,電梯門開合間,帶走的是一整天的喧囂與緊繃。
亦辰坐在他的電動輪椅上,準備結束工作回家。他輕輕操控著輪椅,車輪摩擦地面的微小聲響在空曠的走廊上顯得格外清晰。當他經過家偉的辦公室時,一陣低沉而溫柔的吉他聲,伴隨著熟悉的台語旋律,如同一股清流,輕輕拂過他的耳畔。
他停了下來,側耳傾聽。家偉坐在沙發邊,手指在吉他弦上輕輕撥動,目光彷彿穿透了眼前的空間,回到了遙遠的故鄉。他輕聲唱著《月夜愁》,那帶著些許鄉愁的歌聲,在律所的空間中緩緩流淌,唱出了無盡的思念與等待。「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未來……」
歌聲悠揚,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幅細膩的水墨畫,描繪著那個年代的台灣街景與無盡的情感。亦辰靜靜地聽著,那原本因忙碌而有些疲憊的心,也在這歌聲中得到了撫慰。他知道,這首歌不僅僅是一首老歌,它承載了許多人的記憶與情感,也承載了家偉內心深處那份對過往歲月的緬懷。
家偉唱完最後一段,空氣中迴盪著吉他弦的餘音。亦辰輕咳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家偉一轉頭,看見亦辰,臉上立刻浮現出一個真誠的笑容。「兄弟你要回去啦?」他問,語氣中帶著一份久違的輕鬆。
亦辰嘴角微勾,眼神中閃爍著一絲驚喜。「原來你也喜歡台語老歌喔?唱得很好啊……」他的話語中,不僅是讚美,更有一種找到同好的喜悅。
家偉聽了,眉頭輕輕一挑,眼底的笑意更深。「你說『原來你也』……難道你也喜歡嗎?」他放下吉他,身子微微前傾,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亦辰點點頭,承認道:「對啊,不過我沒辦法像你這樣彈唱,我都是聽歌,然後寫一些心得紀錄。」他操控著輪椅轉了個彎,滑到自己的座位前。從抽屜裡,他拿出一疊裝訂得整齊的紙張,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他將這疊紙遞給家偉,彷彿遞出了一份珍貴的寶物。
家偉接過來,隨手翻開。他的目光一掃,眼睛馬上亮了起來。這不是普通的心得,而是一篇篇嚴謹的學術性研究。
「《河邊春夢》的歌詞版本差異和作曲者的探討」、「從《舊情綿綿》看1950年代的台灣情歌文化」、「戰後初期台語歌詞的女性形象分析」……
每一篇標題都透露著亦辰對台語老歌深厚的熱情與獨到的見解。家偉忍不住笑了出來,那笑聲中帶著一絲訝異與親近。「原來你有這種癖好喔?」他半開玩笑地說,語氣中卻沒有任何嘲諷,只有發自內心的欣賞。
亦辰聳聳肩,輕鬆地笑說:「你還不是一樣。」他的話語簡潔卻充滿力量,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他們相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不再是律所中慣有的禮貌式微笑,而是兩個靈魂在某個共通的頻率上相遇時所發出的,真誠而自在的笑聲。
就在這個充滿笑聲的時刻,語柔和家筠正巧走進律所。她們是回來拿遺漏的文件,卻意外地撞見了這一幕。她們停在門口,彼此對望了一下,語柔嘴角輕輕上揚,眼神中帶著一絲溫柔。家筠則忍不住小聲說:「這畫面……真的有點可愛耶。」這句話彷彿說出了她們共同的心聲。語柔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看著辦公室裡那兩個笑得自在的男人,眼神柔和了許多。她們知道,律所的冰冷與嚴肅,此刻被台語老歌與真誠的笑聲所融化,展現出了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一面。
(待續)




















